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考题 > 考题分析 >

最新古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及答案(10套)(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12-17 22:55
(八)古代诗歌阅读(10分)
【来源】2017届河南省百校联盟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登岳阳楼望君山①
【明】杨基
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
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
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
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
【注】①君山:又名湘山,实则是屹立于洞庭湖口的小岛。相传舜的妃子湘君(即湘妃、湘女)游此,故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考点22中
A.全诗以岳阳楼为聚焦点,生动描绘了暮色笼罩下的洞庭湖独特美丽的景观,取材颇有新意,可谓别具一格。
B.首联直写诗人登临岳阳楼远望洞庭所见的景象:暮色降临,夜朗风定,湖水清澈,如练铺开,水波不兴。
C.第二、三联,着力描绘君山的美丽景色。“一点”表明是远望,“青”是指君山的颜色。诗人已完全陶醉于悠悠的青山绿水之中。
D.尾联写清澈的洞庭湖水能够涤荡清除巴陵万古愁,既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春水的喜爱赞美之情,又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愁。
E.题目“登岳阳楼望君山”点明了事件,“望君山”三字统领全诗:前三联写望中景色,第四联写望中所感。
16.本诗运用了比喻修辞和奇特的想象,试对这两种表达技巧各举两例加以赏析。(6分)考点21 中
(九)古代诗歌鉴赏(10分)
【来源】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7-18题。
水调歌头·游览(1)
宋·黄庭坚
瑶(2)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祗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3)。谪仙何处?无人伴我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注释](1)此词大约写于作者晚年被贬官时期。(2)瑶草:仙草。(3)金徽:瑶琴。
17.下列对本词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考点22 中
A.“春入武陵溪”,词人巧妙地使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这一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后两句写“桃花源”的美丽景色。
B.“我欲穿花寻路”三句,写词人穿过了桃花源的花丛,一直走向飘浮白云的山顶,一吐胸中浩然之气,化作虹霓。
C.“红露湿人衣”一句,黄庭坚化用王维的诗句,只把“空翠湿人衣”中的“空翠”换成“红露”,可谓天衣无缝,浑然一体。
D.词人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的风格,把自然界的溪山描写得没有一点尘俗气,其实是构筑了一个自得其乐的精神世界。
E.这首词是作者春天记游之作,开篇“瑶草一何碧”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赞美春天的瑶草像碧玉一般可爱。
18.分析这首词下阕有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6分)考点22 中
(十)古代诗歌阅读(10分)
【来源】2017年江西南昌第三次模拟测试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9-20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19.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考点22 中
A.白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
B.《南浦别》中“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C.李诗的颈联避实就虚,择取了叙旧时间很长这个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
D.李诗的尾联写第二天又眼睁睁地看着表弟启程远去,在深秋的重山间的巴陵道上奔波。
E.两诗主题虽同为伤离别,但语言特色不同,白诗语言朴素清淡,李诗语言奇特典雅。
20.两首诗都抒发了离别之情,请结合原诗分析两首诗主要表现手法的异同。(6分)考点21中

参考答案
15.AD(答D给2分,答A给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以岳阳楼为聚焦点”说法错误,是以岳阳楼为视角出发点;D项,“诗人内心的忧愁”理解有误,重点是写洞庭水能涤荡心灵的作用。
16.(1)比喻。(1分)①将暮色中的洞庭湖水比喻为白练和“明镜”,体现了湖水的平静、明净。②将君山比喻成芙蓉,突出了君山的美丽。(2分)
(2)奇特的想象。(1分)①将君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想象成湘妃对镜梳头,突出了君山的动人可爱。②想象顺流而下的春江水,能够把巴陵之地的万古愁荡涤一清,突出了洞庭水的清亮和荡涤心灵的效果。(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表达技巧的能力。运用比喻的句子有“春水平铺如练净”、“镜里芙
蓉”;运用想象手法的诗句是“湘女梳头对明镜”、“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
17.(4分)B E(“我欲穿花寻路”写词人想要穿过桃花源的花丛,选项错在忽略了“欲”的含义;“瑶草一何碧”用了比喻的手法。)(每项2分,共4分)
18. ①与众不同高洁的人生理想。“坐玉石,枕玉枕,拂金徽”——词人以丰富的想象,用“玉石、玉枕、金徽 ”等高洁的事物表现他的志行高洁,不与世俗合污,也寄寓了词人与众不同高洁的人生理想。② 对现实的不满:“谪仙何处,无人伴 我白螺杯”——表面上是说李白不在了,无人陪他饮酒,言外之意是他感慨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委婉地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 。③得不到的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的感情: “我为灵芝仙草,……长啸亦何为”——用比喻和象征的语言,写自己的志趣品格:愿为超尘的仙草,不做趋时逢迎的桃花,作者表达了不必为得不到的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的感情。④体现了其独处无友,唯有相随的孤寂心境:“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描写词人酒醉后摇摇晃晃,东倒西歪及其下山翩翩起舞的形象,体现了其独处无友,唯有相随的孤寂心境。(每点2分,三点满分)
19.DE(D项“尾联写第二天又眼睁睁地看着表弟启程远去”错误,应为想象的情景;E“李诗语言奇特典雅”应为“深沉曲折”。) (答D给2分,答A给2分)
20.相同点:都运用了细节描写(或白描)来表达情感(2分)。白诗通过送别时“看”的细节表现了分别时的悲楚。(1分)李诗则通过写自己和表弟由“惊初见”到“语罢暮天钟”的细节描写,表现了至亲重逢的深挚情谊(1分)。
   不同点:白诗以景衬情,先用萧瑟的秋景渲染浓厚的离情别绪(1分)。李诗通过想象表弟登程远去的画面,表达伤别情怀和为弟担忧之情(1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