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看得见,也有很多东西看不见。它们的关系很奇妙:花草树木看得见,春天看不见;水果蔬菜看得见,营养看不见;嫁妆婚礼看得见,爱情看不见;书信问候看得见,思念看不见;论文文凭看得见,水平看不见…… 这一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受,请结合材料的内容与含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明确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作文涉及到事物的外在与内在、物质与精神、行为与情感、现象与本质等方面,现实性强,针对性明显。物质犹在,而精神缺失,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比如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发展,各种仿古街道雨后春笋般冒出,然而只剩下虚化的外表和历史的外装,人们嗅不到任何历史文化的味道,只有弄弄的商业气息。 这道作文题意在引导我们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不要被表面的眼花缭乱迷惑了双眼,不要被外在的纷杂世相蒙蔽了心灵,不要仅仅关注形式层面的东西而忽视了事物的内涵。另外题目中的省略号意在考生运用类比思维,打开思路,开阔视野。比如看得见的老屋,看不见的记忆;看得见的奖杯,看不见的努力,看得见的产品,看不见的匠人精神……所以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①正是因为很多东西看不见,所以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感知。②看得见的东西受到重视,而看不见的东西被忽略,在这个功利浮躁的时代我们要守住一些精神和灵魂方面的东西,不要让它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所冲垮。③有些东西虽然看不见,但它一直在那儿,需要我们去坚持、去守护,比如良知,比如责任,比如梦想。④透过现象看本质,唯有一颗清明、纯粹的心灵才能看到真实、本质的东西。 【精选素材】 陈寅恪:没有学位的国学大师 1925年,清华创办国学研究院。欲聘四位大师,以培养国学之栋梁。研究院聘请的第一位导师,乃中国近代美学开创者王国维。研究院聘请的第二位导师,乃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者梁启超。研究院聘请的第三位导师,乃中国汉语语言学之父赵元任。第四位导师聘请谁呢?教授吴宓推荐:“陈寅恪可担此任。”校长曹云祥不知陈寅恪,便问梁启超:“陈寅恪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曹说:“不是博士,又没著作,这就难了!”梁说:“我梁启超虽然著作等身,但所有著作加一起,不及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曹云祥遂聘陈寅恪为第四位导师,这时陈寅恪才36岁。令师生们惊叹的是陈寅恪的博学,他在课堂上讲授的学问贯通中西,连清华的教授们也常来听。有人称他为“活字典”,也有人称他是“教授的教授”。 看得见的创驰蓝天,看不见的匠人精神 在这个时代,90%的车企不管出于排放还是迎合大众口味等关系,制造出的车型非涡轮即混动,顺沿着市场潮流,不断地向用户妥协,就连之前以NA为自豪的BMW,如今也走向了涡轮的道路。可是,在如今这个市场仍然有一位坚挺的“匠人”——马自达。 马自达的技术宅们,在思考新一代马自达设计的发展方向时,认为应当回归到最初的信念:汽车不是单纯的工业产品,而是一件值得珍视的机器。这不是在宣扬“我为汽车狂”的观点,而是因为很少能有工业产品像汽车那样让人产生眷恋感和生命跃动感的缘故。因此,在汽车的生产和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应当继续挖掘汽车的魅力根源,并使这种魅力在马自达的设计中得到更好的展现。 什么是匠人精神?“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一生只专注做一件事,在追求完美的路上,享受过程带给自己的快乐”。在“随大流”的汽车行业坚持走出了自己独特的成功之路,这也是很多人偏爱马自达,偏爱这个有着匠人精神的执着车企的原因。 【适用角度】 本真、坚守、良知、内在、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