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作文 >

2016年“广州一模”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点评(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3-22 16:50

一面之难,带来的不只是温暖
广东茂名  吴彬丽
    《暖闻》栏目准备从三则新闻中选取一则来引导读者用温暖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一是良心“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一是老父亲需挂号才能与老父亲见上一面,一是主办方顾及小男孩成长对其不小心弄坏名画采取了备案而不报案的做法。
    我认为,老父亲与医生儿子的一面之难最温暖人心更符合《暖闻》栏目的出发点和意旨。
    温暖如冬日里的暖阳,驱逐寒冷的同时,带来明亮,带来暖和,更重要的是,它能给人们带来对春天的期望,对未来的希望。而老父亲和儿子的一面,恰恰有着不仅限于带来温暖和感动的作用。
    乍一看, 老父亲和儿子的一面之难是何其冷冰冰啊。家庭是社会的小单位,是每个人心灵的栖息地,是幸福感的发源地。家庭中的亲情起着重要的维系作用,父母子女之爱,朴实无华却动人心弦。可是,当别人与孩子在公园里嬉闹游戏的时候,当别人与孩子共享丰盛的晚餐的时候,老父亲就好久没见过自己的孩子了!他只得亲自到医院去,可儿子太忙了,等了两个多小时,最后挂了号才能见到一面。这一面,实在让人为老父亲感到心疼,感到心酸,感到有点无地自容。
    然而,这一面之难带来真的只是心酸吗?这一面越难,折射出来的还有什么?
    这一面之难,体现的是那沉重而无言的父爱,体现的是一份尽忠职守的职业精神。正是因为这“难”,他们的形象更为高大,他们的行为更温暖人心。真正的爱,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理解。老父亲深知作为医护人员的忙碌,想念儿子亲自到医院看他,等了好久才不得已挂了个号见上一面。他不打扰,不打断,淋漓尽致地阐释了父爱无声的感人。儿子忙于工作,将百姓的健康放在心上,连头都没时间抬,也不就是“医者父母心”的践行吗?一个爱子,为小爱;一个爱人,为大爱,都是那么令人动容,热泪盈眶。
    老父亲和医生儿子的一面之难,最温暖的关键在于引导人们用温暖的目光看待社会和生活 ,进而创造温暖。生活中不缺少温暖,缺少的是发现温暖的眼睛。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环境下,我们也会看到主刀医生用动画片安抚小萝莉情绪的有爱故事,也会看到医生长时间手术后累倒在地上的画面,现在也看到了医生的父亲见儿子一面是那么难。其实,只要我们多点理解,多点体谅,矛盾和冲突便少了许多,医患关系乃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更和谐,更温暖了吗?而一面之难暴露出来的制度里的人性化的缺失,也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进而提出建议,让老父亲见儿子不再难,让普天下的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这温暖!
    王蒙说:喜对天下,处处可喜。当我们用温暖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温暖;但当我们用温暖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给人带来温暖。暖对天下,处处温暖,这个才是中国梦的真正要义。
    老父亲与医生儿子的一面之难,带来的不仅仅是温暖那么简单。
 
评析:
与《最暖是温情》相比,这篇文章在语言表达及思考深度上都要胜出。在语言表达上,此文简洁、舒畅、自然,较好地体现了高三语文教师应有的水准。在思考深度上,此文能由第二则新闻“看见”其表层之父母深情(文中所言的“小爱”),又能思及“医患关系紧张”现实背景下的医者父母心(文中所言的“大爱”)。这无疑远比《最暖是温情》深刻。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深度思考,文章便有了第七段开拓致远的较深层次的议论。
但此文也有明显的缺点——未能将三则新闻比较分析。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如果不能对三则新闻进行比较性分析,则其中一则新闻无论多么有“温度和人情味”,多么能“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都无法服众,无法证明其“更适合”入选《暖闻》栏目。忽视了三则新闻的比较分析,是审题的错误,这种文章应该评为偏跑题意作文。身为地级市重点中学高三语文教师,吴彬丽老师显然未能审慎审题。
此外,这篇《一面之难,带来的不只是温暖》的深刻也仅是相对的。吴彬丽老师能够看到第二则新闻的深刻之处,却未能将之论析深刻。我们读第七段“王蒙说:喜对天下,处处可喜。当我们用温暖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温暖;但当我们用温暖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给人带来温暖。暖对天下,处处温暖,这个才是中国梦的真正要义”,很容易发现吴彬丽老师所提出的“解决办法”较套语与虚泛,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所以如此,是之前分析问题欠充分与深刻。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