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三百首 > 宋诗鉴赏 >

文同《新晴山月》阅读答案及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7-11 18:29
新晴山月
(宋)文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
【注】络纬:昆虫名,即纺织娘,善鸣。②病雨:受到雨的损害。
③络纬:一种草虫,又名“络丝娘”,即纺织娘

(1)颈联“病雨山果坠”一句中“病”字,也有选本写作“疾”字。请你谈谈“病”字用得更佳的理由。
(2)诗中描写的景色有何特点?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1)拟人。山果以雨为病,形象地写出山中雨久,山果因遭雨害而自落的情景,表达出山林的幽静。而“疾”字则仅能传达雨大雨急的特点,与诗境不合。
(2)这首诗描绘了高松、月影、虫唱、风荷、果落等景色,写出山中月夜初晴后的幽美、寂静、清爽。 表达了作者漫步月夜林下的恬静、愉悦之情。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诗的一、二两句紧扣诗题的“月”字,第一句写月光的神,第二句写月光的形,两句仅十个字,但描绘得细腻生动,境界优美。
B.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松下久久徘徊,不愿离去,更不愿匆匆入睡而要充分享受这良辰美景的心境。
C.五、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池塘里的荷花好像因为怕风吹,所以将叶子卷了起来,山果以雨为病,形象地写出山中雨久,山果因遭雨害而自落的情景。
D.七、八两句运用了设问的手法,把纺织娘不停地鸣叫与自己的低吟相映照,写得十分和谐,在自问自答中结束全诗。
E.作者以诗人兼画家的双重眼光,观察和体会月夜美景,描绘了高松、月影、虫唱、风荷、果落等景色,写出山中月夜初晴后的幽美、寂静、清爽。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诗内容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A C (A项,第一句非常细腻生动描绘了诗人站在松林中见到透过高大的松枝叶只漏出几缕美景,表现了松树枝叶的浓密,漏下的月光的疏淡;第二句描绘了照在松树上的月光,将婆娑的树影投落到地上,像是画了一幅斑驳的水墨青松图一样。这两句诗,都是写月亮,但第一句写月光的形,第二句写月光的神。C项,是拟人的手法。)(只答对一个给3分,两个全对给5分)
2、首联和颈联用极细微的笔墨,描写了月夜山林中的高松、月影、荷卷、果落等幽美、静谧的景色,颔联和尾联则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林中夜景的留恋、喜爱之情。(6分)


三:
1.颈联“病雨山果坠”一句中“病”字,也有选本写作“疾”字。你认为如何?请简要分 析。(5分)
2.诗中描写的景色有何特点?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前两联所营造的意境与王维的《竹里馆》的哪句相似?(6分)
参考答案
1、“病”字更好(1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山果以雨为病,形象地写出山中雨久,山果因遭雨害而自落的情景(1分),本句以动衬静,表达出山林的幽静(1分)。而“疾”字则仅能传达雨大雨急的特点,与诗境不合(1分)。
2、这首诗描绘了高松、月影、虫唱、风荷、果落等景色(1分),写出山中月夜初晴后的幽美、寂静、清爽(2分)。表达了作者漫步月夜林下的恬静、愉悦之情(2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分)

【大意】
稀疏的月光透进了高耸的松林,松影投在地面,宛如一幅水墨画。我在林中月光下徘徊,被这夜景深深地迷住了,夜深了,还丝毫没有睡意。小池塘的荷花似乎对风感到害怕,卷起了肥大的绿叶;山果遭受雨的摧残,不时地摇落在地上。有谁陪伴我苦苦地吟诗?只有满林的络纬,不住地啼唱。

赏析:
北宋文同的名篇《新晴山月》,以诗人兼画家的双重眼光,观察和体会月夜美景,描绘了高松、月影、虫唱、风荷、果落等景色,写出山中月夜初晴后的幽美、寂静、清爽,表达了作者漫步月夜林下的恬静、愉悦之情。
文同这首咏新晴山月诗,用他表弟苏轼的一句话说,就是像王维一样,“诗中有画”。而要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最好先读一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2]首联是主画面,也最富诗情画意。特别是“漏”这个动词,简直妙不可言。常建有“松际露微月”,意境虽然相近,而“露”远不如“漏”来得空灵洒脱。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对月光的描写,非常明显是受此影响,将这一美妙的意境演绎为一段最富诗情画意的散文。“画”这个动词也用得不错,拟人化的运用,使月有了人性。
颔联将自己也画了上去,这如画的美景,诗人能不钻进去吗?不但钻进去,而且徘徊流连,连睡意都没有了。颈联再添上荷塘,微风荡漾,荷叶舒卷,别具情趣,也使画面有了动感,更富立体感。
但诗毕竟和画是不一样的,光有色彩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声音,这样才能做到有声有色。这首诗写“声”很有讲究,采用的是由低到高,逐渐增强的手法。起先是微风摇曳松枝的细响,然后加上明显的山果坠地声,最后添上诗人自己苦吟和络丝娘鸣叫的合唱,一首月光交响曲进入了高潮。《荷塘月色》在写蛙声时对此也有所借鉴,由于心境不同,变化较大些。
其实,苏轼“诗中有画”的评说,从今天来看,是不够准确的。应该说是诗中有电影,或者诗中有电视,因为只有用影、视的表现手法,才能将这首诗完美地体现出来。



相关阅读

陈与义《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阅读答案
陆游《金错刀行》“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
陆游《宴西楼》“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
黄公度《乙亥岁除渔梁村》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林逋《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全诗翻译赏析
陈与义《雨晴》阅读答案附全诗赏析

有帮助
(3)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