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南归的第二年,张浚出兵北伐,败于符离,南宋王朝又倾向对金和议。辛弃疾这时不顾自身官职的低微,写成《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也都提出一些具体的规划。辛弃疾这些意见虽没有为南宋王朝所采纳,仍可以看出他对形势认识的清楚和对统一祖国事业的关心。这和他词里所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息息相通的。辛弃疾南归之后不久,宋金对峙的局面渐趋稳定,主张对金妥协投降的一派长期在南宋王朝当权。他们任用辛弃疾作地方官,只是利用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才能,应付地方事变,镇压农民起义,便利他们肆无忌惮地剥削人民。可是辛弃疾是带了北中国人民要求恢复的愿望南归的,为了准备力量,统一祖国,在他任地方官时必然要排击豪强,淘汰贪吏,和南宋王朝的一些特权人物发生矛盾。辛弃疾的远大政治抱负,他不与投降派妥协的政治态度,以及他在南宋统治集团里的孤危地位,使他在政治上屡受打击,也使他在这时期写的词里交织着种种复杂矛盾的心情,形成辛词所特有的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的风格。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因言官弹劾落职,退居江西上饶的带湖,并取“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的意义,自号稼轩。这时他爱庄子的文章与陶渊明的诗,在政治上流露了厌倦的心情;但由于他一直期望把一生贡献给统一祖国的事业,表面上他好象这着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内心还是愤愤不平的。到宋宁宗嘉泰、开禧年间(1201—1207),朝廷准备北伐。那时崛起于斡难河流域的蒙古部族已给金国后方以重大的威胁,辛弃疾又一度出任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等官。 辛弃疾在镇江时,一面派遣人到金国侦察形势虚实,一面准备招募沿边士兵来训练。这时离他渡江南归已四十三年了,当他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想起自己青年时期的战斗生活时,写下了一首生气勃勃的《永遇乐》词。 可是在辛弃疾一切设施刚刚开始时,朝廷就轻易把他罢免了。开禧二年(1206),南宋出兵北伐,结果大败。朝廷用兵失败的种种因素,辛弃疾本已见到,而且提出了有效的对策,由于朝廷没有重视他的意见而至于失败。可是在失败之后,辛弃疾也受到南宋统治集团里一些飞语流言的中伤,以为是他煽动朝廷出兵的,这对他不能不是一个重大的刺激。就在北伐失败的第二年,辛弃疾终于怀抱着他那始终不能实现的政治抱负与世长辞了。 辛弃疾有着词人的气质与军人的豪情,他写词是有着明确的创作主张的,那就是把词当作抒怀言志的“陶写之具”,以词来表现精神世界。情怀的雄豪激烈、意象的雄奇飞动、境界的雄伟壮阔、语言的雄健刚劲,构成了辛词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主导风格。 一、从题材上看,辛弃疾的词特别擅长于表现爱国情怀和抒发英雄的悲愤。比方说他的一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7页)对于造成民族苦难忧患的社会根源辛弃疾也有清醒地认识。在《摸鱼儿》这首词中他对排挤毒剂自己的群奸小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抨击。 另外,辛弃疾还有一些表现农村田园生活和隐逸情趣的词。他本人在江西上饶、铅山的农村先后住过二十多年,十分熟悉热爱这片土地,并对当地的村民和山水景致作了多角度的描绘,比方说《清平乐•村居》 二、从意象上看,军人出身的辛弃疾热衷于在词中频繁的出现军事意象,如刀、枪、剑、戟、弓、铁马、旌旗、沙场等,这种表现军事场面的代表作是《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三、从风格上看,辛弃疾的词风是多样化的,最能体现他个性更格的是刚柔相济、亦庄亦谐的词风。写豪气,是以深婉之笔出之;写柔情,又渗透着英雄的豪气,这样造成“姿态飞动,极沉郁顿挫之致”的效果。我们可以看看他晚年所做的这首词: 永 遇 乐 京口[1]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2]处。舞榭歌台,风流[3]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4],人道寄奴[5]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6]。 元嘉[7]草草,封狼居胥[8],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9],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10]!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1] 注释: [1]京口,指今江苏省镇江市。 [2]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主。 [3]风流,指英雄业绩的流风。 [4]寻常巷陌,普通的街巷。 [5]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 [6]刘裕曾两次率领晋军北伐,先后灭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等地。金戈铁马,形容兵强马壮。万里,形容气概壮阔,足以消灭盘踞中原万里的敌人。 [7]元嘉,宋文帝刘义隆(刘裕的儿子)的年号。 [8]意思是刘义隆不能继承父业,突然好大喜功,以致北伐惨败,几乎危及国本。狼居胥,一名狼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9]从辛弃疾南归已经有四十三年了。南归之前,他正在烽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敌战争。 [10]魏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曾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建立行宫,这就是后来的佛狸祠。神鸦,指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神时击鼓。这里写道敌人庙宇里香火旺盛,暗示北方的土地人民已经非我所有。 [11]指朝廷无人关怀老年有经验的抗敌将士。廉颇,战国时赵国的名将。 大意: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回想当时啊,刘裕率兵北伐,武器竖利,配备精良,气势好象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的社日的鼓声!谁还来问:谦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赏析:本篇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当时作者被任为镇江知府,年六十六岁。辛弃疾之所以能在第二次闲居十年之后被再度起用,是与当时的历史形势密切相关的。宋宁宗当政以后,外戚韩托胄深得宠信,他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提高威望,决意对金用兵,妄图建立大功以实现个人野心。因此,他起用了一些主战派人士,辛弃疾就是其中之一。从收复中原、统一祖国这一崇高目的出发,他应召而去。在镇江任上,他训练军队,派人深入敌境,调查敌情,认真进行北伐的准备工作,满以为能够实现多年的宿愿。但,事与愿违。韩托胄等人急功好利,因怀有个人目的,根本不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充分的准备。这就同辛弃疾的设想相互矛盾。对此,作者已预感到仓促北伐是必败无疑的。这首词写的就是这一复杂的思想感受。词中通过对孙权、刘裕等这样一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歌颂,说明作者南归四十余年之间,始终不忘驰骋疆场的抗金斗争。以武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这是作者的一贯主张。但是,重要的是必须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慎重选择将领,充分考虑战略战术,做好进攻的准备,否则很可能重蹈前人失败的覆辙。终篇以廉颇自比,表示对朝廷浪费人材的强烈不满。上片,即景抒情,缅怀历史人物,寄托个人感慨。京口是长江下游的军事重镇,历史上的名城。作者登上北固亭,纵览"千古江山",凭吊历史遗迹,自然要联想到在这里出现过谋求全国统一、建立英雄业绩的孙权和刘裕。面对南宋偏安一隅的现实,作者对他们表示由衷的赞美。"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生动地再现了他们驰骋疆场的豪迈气势与英雄形象,饱含着作者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在这一片里,同时又出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和"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这样的词句,实际上这里写的是英雄去后,故居荒凉的景象,发的是江山寂寞与时事消沉的感慨。同一京口,古是今非;两相对照,褒贬就异常鲜明了。 下片,思想活动极其复杂。首先,为取得北伐的胜利,作者借用"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这一军事上失策的历史教训,对韩佳胄等人提出忠告。继之又以"烽火扬州路"这一战斗历程的回忆,跟眼前"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凄凉景象形成对比,揭示出妥协投降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最后又以廉颇为例。睹承自己斗志不衰,但却长期无人过问,以致才能不得施展,反映了广大抗金人士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一严重现实,寄托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 辛弃疾的词对后世的影响,在南宋直接导致了以他为领袖的辛派词人群体的形成。辛派词人严格说来“派”的意识并不强烈,辛在当时并没有组织词人群体,只是在互相的交往唱和中,思想及创作趣味比较接近。辛派词人远承东坡而近学稼轩,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翁、刘臣翁等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