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认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名句都是含蕴丰富,可以引发读者悠远想象的话。要想写好这篇由富有哲思的话引发出来的作文,首先就要深层次地挖掘话语的含义。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考生既可以集中论述两三个名句的相通内涵,如以①⑤为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也可以辩证思考由两三个名句组合生发的新含意,如以③④⑤为基础,讨论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之间的关系;考生还可以深入研析个人、国家、社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以①③④⑤为基础,探究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或以②⑤为基础,表现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索,或以③⑤⑥为基础,论说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等。 点睛:考生应审题准确,完成题目要求。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思路一:第一句可立意为君子要自强不息方可强大。第二句可立意为思乡。第三句可立意为重视内在之美,或自信的品格。第四句可立意为人因所处位置不同,而视野、格局不同,实现的理想价值也不同。或人要有远大的理想,立志四方。第五句可立意为要敢于正视自己。第六句可立意为个人、民族、国家的自信自强。例如,第一句和第六句的立意有共同点均是自信自强,那么考生可据此立意;也可将一、四、六立意为实现理想需要视野、自强、自信等因素。总之,考生需寻找两句或三句间的立意关联,从而确定出一个立意,并在写作时引用。思路二:考生需准确审题、明确立意、体现思考,准确理解诗句含义,并选择其中两至三句在文中合理引用,言之成理即可。上述立意角度都是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写散文或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 范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品读经典,可以让我们如饮甘泉,得到无限启迪。在浩如烟海的经典中,我却总是铭记着一句让我心生无限敬意的话。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谓: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梁启超曾在清华大学作过演讲,他在演讲中引用了“自强不息”等话语。此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成为了清华校规。这无疑告诉我们:若想成功,必先自强。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的一句感叹,让世人对孙权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年少亡父,随兄长颠沛流离,年仅十八,就接替父兄基业,坐领江东。年少万兜鍪,他以他的自强精神与老谋深算的劲敌相抗衡,使得江东政治清明,人民乐业,也正是因为他的自强自立,为江东打下坚实基础。这,难道不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吗? 人生中是非成败,变幻难测。如果你有天赋,勤奋则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没有天赋,勤奋将使你赢得一切。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自强不息的人手中。获得成功的人往往不是那些天才,而是那些平凡但勤奋、自强的人;不是那些天资卓越、才华四射的天才,而是那些不论在哪一个行业都勤恳、自立的人。拥有天赋而不会自强和自立人的成功只是转瞬即逝的火花。许多意志坚强、持之以恒而心中有信念的人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 真正的成功必定由自强铸造,轻而易举的成功和对别人的依赖都是令人轻视的。我们将来都要走入社会,只有具备自强不息的品格才能立足于社会,成为有所作为的人,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塑造坚毅刚强,还要有奋发向上的性格。 自强,不仅是在逆境中的奋斗;自强,也是一个人时刻的需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的话告诉我们,在顺境中,人也不应该停下脚步。一个人无论事业上取得怎样的成就,都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自强不息,不仅仅是超越别人,更应该超越自己。成绩只能证明过去,决不能躺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上沾沾自喜,不思进取。只有自强,才有进步。我们应该把自强不息当作我们的座右铭,时刻牢记,奋斗不息。 天行健,君子,当以自强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