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要在焉 世人皆批当世文坛乌烟瘴气,文人早已“心不在焉”,由此有人提出整治文坛,必先扬“心要在焉”之风气,方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想法是好的,但我们必须首先解决一个问题:“焉”指的到底是什么? 最基本的解释当然便是指写作本身。这针对的是现如今“作家首富”郭敬明这般人。写作在他们手中已成了敛财的工具,迎合大众趣味可以无所不为,用肯定乃至宣传的方法宣扬“拜金主义”这样扭曲的价值观,其实心中早已忘却了对文字的信仰。 于是,“心在于写作”便可整顿文坛,改善风气?却也难说。如今网络小说可说是分外火爆,凭着对写作的热爱,成百上千的写手投身于这个飞速发展的行业中,高产者日产文字可达上万。稿费在其中固然占了一席,但真正推动写手们的正是他们对于写作的热情。可实际情况却是,高产量生产线上下来的作品本应是引人入胜的典范,读完后却只留下空虚。子弹般击射出的文字保留了热血的情节和快节奏的场景,却犹如过早破壳的雏鸟,没有半丝活力。缺少了意蕴的文字,是没有灵魂的。 “心在于文字的灵魂”已是更进一步,却仍难以改变现状,缘由又实在是费解,就好像“心灵鸡汤”,每篇短文都用一个故事讲述一个道理,仔细品读总能从中感悟一份人生的智慧。我原本极爱这系列的书籍,可不久便倦了。相似的形式,纵是再新奇的故事或是再深刻的哲理,似乎在这样区区千字的短文中都褪化得过于浅薄。再加上成百上千这样的小故事,又怎能不让人生疲倦? 或许这个浮躁的世界,只能催生浮躁的文学,心在于哪都逃脱不了时代的性格。 可是还是发现我错了,是因为认识不清而走了弯路。而这个错误直到我最近迷上林清玄老师的文章才被我发现。他似乎不能用“心要在焉”解释他的成就,因为他同时兼通佛学、美学。而他的作品却能让我又一次感到久违的幸福感,对美的幸福感。 我想到了史铁生,想到了席慕容,他们似乎都不在于为写作而写,却是用心真正在写。 难道“焉”竟在于我们自己的“心”吗?“心要在心”,即使从自己的本心,不再受外物干扰,真正潜入自己的灵魂。 而这,或许就是我们久盼的灵药了。 评语:[53分] 文章从“整治文坛”这个角度入手,切口小,紧扣住“作家的写作”这一话题,展开议论,分别从反面、正面探索“焉”的实质。文章材料信手拈来,驾驭灵活自如,思路清晰,严谨而富有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