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叶圣陶《没有秋虫的地方》阅读答案与赏析(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9-30 11:49

  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在冷漠死寂的环境渲染之后,立即将文思转入对有秋虫的地方的追忆。作者一方面通过记忆中秋虫鸣曲的描摹和愉悦心情的抒发,与现实寂寞无声的无虫之秋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审美心理的反差,从而突出期盼之情的急切和无奈之心的焦灼,另一方面又通过对“绝响”的讴歌,引发出一种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正是这秋虫的鸣叫,使作者摆脱了死一样的空寂,与他追求不平淡的生活的心理相应和。由此作者生发开去,道出了一个热血青年不甘沉寂的律动之情。
  文章通过对没有秋虫的地方的诅咒和对秋虫灵趣的赞美,热烈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不甘淡漠沉寂的生活、期盼冲向生活激流的强烈愿望。作者恋念秋虫的鸣曲,羡慕可以避开“井底似的庭院,铅色的水门汀地”的秋虫,正是作者不愿辜负生活馈赠,让生命充实起来的心曲的真实写照。

  赏析二:
    本文以秋虫为切入点,借物抒情,通过对没有秋虫的地方的诅咒和对秋虫自抒灵趣的赞美,热烈而深刻地表达了对淡漠沉寂、枯燥无味的生活的厌倦,对充满生机、真切丰富、自由和谐的生活的憧憬。
    文章从渲染环境起笔,着意将居处儿啼人闹、弦歌杂作、轮震石响、邪许并起的窒息环境,与清风明白、虫声唧唧、生机勃勃、乡情浓郁的乡村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期盼之情的急切和无奈之心的焦灼。素来是秋愁怨曲的秋虫音响,却正与作者不甘沉寂的心灵律动相应和。进一步,他将愉快乐观的状态与酸苦悲愁的感受对比,强化了对淡漠生活的厌倦之情和积极达观的人生态度。
    文章还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井底、鹁鸽箱、没有秋虫的地方等作为冷漠漠窒息的环境的象征,而恋念秋虫的鸣曲,羡慕长翅的秋虫,正是作者不愿辜负生活馈赠,让生命充实起来的心曲的真实写照。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