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厦门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9-09-04 20:40
厦门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迄今所见最早的“中国”表述,但“中国”观念并不始于何尊,早期周人也称都城成周为“中国”和“中土”,这源于成周所在的洛阳盆地伊洛河流域曾是“有夏之居”,久有“中国”的成说。《史记·周本纪》记述周公建成周的过程:“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周公强调洛邑为“天下之中”的两点理论根据——“居九鼎”和“四方入贡道里均”都是针对夏王朝而言的。“九鼎”是夏奠定政治正统的象征物,四方诸侯的纳贡则代表天下万邦对此种正统的广泛接受,这就证明至少在三代人眼中,“中国”和“夏”密不可分,无“夏”则无所谓“中国”。成周“中国”说,标志着“中国”是超越族属的政治正统,是夏、商、周三族共同遵守的政治秩序,也是他们作为执政者对自身文明程度的自我标榜。到春秋之世,“中国”已经完全转化为一个文化符号,成为“华夏”的异称,是中原华夏诸国与四方戎狄的文化区隔。现在学术界普遍相信二里头遗址是夏代晚期都邑,为“有夏之居”“中国”说提供了关键的考古学证据,这是对成周“中国”说的考古学诠释,意义极其重大。因此,在追溯“最早的中国”时,必须回归到政治和文化层面,围绕中原华夏文明这个核心来探讨。
所谓“最早的中国”,实际上是中原华夏文明的最早突显。夏代以前的历史,《史记五帝本纪》是最重要的文献材料。《太史公自序》中明确指出夏禹画九州的历史功绩是对五帝时代开创的华夏文明的接续与发展,“最早的中国”必然要求之于五帝时代。黄帝乃“五帝”之首,其最显赫的事迹是伐蚩尤而赢得天下诸侯拥戴。与此同时,“天下有不顺者,黃帝从而征之”,这和三代之君征伐不臣诸侯颇相类似。此外,黄帝时代已有初具规模的统治机构,如“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当时黄帝部落无疑就是“万国”之中的“中国”。黄帝,标志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军事盟主的出现;之后帝颛顼和帝喾,则代表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的整合;尧舜时期,“德”治观念形成,国家统治形态进一步完善,华夏文明的人文底蕴基本奠定。在此文明链条中,黄帝及其部落的诞生代表了华夏文明的最初自觉,标志着“中国”观念的萌芽,是真正意义上的“最早的中国”。近年来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发现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大型建筑和墓葬,真切地反映了黃帝时代的文明景象,展示了“最早中国”的瑰丽与繁华。
(摘编自孙庆伟《最早的中国:黄帝部落的文化初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人将都城建于成周,并继承了夏代以来的政治传统,称成周为“中国”和“中土”。
B.“中国”是夏商周三代遵守的政治秩序,后成为区隔华夏诸国与四方戎狄的文化符号。
C.黄帝标志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军事盟主的出现,他伐蚩尤而赢得了天下诸侯的拥戴。
D.黄帝时期国家统治形态初具规模,华夏文明的人文底蕴基本奠定,“中国”观念萌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提及二里头遗址是夏代晚期都邑,从考古学层面证明了“有夏之居”“中国”说。
B.文章首段指出追溯“最早的中国”必须回到政治和文化层面,这是第二段论证的前提。
C.文章概述五帝时代的文明演进史,是为了证明当时国家政治形态和文化观念日趋完善。
D.文章追溯“中国”观念的源头,从夏商周三代一直上溯到五帝时期,将探讨推向深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观念并不始于何尊铭文,因此铭文不能够作为追溯“中国”观念的依据。
B.黄帝及其部落的诞生处于五帝时代的开端,所以是真正意义上的“最早的中国”。
C.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建筑和墓葬,证明了《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载真实可信。
D.如果有新的文献资料或考古证据,那么“最早的中国”的年代有可能再往上追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于日前通过。该方案包括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家政、教育培训七个领域。从这些领域基本可以看出,人们在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希望能够得到更优质、更多元的服务型消费。
对于我国促进消费升级来说,真正需要提振的是有质量的服务消费,通过消费升级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当然,提振消费尽管带有功能性,但落实促进消费政策,终极目的是提高居民消费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这需要科学决策,如结合各种机构的大数据进行行为与趋势分析;也需要扎扎实实完善相关行业规范,只有为服务提供方带来“硬约束”,才能真正优化消费中的服务与提升产品的质量。
(摘编自祝乃娟《消费升级是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21世纪经济报道》2018年10月13日)
材料二:
药品集中采购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大方案,是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惠民举措,随着其他配套改革持续跟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将不断增强。
去年11月,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的试点工作启动,以全国4个直辖市和包括西安、厦门在内的7个城市的公立医疗机构作为集中采购主体,组成“4+7”联盟,和医药仝业谈判议价。截至目前,11城药品带量采购相继落地,中选降价的25个药品价格平均降幅在52‰%。此次药品带量采购要求仿制药与原研药质量一致,以确保降价不降质。带量采购全面落地后,一方面国内仿制药企业无法维持仿制药的高价格,另一方面到期的外企原研药品也受到冲击。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会长唐先伟表示:“‘4+7’倒逼医药工业更着重研发,提高行业竞争能力。”
(摘编自车丽《1l城药品集中采购试点落地,25种药品降价超一半》,央广网2019年3月31日)
材料三:

(资料来源于国家税务总局)
材料四:
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营业税改增值税,主要涉及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后,有利于扩大企业进项税抵扣范围,调动企业积极性中国坚持减税与完善税制并重,向现代增值税制度迈进。在“营改增”基础上,政府继续深化增值税改革,多措并举,增值税改革已成为减税核心内容和推进产业转型的“重头戏”。
摘编自《增值税改革政策解读》,中国税务网2019年4月)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落实促进消费政策,政府主要职责在于科学决策与完善行业规范,以提振消费满足消费者对更优质、更多元的服务型消费的需求。
B.从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可看出,政府在百姓健康方面加大了资金投入,制定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政策,敦促服务方提升质量。
C.增值税只针对产品或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这一税务改革政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D.材料二中政府通过带量采购倒逼医药企业着重研发,材料三中政府通过退税扶持研发等现代服务业,这都表明政府对企业研发的重视。
6.为了增强企业和个人的获得感,政府在哪些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如愿   茹志鹃
天还没大亮,何大妈猛然坐起身,伸手在枕头下面,摸出那个对折起来的大红封套。红封套上用浓浓的墨笔,写着四个大字:劳动光荣。下面小字是:玩具小组组长何永贞同志收。
她想不到,自己快跨进五十的人了,竟然第一次挣得了薪水。
二十五年前,那时还没解放,阿永才六岁,就死了爸爸。年轻的何永贞咬着牙,抚养着儿子,好容易进到附近一家丝厂做工。快到月终领薪水时,一天,家的方向冒起了火光,想到阿永,她发了疯般冲出工厂,向家里奔去……
第二天,她被开除了,连那二十八天的工钱都扣除了。
何大妈呆呆地坐在床上,忽然看见天已大亮,这才惊动起来。
“对,我得快,快起来到厂里领原料去。”何大妈一掀被子,急急地起来梳洗。
“妈,你礼拜天还有事啊?”阿永在里间问。
“嗯!”何大妈应了一声,还是忙自己的。阿永知道母亲的脾气;不过他总觉得母亲苦了一辈子,应该好好享享福。所以母亲出去工作,他有些不以为然。现在他看母亲星期天还要出去忙,暗暗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叫了一声“妈”。何大妈一听便不高兴,说道:“你是不是不高兴我出去工作?
“不,我是说,你星期天还起这么早,不多休息一会。”儿子一听娘的口气,话便马上拐了一个弯。
“忙啊!你别看我们生产组小。领原料,送产品,检查质量,开会,哪样不要花工夫?你当只有你们大工厂才会忙呀!”
“哪里,厂越小倒是越忙,特别是小组长,更加要操心。”阿永知道母亲特别喜欢人家讲这一类话。
果然,何大妈高兴了,她活了五十年,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自己做好做坏,和大家,甚至和国家都有了关系。从前,厂里会有人急急地骑了脚踏车,赶到家里来叫儿子去商量一件什么要紧事情。每当这时,何大妈心里又觉得骄傲,又会有一种空空荡荡的感觉。后来当里弄一组织生产组,何大妈第一个就参加。现在,何大妈最高兴的,就是也常常有人会急匆匆来叫自己。
梳洗妥当以后,她又摸出那个大红封套,正想再仔细看看,旁边床上的小阿英一骨碌坐了起来。
“奶奶,你是昨天答应的,今天要带我去买玩具啊?”
“阿英最乖,奶奶要去办一件工作,办完了再带你去买,啊?”小阿英身子扭了几下,干脆地说“不要工作嘛”!
“这怎么行!工作!你懂不懂?就是最要紧最要紧的事情,你怎么能拖后腿?!”何大妈有意加重了声音。
“什么叫拖后腿,奶奶?”
“……”何大妈不知该怎么说好了。忽听里间儿子说道:“妈,你就带她去吧!今天上午我还有些事要去办一下呢!”
这一说,何大妈又不痛快了:“你怎么不带她去?哦!只有你的工作才是工作,我的就不是工作,就能随随便便带了小孩子去的。”何大妈嘟哝着,还是和小孙女手拉手出门了。
谁知一进工厂大门,就被传达室的同志挡了驾。
哦!何大妈才想起来,管委会是叫自己明天来的啊!
何大妈拉了阿英走到外面马路上,店铺正好开始营业了。
“奶奶,我要苹果。”小阿英忽然站在水果店门口不肯走了。
“我要苹果!”这个声音使何大妈怔了一下。那也是二十五年前的事情了,每当她从丝厂回来,儿子在胸边啼泣,她总是安慰儿子说:“等发了工钱,妈妈给你买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但工钱终于没有拿到,苹果也就没有买成。
何大妈拿岀那只红封套,手止不住地有些抖,从自己第一次发的薪水里抽出一张钞票,买了两只又大又红的苹果。一只给了阿英,还有一只她要给儿子。二十五年前的心愿,今天偿还了。何大妈又激动,又有些酸楚的余味。
回到家,何大妈把苹果交给阿英,说:“给你爸爸去。”自己就在一旁默默坐下。阿英高高举着只又大又红的苹果,飞到爸爸身边,朝阿永手里一塞,说道:“爸爸,奶奶给你买的苹果。”
“给我买的苹果?”阿永拿着苹果,迷惑不解,抬头看看妈妈,妈妈正在那里对自己点头微笑,说:“你想想,你小时候,不是常常向我要苹果么?”
阿永全身震撼了一下,呆呆地捧着那只苹果……
那是妈妈在丝厂里做工,每天,阿永就在昏暗的灶披间里,到夜里,人家都熄灯睡觉的时候,阿永才听见妈妈的声音,摸到妈妈那双温热的手。阿永朝妈妈哭,妈妈就会拍着阿永说:“乖,不哭,等妈妈发了工资,就给阿永买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吃。”
但是,妈妈被开除了。妈妈曾经讲过多少个晩上的苹果,永远只是在阿永的梦里出现。
现在,阿永已不知吃过多少次苹果了,但是妈妈还是买来了,用自己第一次的薪水买来了。
“妈妈……”阿永激动地叫了一声,心里像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哪句说起。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大妈天没大亮就起身摸出那个红封套,梳洗后又想仔细看看,买苹果时拿出手止不住有些抖,这些细节生动表现了人物心情的激动和骄傲。
B.何大妈“感到自己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自己做好做坏和大家,甚至和国家都有了关系”,这直接揭示了人物对工作意义和自我价值的认识
C.小说叙述何大妈星期天一大早就起床,急匆匆赶到工厂去领原料,结果发现是自己弄错了时间,这一情节有助于表现人物对作的热情与投入。
D.阿永一听母亲有点不高兴,“话便马上:拐了一个弯”,继而又顺着母亲喜欢听的话说,小说这样写是为了表现他是个善丁察言观色的人。
8.“又大又红的苹果”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小说是怎样叙述何大妈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