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源自于西方国家日常语言教学和写作教学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这种语言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提出的,其核心是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完成语言交际口语或书面语表达。这种教学法,根据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互相影响把任务分成五类:拼板式任务,要求学生把散乱的若干信息拼成一个整体;信息式任务,给两个或两组学生有互补作用的信息,为了完成交际任务,双方必须协商以探清对方的信息;解决问题式任务,给学生一个问题及一系列信息,让其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决定式任务,给学生一个可能有几种结局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协调和讨论选择一种结果,进行论述;交换意见式任务,学生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 国内一些学者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驱动”一词,用于作文教学。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开明确提出了2015年高考课标全国卷作文的两道题目均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并对其概念做出阐释:“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如今年作文中‘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他认为,在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能“较好地解决材料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是在承继材料作文“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又在避免套作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 与传统的材料作文对比,“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具有特殊性。首先,材料的内容思想紧扣“主旋律”。正如张开所说:“作文试题凸显考试对人才培养和价值引导的作用,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形成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力,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其次,材料具有真实性的特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是新闻事件、社会热点,与传统的材料作文的审议故事、名言警句、诗词歌曲、图片漫画等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真实性暗含了鼓励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命题意图。第三,材料的价值取向具有多元性。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表现在:材料往往具有争议性,争议性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关涉的人物对象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或几类人,这就保证“任务”的指向有多种选择;命题者对材料没有鲜明的感情倾向。这样的材料,能保证考生选择感受最为深刻的一点写作。同时,考生要把握好典型人物的特点和物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立意的主旋律,但一定注意不要“贴标签”、“穿靴戴帽”、空发议论。在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的同时,还可从反面针砭时弊,揭露社会上存在的某些消极落后现象,在对比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意义。 (节选自《语文周报》特邀专家:尤立增《怎样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内一些学者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直接引入作文教学中,拓展教学思想。 B.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要求学生语言交际时完成核心任务。 C.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中,学生的表达根据任务的指向采用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 D. 把任务进行分类,学生可以通过协商有针对地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细化为五种任务类型,并对学生完成任务的侧重点进行比较。 B. 文章援引专家的权威说法,例证确凿,对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转向进行诠释。 C. 本文逐层论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特点,强调其相对传统作文材料的改进。 D. 围绕“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一核心概念,文章着重论述这一概念产生的历史沿革。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任务驱动型指令避免套作等行文方式,弥补传统材料空间大、立意多元的缺陷。 B. 任务驱动型作文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创设出相对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案。 C. 近年高考,作文命题关注社会热点,突出育人功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2015年高考课标全国卷作文题引导学生辩证思考,但命题者本身对材料没有鲜明的感情倾向。 【答案】1. C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直接引入作文教学中”表述错误,文章第二段说的是“国内一些学者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驱动’一词,用于作文教学”,可见并非“直接引入”。B项,“要求学生语言交际时完成核心任务”理解有误,原文第一段表述的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其核心是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完成语言交际口语或书面语表达”。D项,“学生可以有针对地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错误,从文章第一段来看,“交换意见式任务,学生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可见这是“交换意见式任务”,是把任务进行分类中的一种。故选C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D项,“围绕‘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一核心概念,文章着重论述这一概念产生的历史沿革”错误,选项以偏概全,从文中来看,“论述这一概念产生的历史沿革”只是文本内容的第一部分。故选D项。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弥补传统材料空间大、立意多元的缺陷”理解错误,文章第二段最后说“是在承继材料作文‘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显然,文本认为,“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应是材料作文的优势。故选A项。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扶贫往事 侯德云 下乡,一行四人,坐在吉普车里。吉普车是老朱的。老朱当过多年乡镇领导,年前才调入瓦城。 路过一个叫八里的村子,这个村子以种桃出名。春天的时候,村子还张罗过一场“桃花节”,可以想见,桃树的种植规模有多大。现在是夏天,正是收桃季节。人、桃、车挤在公路两边,道路一下子窄了很多。 四个人的话题里自然而然就有了桃。说桃的价格、桃的味道,说桃的其他种种。 吉普车拧拧巴巴终于离开了八里村,这时话题已经转到樱桃上。 不管是说桃还是说樱桃,老朱都是主讲。后来才知道,老朱是内行,农大毕业生。 老朱不光说桃说樱桃,还说了些扶贫往事。 老朱说,他在三台乡当农业助理那会儿,搞扶贫,动员农民栽樱桃。乡干部一拨拨挨村动员,大会小会,可村民一个个都木着脸,袖着手,似听非听。白给的樱桃树苗没人要。乡长气得拍桌子,说:“他们不栽,我们栽!把树苗栽到老百姓的地里去,非逼着他们富起来不可!” 车内一阵哄笑。 我说:“真去栽啊?” 老朱说:“可不是!那个春天,我们天天栽树,灰头土脸的。” 我在心里感慨,没想到乡镇干部还得上劳动课。 老朱继续说:“你说可气不可气,有的村民,就站在地头上,叼着烟,看你给他栽树,好像这事跟他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后来呢?” “后来,”老朱说,“四五年后,樱桃结果,市价居高不下,老百姓尝到了甜头,不少人跑到乡政府要樱桃树苗。乡政府又不是苗圃,哪有苗啊?” 我们三个听众都感慨:“扶贫这事儿,真是不容易。” 老朱又说起他当副乡长期间发生的事儿。“我们在一个村里搞试点,原计划只扶持十户,结果二十多户报名,那个吵啊。没办法,乡里咬咬牙,决定扶持二十户,每户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技术,还挖了沼气窖,干净,也节省能源。忙了一秋天。快到过年的时候,一天,我们正在开会,突然听到一阵农用车的轰隆声进了政府大院。走到窗前一瞅,我吓了一跳,心说这是谁要闹事啊?一溜三辆农用车,装满青黄的蔬菜,挤在政府小楼门口。每辆车的车斗边沿,还都坐着两三位壮汉。我赶紧下楼,仔细一瞅,乐了,这不是种植大棚蔬菜的那些人吗?大伙儿见了我,也乐,说:‘第一批蔬菜下来了,我们不能忘本,给政府送些来,让领导尝尝。’” 我故意问老朱一句:“三车蔬菜,怎么处理的?” 老朱说:“我指挥他们送食堂里了。” 三个听众都笑。 老朱说:“笑什么笑?没白吃!我们哪能占老百姓的便宜?不光没白吃,我随后还给他们联系了几个蔬菜批发商,定期到村里收购。现在那个村,已经是蔬菜大棚专业村了。” “噢,干得不赖。”三个听众都感慨。 四个人都笑。 老朱沉默了一瞬,又说:“还是我当副乡长的时候,遇到过一个怪人。那年乡政府决定,为水稻种植区内的贫困户补助一些稻种和化肥。挺好的事儿,大伙儿都高兴。第二年春,一天我正在办公,突然‘砰’的一声,门被踢开,一个老农冲进来,敲着我的桌子说:‘你是不是庄稼人啊?什么时候了,还不送稻种和化肥?’” 三个听众忍不住,还是笑。 老朱说:“我抬头一看,认识,就是前一年我的贫困户,老李头。老李头气得浑身发抖,他腋下还夹了两只蛇皮口袋。” 老朱说:“你说那老李头,那么蛮横,为什么呢?” 我给老朱的三个故事加以概括,得出的结论是:“扶贫这事儿,难心,开心,偶尔也闹心。”老朱听罢,连连点头:“对对对,就这意思。” (选自《百花园》,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首段交代老朱当过多年乡镇领导,为下文老朱讲述扶贫往事做了铺垫;接着以整段笔墨写了八里村的桃子,暗示政府扶贫工作卓有成效。 B. 村民不要樱桃树苗,扶贫工作无法开展,乡长为了避免被上级批评,逼迫乡镇干部种树,可见乡长是一个不能体恤下属、沽名钓誉的领导。 C. 小说善于运用动作和语言表现人物,老李头“踢”“冲”“你是不是庄稼人啊”活画出一个急躁的老农形象。 D. 小说中多次写到“笑”,但每次笑的含义都不同,“三个听众都笑”,包含了对老朱做法的肯定和赞许;“四个人都笑”则表达出对扶贫工作见成效的开心和满足。 5. “老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小说写了三个扶贫故事,这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请结合作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艺术效果。 【答案】4. B 5. 老朱是一个精通农业知识、工作踏实、为农民着想、廉洁奉公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精通农业知识。农大毕业生,讲桃子讲樱桃都很内行。工作踏实。给农民栽了一春天的樱桃树。为农民着想。帮菜农联系蔬菜批发商,定期到村里收购。廉洁奉公。把菜农送来的蔬菜送到食堂。(3分,一点1分,写出三点即可) 6. 三个故事分别展示出扶贫工作中的难心、开心和闹心,多侧面地反映出扶贫工作中的苦与乐,使小说内容丰富,更符合生活的真实性。三个故事表现出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百姓对政府由不信任到信任再到依赖的过程,反映出政府扶贫工作逐渐深化,逐渐深入人心,深化了小说主题。小说以老李头的故事结尾,揭示出当前扶贫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引人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