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作文 >

材料作文“一元奖学金”范文鉴赏7篇(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3-22 12:21

②奖金有理,奖学有益
 叶欣   高三10班
前有技校老师“微信红包奖出勤”,后有小学师生“微信互动交作业”,教育无小事,多方人士各出奇招,探求教与学的新渠道与新方式。今日在此,我向校长建言,就学校削减奖学金一事,建议恢复原有奖金设置。
学校大刀阔斧,手起刀落地取消元设奖学金,“化整为一”,改为象征性的一元钱。此举一出,哀鸿遍野,更成为众矢之的,引发广泛吐槽。窃以为,学生此举,情有可原,更有理有据。
奖学金,顾名思义,旨在奖励在学习上成绩优异、成就卓越的学生,更有以金助学,以金促学之裨益。现下校方一锤定音,一以代之,大打折扣的不仅是奖金金额,更有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试想一二,奖学金额合理客观,学生在学习旅途中不仅有回收硕果之喜悦,更有策马扬鞭之动力,亦为旅途中的一大亮色;倘若两手空空,即便成绩过人,“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时,亦稍逊风骚。
校方解释称,把取消的奖金转到助学基金上。扶贫助学,其行可嘉,更是促进公平、鼓励后来居上、齐头并进的良善之举。但又又何必要以剥夺另一群有志于学的学生应得之励为前提呢?这未免让本该得到奖学金的同学长叹:“本在求学途,相煎何太急”了。助学金扶持帮助经济有困难者克服困难,专注学习,奖学金则是另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同学学习上的竞争获得成就感与乐趣,寓学于乐于竞,有何不可?
至于校方称学生不应“以获得奖学金多少”作为学习目标,窃以为亦有失偏颇。奖学金作为通过自身学习所得报酬,正当合理,并不会助长拜金与物质主义的歪风邪气,恰恰相反,有助于带动同学的向学风气。而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才是摆正当今学生的价值取向的切中肯綮之策。一味地削减奖金,恐怕仅流于表象而咫尺千里了。
奖金有理,更对奖学有益。我想校长建议恢复奖金设置,学生有盼头更有动力,学校亦能因学生努力而增光添彩。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道德束缚不应成为教育者的手段
杨锦泓    高三1班
近日,校内奖学金颁发一事引起轩然大波。今年奖学金改为象征性的一元和荣誉证书。此举一出收到众学生的抱怨与反对,而校方则解释同学不应以奖学金的多少作为学习目标,切已将取消的奖学金加入助学金账户中。
固然,此番解释似乎大义凛然,名正言顺,但细想之却是一个以道德标称的道德束缚或更言之是一种绑架。
奖学金作为一种有别于口头表扬等一类虚式奖励的奖励机制。其存在意义是使得原本假大空的口头褒扬华为落于实处,掷地有声的引导鼓励。通过对学生有实质性帮助和推动的金钱奖励激发学生奋斗拼搏的激情。而如今将其弱化为一元钱和一个荣誉证书,使这种实质性的奖励机制再次化为一纸空文,虚化这种奖励甚至是剥夺了制度的本质使奖学金失去了其大部分意义。
至于标榜“不以奖学金多少而学习”则是一场性质近乎恶劣的道德绑架。人们学习或多或少带着逐名或逐利的目的,并非每个读圣贤书的人都是圣贤。用高标准的道德尺度来衡量每一个人是有失偏颇的。非逐名之学并不是强制性的道行。是否领奖与是否将自己的奖学金贡献给扶贫助学金应是自愿的,适用于小众而非普适。学生有权力决定奖学金的去向,有权力决定是否行高尚之举。更何况奖学金的数额尚不足以达到盈利或谋生的水平。它只是作为学校给予学生的一种福利与补贴,这等体现学校重育人、重育才、弘学风的大事竟将成为一纸证书而流于形式,实为可惜毋宁言之可悲。
至于学校将奖学金转入助学金的行为未免有些狼披羊皮的味道。若是诚心助贫助学,为何要挪用奖学金而不是加大助学投入?这样的举动不若是引黄河之水解长江之涸。助学金与奖学金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应是同增共涨。这样以奖学之金性助学之事看似道德高尚但似乎有显学校在扬进助学上捉襟见肘。
对于学校如此抹杀奖学金,提倡“不以金钱为目的的学习”的一类道德束缚实在不应成为教育者标新立异沽名钓誉的手段。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