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语文试题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能反映中国传统法律精神的,自然属于历朝的法典,如《唐律疏议》《大明律》《大清律例》等。这些法典前后具有很强的继承性,法典中的规则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块由旨在推行道德教化的条款组成,一块由旨在保障国家的秩序、安全与正常的行政管理条款组成。前者大体关乎孝道、婚姻、立嗣与两性关系等,而后者则关乎军事、狱讼以及有效的行政管理等。而有关谋反大逆、杀人、盗窃、侵害的条款兼涉两块内容。但即便主要作为“刑法典”的历代法典,其“刑”也不完全“一刑独大”,《唐律》十二篇中,真正关系到现代意义上的“刑”的实体法,乃《贼盗》《斗讼》《诈伪》《杂律》四篇,而《捕亡》《断狱》两篇类似于现代的程序法。从结构就可以看出立法者制律的中心意图并不在纯粹意义上的“刑”。《大明律》和《大清律例》都分七篇,分别为:《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这是按照《周礼》所设置的治理模式来排序,与儒家所设想的道德理想一致,万物统一于“道”中,人间的秩序得以与道的规律相对应,法典篇目秩序的排列,也是按照这样的理念来定的。 因此更应该有道德践履的勇气。唐律对见义不为的行为设置刑事责任,正在于提倡一种公序良俗。 1.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法律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明律》和《大清律例》七篇律法的顺序,是按照《周礼》中的治理模式来排序的,与儒家设想的道德理想也是一致的。 B.传统法律设置了各种各样的规则,劝善惩恶。对那些不能严格自律而做出悖理违礼之事的人,必须借助法律来威慑。 C.管仲称“治教化则人心正,人心正则天下无贼”,这说明他将法律视为政教之用,认为法律的最高境界是促使人们恪遵德礼。 D.传统法律常常把今天看来属于道德的义务定为法律义务,如唐律对见义不为的行为就有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古代法典中关于杀人、盗窃、侵害等方面的条款,既在于推行道德教化,又有保障国家秩序、安全等作用。 B.《唐律》十二篇中,《贼盗》《斗讼》《诈伪》《杂律》四篇类似于现代意义上的“刑”的实体法,而《捕亡》《断狱》两篇类似于现代的程序法。 C.尽管古代律法往往将见义勇为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与义务,但在立法时又充分考虑到了人的能力差异,不搞“一刀切”。 D.中国历朝历代的立法者都不追求“一刑独大”,其制律的中心意图并不在纯粹意义上的“刑”,而在于让人常有敬畏意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刑罚为政教之用,《四库全书提要》也说:“刑为盛世所不能废。”可见刑罚“正人心”“厚风俗”的功用不可小觑。 B.唐律规定对见危不作为者施以杖刑,这表明在唐代立法者要求个人要有道德践履的勇气,个人必须承担社会赋予的道德义务。 C.历代法典中有“同姓不婚”的条款。实际上违反这一条款的人都不会受到处罚,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条款在设计之初就没有打算被执行。 D.对于亲属之间一些被规定为犯罪的行为,历代执法者多持宽容态度。在实践过程中,如果没有人告状,官府一般都不会予以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