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阅读理解 >

《叶嘉莹:家国往事诗词人生》阅读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3-30 15:44

她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面的美好、高洁的精神。她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把不懂诗的人牵引到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做的事情。”“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顾随曾说过一句话:“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当年的叶嘉莹记住了这句话,却没有多想其中的意义。而当经历了一生的忧苦不幸,她早已找到答案。
(《中国教育报》2014年9月20日第3版,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叶嘉莹接触到诠释学等西方文学理论后,发现它们与中国的传统词学理论有不少暗合之处,这进一步激发了她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
      B.因为叶嘉莹既精通英语,又精通中国古典诗词,加之接受了西方文学理论,所以她能“信、达、雅”地将中国古典诗词推向西方世界。
      C.可以说,叶嘉莹是一位诗人、美学家、哲学家,是一位具有民族责任感和世界眼光的思想家,她一直在努力践行人类理想的生命存在样态。
      D.“弱德之美”,是在强大的外势压力下所表现的一种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隐曲姿态的美,其外形虽“弱”,却内蕴“德”之坚强。
      E.叶嘉莹回国教书的目的是要完成两件事:一件是整理出版当年顾随先生的讲课,另一件是托人吟诵录制戴静山先生的古近体诗歌。
(2)文章末尾说叶嘉莹“早已找到答案”。她找到了什么“答案”?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3)传记中多次插入细节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4)叶嘉莹成为享誉中外的古典诗词研究大师,哪些因素促成了她的成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参考答案
(1)C D(C项3分,D项2分,B项1分)
(2)①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被关警察局、走廊打地铺,学会了淡然达观面对生活困苦烦忧,从而对于现实生活的艰苦并不十分在意。②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提出了中国古典诗词“弱德之美”的学说,整理出版《顾随文集》,录下戴先生的诗歌吟诵并在内地推广,献身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愿意生命结束在讲台上”。(每点3分)
(3)①体现了传记史实性、真实性的特点。如熊烨对自己转换专业拜师先生门下的回忆,表现了叶嘉莹对诗词的热爱及其诗词讲授产生的巨大感召力。②使选材更具典型性、代表性。文章主要选取叶嘉莹对诗词热爱的细节,如叶嘉莹在台湾身处困厄依然钻研学术收获成功、八旬后仍奔走国内外驻守讲台不辞劳累等,既表现了她在诗词研究上的成就,又表现了她性情上的坚毅、矢志如一的特点。③在整体的概述中,穿插若干具体细节,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饱满。如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徐晓莉回忆昔日听课的细节,既表现了叶嘉莹国学根基深厚,又表现了她讲课非常生动。(每点3分,答出2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4)①家庭熏陶。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②教育引领。受到了辅仁大学顾随先生悉心教导与激励。③志趣高雅。热爱中华文化,主动钻研西方文学理论,搭建了沟通中西方文化的桥梁。④经历坎坷。“文章憎命达”,她历经磨难,阅历丰富,拥有高洁精神和敏感心灵。⑤品格坚毅。具有艺术创新的自觉精神,矢志不移追求艺术的新境界。年过八旬,依然在国内外奔走讲学。(每点2分,答出4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