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两篇 “无声食堂”是凸显教育无能的行为艺术 “食不言寝不语”,这句流传两千多年的古训,在广东中山一所学校得到了实践。中山市纪中三鑫凯茵学校推出了“无声食堂”,倡导就餐过程中,学生安静文明用餐,以微笑、眼神以及统一的手势语与老师沟通,从而达到集体安静、有序就餐。校方表示,倡导“无声食堂”,不是说绝对的不讲话,如确需沟通,要尽量做到轻声细语,不对周围人造成干扰。(12月24日《南方都市报》) “无声食堂”的初衷,据说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用餐习惯,用学校的话说,就是能让学生在就餐过程中不争、不抢、不跑,坐姿端正,不踩踏桌椅,不站着就餐等等。大声喧哗确实影响就餐环境,不好,但让人搞不懂的是,孩子亲切温和的说话,或者彼此窃窃私语的交流,既可能是讨论学习,也能增进彼此感情,这样一道温馨又别样的景致,为何看不见而随意抹掉? 安静地吃饭自然是一种美好,但国人普遍的看法,只要不吧唧嘴,吃相不难看也该合格过关了吧?何以要弄那么多框框条条?确实,《论语》中有“食不言,寝不语”的礼仪标准,但把几千年前的标准奉为圭臬是不是还合适?本就见仁见智。设想下:一帮青春活泼的同学坐在一起,突然都要憋着不出声地各吃各饭,伸手打着哑谜让人猜,这是不是感觉很怪异?恐怕老师面对着情形也会有一种想冲过去逗其开口的冲动吧?问题的关键还不在这里。 无声餐厅名为教育孩子礼仪习惯,其本质还在向学生传递一种规则意识。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这是教育必须,尤其对天性好动的孩子而言,严格规范无异于是一次行为矫正,但任何刻板的外在行为模式,不断强化虽或能让孩子变得温文尔雅,但往往也会让孩子自觉不自觉地将这种刻板投射到自我思维的形成过程中。此时,这种规则意识,就如给梅修剪致使失去曲、欹、疏而变为病梅一样,对孩子发散性思维或者叫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是一次阻遏束缚,甚至是残忍修剪。规范孩子行为是必须的,但要分清楚什么是规范,哪些方面应该规范,什么年龄可以规范以及该怎么样规范。 现在有一种很流行文体叫心灵鸡汤。无声餐厅就是这样的一碗心灵鸡汤,初次端上来看着新鲜可口,面上好看,但用不了喝几口就会生厌,皆因不知变通,在该用智商时错用了情商。如此矫枉过正,凸显了教育的无能。与其说是教育艺术,不如说是一次行为艺术。在教书育人方面,学校应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既要在细节上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更要抓住教育主流,激活学生思维碰撞的青春活力和创新能力,而不是制作出一个个循规蹈矩、老气横秋的人。 文/晴川 二 对“无声食堂”不妨给点掌声 “食不言,寝不语”,这句流传两千多年的古训,在中山一所学校得到了实践。中山市一学校推出了“无声食堂”,倡导就餐过程中,学生安静文明用餐,以微笑、眼神以及统一的手势语与老师沟通,从而达到集体安静、有序就餐。校方表示,倡导“无声食堂”,不是说绝对的不讲话,如确需沟通,要尽量做到轻声细语,不对周围人造成干扰。(12月24日《南方都市报》) 对学校推出“无声食堂”的做法,不少人认为违反了孩子活泼爱动的天性,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甚至有人认为,学校整齐划一的做法,更多培养的是学生的服从和奴性意识,是对学生个性自由的剥夺,是不近人情的“反教育”。 判断一项行为的科学与否,反教育与否,不能只着眼于表面和当前,而要看到它对孩子认知上的触动和未来人生的影响;也不能只着眼于孩子个人,而要看到它对周围其他人的作用,说到底人还是社会性动物。 从该校近一年的实践效果看,学生在食堂大声喧哗的现象没有了,一直被诟病的吃饭浪费问题也消失了。六年级学生小林说,无声食堂,让她更多体会到,从小要讲文明礼仪,在公众场合守秩序,不喧哗。 每个人都喜欢和一个彬彬有礼、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打交道,这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这就需要人不能只考虑自身的舒服,还要考虑周围的他人,有些言行是必须受到约束的,至于违法犯罪的言行,更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与压制个性自由不是一码事,实际上,如果每个人都在就餐时眉飞色舞,目无别人,带来的必然是整个就餐环境的噪杂和混乱,而这样的就餐环境实际上对每个人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学校推出“无声食堂”恰恰是在履行自己本该担负的教育和管理责任,完全是份内之事。 学校推出“无声食堂”的实质在于让学生知文明、守礼仪,心中有他人,这对于当今多数属于独生子女的教育而言,可谓下了一场及时雨;在多数学校强调分数、成绩的背景下,学校这种做人做事的教育更显得难能可贵,即便在具体执行中有所出格,也瑕不掩瑜,社会舆论没有理由不给点掌声。 多年来,我们倡导孩子的养成教育,但不少停留在概念和认知层面,实践中成功落地的并不多;即便有,也多强调学习方面的习惯养成教育,而非道德品质、人际交往方面。于是人们看到,有不少考进象牙塔乃至出国留学的孩子,若论起学习成绩,个个可谓出类拔萃,但若说起人际关系和自身品质的修养,却实难让人恭维。这固然与孩子小时候家庭教育缺失有关,学校教育没有及时跟上弥补恐怕也是重要原因。看看近年来国内外高校频发的伤人案件,就不难明白这个道理。 当然,学校的做法也并非没有一点瑕疵,作为一项倡导“文明、礼仪、心中有他人”的行为,学校本身也应该“文明、有礼、心中有学生”,表现出来就应该是:多征求学生的意见,多想办法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多吸收他们的好主意。而不是学校单方面“自作主张”之后,再让学生无条件执行。 文|线教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