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三百首 > 宋诗鉴赏 >

萧立之《第四桥》阅读答案及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4-09-27 14:55
第四桥
萧立之
自把孤樽擘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
注释
①第四桥:又称甘泉桥,在江苏吴江县。
②擘:剥。
③柔橹:轻柔的摇橹声。

(1)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5分)
(2)结合最后两句赏析这首诗在写景方面运用了那些艺术技巧?(6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傲岸不羁、逍遥洒脱、寄情山水、闲适恬淡的诗人形象。(2分)秋天的夜晚,诗人泛舟江上,自斟自酌,乐在其中。“自”和“孤樽”刻画了一个旁若无人、傲岸不羁的形象;“无人管”和“柔橹”之声表现诗人此时寄情山水、自得其乐的轻松愉快。(3分)

(2)第三句“一江秋色无人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让人联想到苏轼《赤壁赋》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意境。形象地描绘出江上令诗人陶醉的幽美景色。(2分)第四句巧妙地运用比喻,轻柔的橹声犹如人在呢喃自语(2分)既反衬出深夜的寂静、夜色的幽美,又表现出诗人自己心情的轻松愉快。(2分)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显得突兀,出人意外,诗人暗用晋人毕卓“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的典故,为自己画了一幅旁若无人,傲岸不羁的自画像,显得十分潇洒,虽然是“孤樽”,却无“独酌无相亲”的寂寞感。
第二句写景,用的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句式,只用“紧关物色字样”,不着一个谓词,将近处的荻花、洲渚,远处的平林和天上的明月,构成了一幅幽静的秋夜图,十分洗炼而又简洁。第三句令人想起苏轼《赤壁赋》中的一段话:“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末句最有情韵,钱钟书先生说:“这一句把当时的景色都衬出来,不仅是个巧妙的比喻。”轻软的橹声犹如人在呢喃自语,既反衬出深夜的寂静,夜色的幽美,也表现出诗人自己心情的轻松愉悦,比刘梦得“桨声咿轧满中流”,韦庄“棹声烟里独呕哑”等,确实技高一筹。

作者简介
萧立之
宋元之际诗人。一名立等,字斯立,自号冰崖,宁都人,生卒年不详。有《萧冰崖诗集拾遗》。这位有坚强的民族气节的诗人没有同时的谢翱、真山民等那些遗民来得著名,可是在艺术上超过了他们的造诣。南宋危急的时候,他参预过保卫本朝的战争;南宋亡后,他对元代的统治极端憎恶。除掉七言古诗偶然模仿李贺和五言律诗偶然模仿陈师道以外,他的作品大多是爽快峭利,自成风格,不像谢翱那样意不胜词,或者真山民那样弹江湖派的旧调。



相关阅读

程颢《题淮南寺》“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
张栻《立春偶成》“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的意思及全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的意思及全诗
朱熹《泛舟》“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全
许月卿《挽李左藏》“半生懒意琴三叠,千古诗情土

有帮助
(1)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