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名文 > 高中古诗文 >

冯从吾《西郭先生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09-02 14:20
西郭先生传
[明]冯从吾
①先生姓姚氏,讳显,字微之,咸阳人。正统九年乡举在太学三上封事皆辟异端崇正道安社稷之谋。景泰五年四月,上疏言王振修大兴隆寺,车驾不时临幸,佛本夷狄,信佛得祸。若梁武帝足鉴。时上欲幸隆福寺,太学生济宁杨浩与先生相继言,上遂罢行,名震天下。
②后寓居长安西郭,藩臬诸公造之,食以蔬粝,无弗饱者。令齐东、武城二县祀名宦,循政详山东通志中。当时民歌之曰:“先有子游,后有姚公,学道爱人,同一古风。”而先生自赞其像曰:“六尺长躯,尺五长发,学古人官,读孔孟书,躯兮发兮,五十三年而知五十二年之非。躯兮发兮,碌碌庸庸,不能做邦家之基。”官至太仆寺丞。
③冯从吾曰:师友之益大矣。先生之寓居长安也,以与李介庵讲学,故介庵以理学鸣关中,而先生与之为友,交砥互砺,俱成名儒,是先生之气节盖从学问涵养中来也。彼虚矫恃气者,视先生当赧然愧矣。
(选自《冯从吾文集》)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藩臬诸公造之 (_____) (2)当时民歌之曰 (_____)
17.故介庵以理学鸣关中( )。
A.叫 B.使发出声音 C.有所表达或抒发 D.著称、闻名
18.对第①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正统九年乡举/在太学三上封事/皆辟异端/崇正道/安社稷之谋
B.正统九年乡举/在太学/三上封事/皆辟异端/崇正道安/社稷之谋
C.正统九年/乡举在太学/三上封事皆辟异端/崇正道/安社稷之谋
D.正统九年/乡举在太学/三上封事/皆辟异端崇正道/安社稷之谋
19.以下四位人物与姚显品性和遭遇最为相近的是( )。
A.苏武 B.贾谊 C.魏征 D.屈原
20.把第③段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彼虚矫恃气者,视先生当赧然愧矣。
21.根据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事迹、内容 性格、形象
  大公无私、忠诚报国
藩臬诸公造之,食以蔬粝,无弗饱者  
  谦虚反省

22.分析第③段内容对于表现西郭先生形象的作用。

参考答案
16. 到……去。 造访、拜访 编歌、赞美
17.D
18.A
19.D
20.那些虚假矫情恃才傲气的人,与姚先生的(高风亮节)相比应当脸红羞愧啊。
21.直言进谏、节俭廉洁、躯兮发兮,碌碌庸庸,不能做邦家之基
22.第③段通过冯从吾的议论,显现了西郭先生交友为学的价值观和思想互益人生态度,进而与“虚矫恃气者”对比更加突出西郭先生的宽阔心胸和做人气节。


【解析】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第一句“后寓居长安西郭,藩臬诸公造之”,这是说姚显住在长安西郭时,藩司和臬司的各位长官都来拜访他,“造”是动词,意思是“造访”“拜访”,今天还有“造访”之意。
第二句“当时民歌之曰:‘先有子游,后有姚公,学道爱人,同一古风’”,从语法关系来看,“歌”是名词,本是不能带宾语的,但后面跟了代词“之”,当名词加代词时,名词要活用为动词,再从后面语境来看,“先有子游,后有姚公,学道爱人,同一古风”来看,这是赞美姚公的内容,由此可知,前面的“歌”应是百姓编歌来赞美姚公,“歌”应解释为“编歌赞美”。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D.故介庵以理学鸣关中:以前介庵凭借理学而在关中闻名。鸣:著称、闻名。
故选D。
18.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正统九年”是时间,发生的事情是“乡举”,就是说姚公在正统九年参加乡试,后面是说姚公“在太学”所做的事情,这是两件事,所以应在“乡举”和“在太学”之间断开,排除CD两项;
“三上封事”意思是“多次呈上密封的奏章”,这是发生在太学中的事情,“在太学”是“三上封事”的状语,二者不能断开,且后面“辟异端”“崇正道”“安社稷”结构一致,B项把“安社稷”给断开了,排除B项。
故选A。
1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姚显品行端正崇高,正直讲道义,有安定社稷的谋略,直言进谏,名震天下,大公无私、忠诚报国,官至太仆寺丞。后被皇帝疏远,寓居在长安西郭,自感庸碌无为,壮志难酬。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由此可见,姚显的品性与遭遇与屈原相似。
故选D。
2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关键词:“虛”,虚假,“矫”,矫情,“恃”,仰仗,凭仗,“者”,……的人;“视”,和……相比;“赧然”,难为情的样子,羞愧的样子;“愧”,形容词意动,感到羞愧。

参考译文:
先生姓姚,名显,字微之,是咸阳人 。正统九年参加乡试,在太学三次上奏密封的奏章,全都抨击怪异不合常理的事,品行端正崇高,正直讲道义,有安定社稷的谋略。景泰五年四月,上疏说王振修大兴隆寺,皇帝不时临幸,佛教本是少数民族大道教派,信仰佛教会招致祸端,像梁武帝被围困饿死的前车之鉴足以值得借鉴。当时皇上想要临幸隆福寺,太学生济宁杨浩与先生相继上书劝阻,皇上于是罢休没去,由此而名震天下。
后来寓居在长安西郭,布政使和按察使的诸位大臣造访,用蔬菜粗粮招待他们,没有不吃饱的。让齐东、武城两座县城祭祀有名的官宦,他的善政在山东通志中有详细记载。当时的百姓为他作歌说:“先有子游,后有姚公,学道爱人,同一古风。”而先生自己在画像旁题字说:“六尺长的身躯,就有一尺五的长发,学古人做官,读孔孟之书,身躯啊头发啊,五十三年而懂得五十二年的错误。身体啊头发啊,庸碌无为,就不能作国家的根基。”他的官一直做到太仆寺丞。
冯从吾说:老师和朋友好处大了。先生在长安寓居,就和李介痷讲学,以前介痷凭借理学而在关中闻名,而先生和他成为朋友,相互磨砺,全都成为名儒,这就是先生的气节大概都是从学问中培养得来的。那些虚假矫情恃才傲气的人,与姚先生的(高风亮节)相比应当脸红羞愧啊。





文章标签:



相关阅读

《明史·熊概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滕子京《岳阳楼诗集序》阅读答案
李渔《冬季行乐之法》“冬天行乐,必须设身处地”
“秦纮,字世缨,单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康福,蔚州人,世为本州军校”阅读答案解析及翻

有帮助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