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大讨论中的文化自觉 陈 方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在网民眼里,这是“中国式过马路”最“抓人”的部分;上学或者放学时间,全国各地的小学门口,家长们开着二轮、三轮、四轮等各式交通工具,将自家的孩子送进学校或是迎出校园,以实现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无缝对接”,这是“中国式接送孩子”的特质。 从“中国式过马路”到“中国式接送孩子”,这些天来,“中国式”这个标签所向披靡,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见怪不怪的社会积习层面的问题一一反映了出来。中国式相亲,中国式献爱心,中国式挤地铁,中国式加塞,中国式购物……自嘲也好,调侃也罢,当越来越多的国人群体性习惯被贴上“中国式”的标签时,我们似乎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的行为方式真的很“中国式”。 在“中国式”的全民大讨论中,在玩笑般的调侃的背后,我们的内心一定还有一种隐隐的不悦。“中国式”到底是一个什么“式”?为什么和“中国式”搭配的都是一些问题?为什么一旦贴上了“中国式”的标签,这些行为便不光彩了?在舆论的认知里,“中国式”俨然已成为“中国病”的代名词。 当“中国式”这个概念性的标签将诸多社会问题一网打尽时,一些人认为它“妖魔化”了国人的素质。国人素养不佳是事实,但仔细想想,或许也没那么可怕。 过马路闯红灯固然暴露了国人规则意识淡薄等陋习,但是路口红绿灯时限设置不科学及过街天桥等硬件欠缺也是诱因;放学时学校门口秩序之混乱仿若集贸市场,这也不能全怪中国家长的矫情。我们无比怀念那个“孩子们戴着小黄帽排着队唱着歌回家”的时代,但现如今混乱的交通状况和让人担忧的社会环境,又怎能让家长们对孩子放手?太多太多的“中国式问题”,事实上并不仅仅关乎个人素养,表象的背后总有抹不去的现实必然。 不过,必须要说的是,这一场全民性的“中国式”大讨论,我们又无法把它视作简单的娱乐化消费或调侃。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的话说,“中国式”现象把很多本来大家习以为常的现象放大,并引发集中讨论,可以对从政府到公众的全社会起到警示作用。而这种中国人以调侃的心态进行自我反省的现象,甚至可被视为一种文化自觉的体现。 所谓“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说“中国式”大讨论是文化自觉的体现并不夸张,将各式各样的社会问题“合并同类项”后归置为“中国式××”, 这既可以看成是民众对现实问题的抱怨,也可以看成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中国人在国民形象、精神追求上的一种提升。那些持续而来的“中国式”调侃与反省,意味着我们已经开始重新打量自己身处的社会的文化,正视它的陋习,谋求秩序重建,这正是这场全民大讨论的“正能量”所在。 一场表面喧嚣的全民性大讨论中蕴藏着难能可贵的“文化自觉”精神,不管怎样,网民们对社会文化的各种“中国式”揭短,终极指向是希望中国社会越来越好。有意思的是,这场讨论同样引起了外媒的围观。美国《侨报》近日发表社论称,综观种种或单一呈现或交织在一起的“中国式”问题,这个词语的背后,隐含着中国人对自己所生活的国家的复杂情绪。不论是国民还是当政者,都要勇于为注入新的“中国式”内涵而谋变。企盼未来的“中国式”,不再代表落后与负面,而是成为先进、正能量、国家魅力的代名词。 全民热议“中国式”问题,政府机构不能缺席。抛开有色眼镜看外媒的评论,这的确是一个好建议。 (选自《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