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灵和主义》阅读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12-05 22:19
灵和主义
王进
“灵和”是一个长期被道教界、道教研究者遗忘甚或忽略的术语。而实际上,作为中国生
土长的传统宗教,道教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灵和”思想,可统称之为道教“灵和主义”。
道教“灵和主义”是一种态度,主张柔和恬淡、清心寡欲。《道德经》第十六章曰:“致虚极, 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云笈七签》卷九亦曰:“衣粗而净,在素洁也,居陋而隐, 守静笃也。”第十九章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四十五章曰:“清静为天下正。”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可见,道教确实蕴含着“静笃”“寡欲”“清静”“知足”思想,要求做到对任何事、物都以平常心态对待。
道教“灵和主义”是一种抱负,祈愿天下太平、国泰民安。《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曰:“天下 有道,却走马以粪。”其意即为:国家治理和谐,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幸福安康。为了实现“天 下有道”,道教反对战争,反对“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其实,道教教祖老子早就对战争之道 作出了最好诠释:“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 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故不美。若美之,是乐杀人。夫 乐杀者,不可得意于天下。”可见,道教倡导反战、止战思想,希望天下安宁,人民康乐。
道教“灵和主义”是一种理念,倡导天地和谐、万事协调。道教不仅主张天与地和谐,也倡 导人、地、天、道与自然的和谐。道教还提倡一种协和之美,主张道、天、地、人的协调统一, 也即万物以和为贵。
道教“灵和主义”是一种形象,愿做善琴者。“灵和”一词在古代也指善琴者。古琴艺术在 我国先秦时期已经十分发达,相应出现了不少琴人,如人们熟知的师旷、师襄、伯牙等。而自东 汉年间道教兴起后,由于道教主张的清虚空灵与古琴艺术清淡雅丽的格调易于结合,因之一些“神 仙方士”、道士或崇尚仙道思想者也常常以琴言志,亲手操缦。随着时间的推进,陆续出现了许 多道教琴人,这些琴人是我国历代琴人中独具特色的一大群体,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可见,琴 与道教密切相关,源远流长。道教琴人可称为道教灵和,其所展示的即是一种清虚的风貌与清淡的风格。此外,作为善琴者,“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亦展示了一种和美的人生境界。 由上可见,“灵和”一词本意蕴涵着道教思想,本身显现着道教色彩。而道教所倡导的清心
寡欲、天下有道、以和为贵以及善琴者形象,则无疑彰显着道教的灵和态度、灵和抱负、灵和理 念与灵和形象,这就大致形成了本文所阐述的一个新理论概念——道教“灵和主义”。
(选自 2015 年 9 月 28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道教“灵和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道教“灵和主义”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教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的鲜 明的“灵和”思想的统称。
B.道教“灵和主义”是一种态度,主张柔和恬淡、清心寡欲,古籍《道德经》和《云笈七签》 中不少篇章的论述都可以作为例证。
C.道教“灵和主义”是一种抱负,祈愿天下太平、国泰民安。道教为了实现“天下有道”, 反对战争,认为治理国家不应该使用武力。
D.道教“灵和主义”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既强调正确处理人、地、天、道与自然的关系, 也倡导万物之间的协调统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灵和”一词蕴含着道教思想,显现着道教色彩,但它又是一个长期被道教界、道教研究 者忽略甚至遗忘的术语。
B.作为道教教祖,老子对战争之道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兵器是不祥之器,不为有道之人所 使用,由此可以看出老子的反战、止战思想。
C.“灵和”一词在古代也指善琴者,因为古琴艺术在我国先秦时期就已经十分发达,出现了 人们熟知的师旷、师襄、伯牙等琴人。
D.琴与道教密切相关,道教琴人展示的是一种清虚的风貌与清淡的风格,这些琴人是我国历 代琴人中独具特色的一大群体。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 分)
A.《道德经》中“清静为天下正”“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等论述体现了道教要求做到任何事、物都以平常心对待。
B.随着时间的推进,陆续出现了许多道教琴人,他们“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展示了一种 和美的人生境界,其活动也使道教的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C.东汉年间道教兴起后,一些“神仙方士”、道士或崇尚仙道思想者常常以琴言志,是因为 道教主张的清虚空灵与古琴艺术清淡雅丽的格调易于结合。
D.道教所倡导的清心寡欲、天下有道、以和为贵以及善琴者形象,彰显着道教的灵和态度、 灵和抱负、灵和理念与灵和形象。

参考答案
1.C (“认为治理国家不应该使用武力”错误,反战并不等于不使用武力,老子也说“不得已而用之”)
2.C(强加因果)
3.B(“也使道教的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于文无据)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