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名文 > 高中古诗文 >

《通鉴纪事本末·淝水之战》阅读答案及翻译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11-24 09:14
坚①锐意欲取江东,下诏大举入寇。阳平公苻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坚不听。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援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勃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秦兵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谢安得驿书,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淝水之战》)
[注]①坚,苻坚,前秦国君。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B.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C.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D.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东,一般指地区名。秦代以后习惯上称长江芜湖、南京段以下南岸的地区为“江东”。
B.围棋,中国传统棋种。终局时,将占有的空位与子数相加计算,或单计空位,多者为胜。
C.庙堂,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文中指朝廷,又如《岳阳楼记》中的“居庙堂之高”。
D.左衽,衽,衣襟。我国古代中原一带民众的服装向左开,异于某些少数民族服装的右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秦入侵东晋,大军压境,人们恐惧,谢安也对战局没有信心,他用下棋、漫游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紧张心情,桓冲对谢安的行为感到不安。
B.东晋刘牢之率军击败前秦军队。苻坚登寿春城瞭望,看到晋兵布阵严整,加之草木皆兵,认为遇到了劲敌,因而感到害怕,已经显露败象。
C.东晋军队在淝水遇阻,谢玄请求前秦让东晋军队渡河,双方一决雌雄。苻坚对此胸有成竹,没想到前秦军队溃散,一发不可收拾,被东晋击败。
D.文末写谢安获得战报,得知战果,这时他正好与客人在下围棋,但他故作冷静,若无其事,但一个细节描写却反映出谢安内心是非常兴奋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
(2)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
14.文中苻融说“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他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0.B
11.D
12.A
13.(1)谢安的棋术一向比谢玄差,这一天谢玄由于内心恐惧,致使两人旗鼓相当,无法取胜。
(2)谢玄派广陵相刘牢之率领五千精兵开赴洛涧,梁成扼守山涧部署兵阵以等待刘牢之。
14.仇敌所献的谋划不可靠;良家子弟不熟悉军事事务,只是迎合皇帝的心愿。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秦兵大败,自己互相践踏而死的,遮蔽了田野,堵塞了河流。那些败逃的秦兵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追兵即将感到,白天黑夜不敢歇息,在草野中行军,露水中睡觉,加上挨饿受冻,死去的人十之七八。
“晋兵且至”做“以为”的宾语,应在“且至”后断开,排除AD;
“草行露宿”“重以饥冻”对称结构独立成句,其中“草行露宿”为固定成语,“重以饥冻”中“重”是“再次、又”之意,句中作状语,放到后句,说明秦兵的遭遇有“草行露宿”“忍饥挨冻”两方面,是“死者什七八”的原因。据以上分析确定停顿位置为“重”前,排除C。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我国古代中原一带民众的服装向左开,异于某些少数民族服装的右衽”错误。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不同于中原一带人民的右衽。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谢安也对战局没有信心,他用下棋、漫游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紧张心情”与原文不符。结合“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可知,文章第一段用谢玄、桓冲的紧张反衬谢安的镇静,用烘云托月的手法刻通谢安的大将风范。谢安在下棋、漫游之际实则早有深谋远虑,故而部署得当,最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故选A。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棋”,棋术;“劣于”,比……差;“为敌手”,旗鼓相当。
(2)题得分点有:“帅”,率领;“趣”,通“趋”,奔赴,开赴;“阻”,扼守;“陈”,通“阵”,兵阵。
1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准确理解原文“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的意思,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整合。
第一个理由,“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仇敌所献的谋划不可靠;
第二个理由,“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良家子弟不熟悉军事事务,只是迎合皇帝的心愿。


参考译文:
秦王苻坚专注于要夺取江东,下诏大举入侵。阳平公符融对符坚说:“鲜卑、羌虏,我们的仇家,常渴望战乱兵变以实现他的心愿,所陈述的策略谋划,怎么可以听从?清白人家的子弟都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不熟悉军队事务,随便用阿谀奉承的话,来迎合您的意愿。我恐怕既不能够成功,更有后患呀!”符坚不听。这时前秦军队强盛,京城建康震动恐惧。谢玄入室向谢安询问计策,安坦然无事,一点也不着急的样子,回答说:“已经另有命令。”谢安接着命令预备车马出游城外的别墅,亲戚朋友全都聚集,与谢玄把别墅作为赛棋的赌注。谢安的棋术通常劣于谢玄,这日谢玄畏惧,谢玄和谢安成了不相上下的敌手。谢安接着登山游玩,到了夜里才回来。桓冲深深地为京城建康感到担忧,派遣精锐军队三千人进入京师守卫;谢安坚决不接受,说:“朝廷安排已确定,将士没有缺少,荆州适合留下来作为防守。”桓冲对僚属叹气道:“谢安石有庙堂的才干,不熟悉军事谋略。如今大敌就要到来,正游玩清谈不停,派遣没有领兵作战经验的年轻人抵挡他们,军队又少弱,天下事可以知道了,我们将要穿外族的服装了!”谢玄派遣广陵相刘牢之率领精兵五千前往洛涧,梁成以涧为阻列阵以等待他。刘牢之向前渡水,攻击成功,大破对方。于是谢石等各路军队,水路继续前进。秦王符坚与阳平公符融等上寿阳城眺望他们,发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都以为是晋兵,回头看符融说:“这也是强敌,怎么说弱小呢?”惆怅失意开始有恐惧的神色。前秦军队紧靠肥水而摆开阵势,晋军不能渡河。谢玄派遣使臣对平阳公苻融说:“如果移动阵势稍微后退一点儿,让晋国军队得以渡河,以此来决定胜负,不也很好吗?”苻坚说:“只是率领军队稍微后退,让他们渡过一半,我们以精锐骑兵逼迫上去杀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苻融也认为可以这样,于是指挥军队让他们撤退。前秦军队就撤退,不能再制止。谢玄等人率领军队渡过淝水进击前秦军。符融骑马在阵地上飞跑巡视,想统帅约束那些退却的士兵,战马倒了,被晋兵所杀,前秦军队于是溃败。谢玄等人乘胜追击。秦兵大败,自己互相践踏而死的,遮蔽了田野,堵塞了河流。那些败逃的秦兵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追兵即将赶到,白天黑夜不敢歇息,在草野中行军,露水中睡觉,加上挨饿受冻,死去的人十之七八。谢安得到战报,知道秦兵已经战败,当时正与客人下围棋,把驿书收叠起来放在床上,毫无欣喜之色,照旧下棋。客人问他,他慢慢地回答说:“孩子们已经打败了敌军。”结束后,返回屋内,过门槛时,木屐底上的齿被门槛碰断也没觉察到。





文章标签:



相关阅读

滕子京《岳阳楼诗集序》阅读答案
《明史·熊概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渔《冬季行乐之法》“冬天行乐,必须设身处地”
“秦纮,字世缨,单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康福,蔚州人,世为本州军校”阅读答案解析及翻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有帮助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