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2018年7月下旬,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塞内加尔成为非洲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 2013年,我国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跨越时空的伟大倡议,( )。它既传承以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它不仅是一个 的战略构想,也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还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 ,其影响可见一斑。 五年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沿途国家正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中国一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连通南亚半岛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作为“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 。沿途区域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 般出现;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也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B. 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C. 连接中外,承接古今,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D. 承接古今,连接中外,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 B. 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C. 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D. 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高瞻远瞩 摩拳擦掌 初露雏形 雨后春笋 B. 远见卓识 大展拳脚 初露雏形 星罗棋布 C. 高瞻远瞩 大展拳脚 崭露头角 雨后春笋 D. 远见卓识 摩拳擦掌 崭露头角 星罗棋布 【答案】17. B 18. C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考生要注意前后句的暗示与限制,前面的句子中“跨越时空”暗示应该先讲时间——“承接古今”,再说空间——“连接中外”;由此可排除A、C,这两项把内容说反了;后面的两句中先说“古丝绸之路”后说“时代潮流”,这就暗示应该是“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由此可排除D,故选B项。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这是考查语病的辨析和修改能力。应先浏览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例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有两种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在……下”与“使……”的结构组合,常常导致句子缺少主语;二是不合逻辑,前面的“五年来”是过去完成时,后面的表述是正在进行时,而画线句子“将使……”是将来时,时态矛盾。A项,“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结构混乱,前面句子“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没结束,缺谓语和宾语,后面“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又是一个句子;且将来时态与前后文时态不符。B项,“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中将来时态与前后文时态不符。D项,成分残缺,“在……下”与“使……”的结构组合,常常导致句子缺少主语。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这是考查成语的运用能力。“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远见卓识”,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二者都是有远见的意思,但侧重点和用法有差别。“高瞻远瞩”侧重强调看问题的高度,常作状语和定语;“远见卓识”侧重看问题的深度,常作主语、宾语。第一处说“它不仅是一个……的战略构想”,该成语在句中做定语,故选“高瞻远瞩”。“摩拳擦掌”,形容做事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大展拳脚”,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摩拳擦掌”将来时,侧重事前振奋状态;“大展拳脚”进行时,侧重事中发挥才智,比较语境,第二处说“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这是说事前的振奋状态,故选“摩拳擦掌”。“初露雏形”,事物刚刚显露出初步的规模或形式,还未定型。“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根据使用对象,句中说的是“骨干通道”,故选“初露雏形”。“雨后春笋”,春雨之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地涌现出来。常作状语、宾语。褒义词。“星罗棋布”,像天上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一样散布着。形容数量多,分布广。常作谓语、定语。中性词。根据语境含义,侧重好的,故选“雨后春笋”。 20.下面是一封自主招生的自荐信,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北京大学招生办: 我是华清学校高三(六)班学生王梓。鄙人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喜好文学,酷爱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现惠赠文章一篇,盼望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怜。 华清中学 王梓 2018年4月20日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答题时注意题干信息,比如本题,“自主招生的自荐信”“四处语言表达不得体”“找出并加以修改”,通读这封自荐信,信中“鄙人”用语不得体,改为“本人”,“大作”“你校”属于谦敬误用,“垂怜”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怜爱或同情。用于此处不得体,此处是希望自己能得到××大学文学院的爱护重视。可改为“垂青”、“垂爱”、“青睐”。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下面是波特与劳勒设立激励机制模式简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 ![]() 【答案】设立激励机制激发人们去努力,如果加之正确的方向和必备的技能,则会产生绩效,而公平地评价绩效会使人满足,从而形成自觉的努力。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此类试题解答时,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波特与劳勒激励模式简图”,根据框架图箭头指向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意概括产生的顺序,从“努力”到“绩效”中间注意“方向”和“技能”,还要注意“满足”和“努力”的关系。 【点睛】解题时应先认真阅读图片及说明,对考题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再根据图片的相关信息,分析概括其内涵。用概括性的语言,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要注意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材料二: 2017年8月27日,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开幕之际,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说,体育强国根本的标志不仅在于竞技能力,还在于体育风貌,鲁迅先生提倡的“不耻落后”,那些在体育场上跑到最后,但仍然坚持跑下去,这种人让人肃然起敬。我感到这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就要这种精神,奋力拼搏、攻坚克难、战胜自己。 请以“我看脊梁”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