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2)文章开篇关于钱穆形象的描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概要分析。(6分) (3)作者说,钱穆是“心静如水的学者”;又说,“他似乎从‘静态’的书生变为了‘动态’的学者”,这不矛盾吗?请简要分析。(6分) (4)钱穆说过:“爱国素不后于人。”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8分) 参考答案 (1)(5分) 答D得3分,答B得2分,答E得1分;(A项强加因果;C项理解牵强,曲解文义;E项前句分析恰当,后句无中生有) (2)(6分) ①作者引用学生的描述,为读者形象地展现了钱穆温文、雍容、潇洒的形象,像一帧人物剪影,加深了读者对钱穆的印象。②与下文记述钱穆的爱国情怀、民族精神,特别是记述他书生式的,学者式的爱国情怀遥相呼应,相得益彰。③形象的描写增添了传记的形象性、生动性,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每项2分) (3)(6分) 并不矛盾,二者有机统一在对钱穆先生人格的评价上。(2分)说他是“心静如水的学者”,重在突出他“除了教书就是写书”的学者身份和追求,即使在抗战的残酷、社会的动荡、处境的艰难中,仍然坚守教学,著书立说,尽一学者的责任。(2分)说他“变为了‘动态’的学者”,看似与上文的“心静如水”矛盾,但这正是钱穆先生书生出身、学者身份的爱国精神的独特体现,他用自己最擅长的著史,完成了《国史大纲》,借以激发国人的民族气概和爱国情感。同时,他也以师长的身份,激励学生奔赴前线。(2分) (4)(8分) “爱国素不后于人”是钱穆先生爱国精神的写照,也是他爱国行动的宣言。①钱穆先生虽然从未步入政坛,也未加入过政党,但他却爱国爱民族。②在昆明等地,钱穆先生四处奔波为学生讲授国史,传布爱国思想和精神,以尽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③在困境中完成《国史大纲》,借以鼓舞民众的爱国精神,提高抗战信念。④积极为进步杂志撰写文章,激励中华青年奔赴前线、成为民族英雄,挽救国家危亡。(每项2分。围绕“爱国素不后于人”,突出钱穆先生爱国精神,如果有其它分析也可。评卷时要注意观点明确,层次清楚,表达流畅,否则酌情扣1~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