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8年春节期间,保定市主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景象正逐渐离我们远去。与过年放鞭炮一样,许多传统年俗也都在慢慢改变:回家和父母团员变成了春运“逆向迁徙”,除夕夜在家包饺子变成到饭店预订年夜饭,走亲访友拜年变成了微信送祝福……出境游、看电影、逛博物馆、泡图书馆等正在成为“新年俗”。 对此,有人感叹年味儿淡了,文化在流失;有人认为是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能抄袭,不少于800字。 立意: 材料紧贴现实,透过我们每个人都熟悉的年俗的变化,表现了社会的发展,折射出时代的变迁。新年俗跟传统年俗并非是完全的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我们既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勇于拥抱新时代,勇于接受新生事物。消失的只是旧有的形式,改变的只是过年的仪式,但不变的是以“年俗”为主的深层 文化内涵。可从以下几方面立意: (1)继承传统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2)新年俗是时代进步的体现,要做到与时俱进。 (3)年俗不论新旧,我们要弘扬优秀的富有特色的年俗,丢弃落伍于时代甚至带有迷信色彩的民俗。 (4)年俗无论怎么变,不变 的是它深刻的文化内涵,不变的是亲情,是对家园的归属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5)只是单纯的写某一个年俗的具体变化,算基本符合题意。 (6)如果由禁放鞭炮去写关注环保,由人们不再走亲访友去写人情冷漠之类,略显偏题,可酌情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