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名文 > 高中古诗文 >

“杜正伦,相州洹水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9-08-23 16:17
杜正伦,相州洹水人。隋世重举秀才,天下不十人,而正伦一门三秀才,皆高第,为世歆美。太宗素知名,表直秦王府文学馆。贞观元年,魏征荐其才,擢兵部员外郎。俄迁给事中,知起居注。帝尝曰:“朕坐朝,不敢多言,必待有利于民,乃出诸口。”正伦曰:“臣职左史,陛下一言失,非止损百姓,且笔之书,千载累德。”帝悦,赐彩段二百。进累中书侍郎。与韦挺、虞世南、姚思廉论事称旨,帝为设宴具,召四人者,谓曰:“我闻神龙可扰以驯,然颔有逆鳞,婴者死人。君亦有之,卿属遂犯吾鳞,裨阙失,朕其虑危亡哉。思卿至意,故举酒以相乐也。”各赐帛有差。
太子监国。诏正伦行左庶子,兼崇贤馆学士。帝谓正伦:“吾儿幼,未有就德。今当监国。不得朝夕见,故辍卿于朝以佐太子。慎之勖之。”它日又言:“朕年十八犹在人间情伪无不尝及即位处置有失必待谏乃释然悟况太子生深宫不及知邪?且人主不可自骄,今若诏天下,敢谏者死,将无复发言矣。故朕孜孜延进直言。卿其以是晓太子,冀裨益之。”擢中书侍郎,封南阳县侯,仍兼太子左庶子。出入两宫,典机密,以办治称。后太子稍失道,帝语正伦:“太子数私小人,卿可审喻之。教而不徒,其语我来。”故正伦显谏无所避。太子不从,辄道帝语督切,太子即表闻。帝责曰:“何漏泄我语?”对曰:“开示不入,故以陛下语怖之。冀当反善。”帝怒,出为谷州刺史,再贬交州都督。
显庆元年,迁中书令,封襄阳县公。正伦与城南诸杜昭穆素远,求同谱,不许,衔之。诸杜所居号杜固,世传其地有壮气,故世衣冠。正伦既执政,建言凿杜固通水以利人。既凿,川流如血,阅十日止。自是南杜稍不振。
(节选自《新唐书·杜正伦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朕年十八/犹人间/情伪无不尝及/即位处置/有失必待谏/乃释然悟/况太子生深宫不及知邪/
B. 朕年十八/犹在人间/情伪无不尝/及即位/处置有失/必待谏/乃释然悟/况太子生深宫不及知邪/
C. 朕年十八/犹在/人间情伪无不尝/及即位/处置有失/必待谏/乃释然悟/况太子生深宫不及知邪/
D. 朕年十八/犹在人间/情伪无不尝及/即位处置/有失必待谏/乃释然/悟况太子生深宫/不及知邪/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汉魏时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本文中的秀才与明清科举制度中的“秀才”所指一样。
B. 表,是封建时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奏章,《出师表》《陈情表》都是这一类文体。此处指上表。
C. 起居注,指皇帝的言行录。两汉时由宫内修撰,魏晋以后设官专修,因此,亦为职官名,负责侍从皇帝、记载皇帝的言行。
D. 中书令,宫名。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中书,称中书令,唐朝初年,唐太宗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综理政务,共议国政。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正伦身具才华,颇有名声。他先被尚为秦王的李世民网罗在自己门下,后来又得到魏征的推荐,走上仕途。
B. 杜正伦能言善谏,论事称旨。他和韦挺、虞世南、姚思廉议论事务,深合太宗心意,因而受到嘉奖。
C. 杜正伦思虑不周,祸从口出。他在教导太子时,指导不力,太子不从,引起皇帝不满,结果被贬为谷州刺史。
D. 杜正伦心胸狭隘,公报私仇。他因城南诸杜拒绝他的要求,就破坏其风水,此后南杜渐渐衰落。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亦有之,卿属遂犯吾鳞,裨阙失,朕其虑危亡哉。
(2)正伦与城南诸杜昭穆索远,求同谱,不许,衔之。


10. B    11. A    12. C 
13. (1)人君也有这样的‘逆鳞’,你们最终还是(选择)触犯我的‘逆鳞’,补救我的缺失,我难道还需要担忧国家的危亡吗?
(2)杜正伦与长安城南杜氏宗族关系一直很疏远,请求让自己进入他们的家谱,不被允许,怀恨在心。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这句话的意思为“我十八岁的时候,还在民间,情真情伪都品尝过,等到当上皇帝,处理事情有过失,一定得等到大臣劝谏,才会醒悟,何况太子生长在深宫中对很多事物都来不及知晓呢?”由“十八岁的时候在民间”可排除C项,“及”的意思是等到,排除AD两项,故选C项。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本文中的秀才与明清科举制度中的“秀才”不一致。秀才原本指称才能秀异之士。汉魏南北朝,秀才变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明清时代,秀才专指府学、县学的生员,得到秀才资格,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坎。故选A项。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由文中“太子不从,辄道帝语督切,太子即表闻。帝责曰:“何漏泄我语?”对曰:“开示不入,故以陛下语怖之。冀当反善。”帝怒,出为谷州刺史,再贬交州都督”知杜正伦引起皇帝不满,不是因为指导不力,而是因为他把皇帝的话泄露给了太子。故选C项。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中,第一句,“犯”是触犯,“裨”是补救,“其”是难道;第二句“远”是疏远,“谱”作动词,进入家谱,“衔”是怀恨。

参考译文:
杜正伦是相州洹水人。陏朝人看重秀才考试,天下考取的秀才不超过十人,杜正伦家族就有三名,还都是很高的名次,被世人歆羡。唐太宗向来知道杜正伦的名声,上表让他在自己王府的文学馆任职。贞观元年,魏征推荐他有才华,提升为兵部员外郎。不久升为给事中,编写起居注。唐太宗曾说:“我坐在朝堂上,不敢多说话,一定要对老百姓有利,我才说出口。”杜正伦说:“我担任左史的职位,陛下一句话说错,不止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并且把它记录在史书上,会长久地损害你的圣德。”唐太宗很髙兴,赏賜他二百段五色丝绸。逐步晋升为中书侍郎。同韦挺、虞世南、姚思廉议论事务很和皇帝的心意,唐太宗为他们举办宴会,叫来四人,对他们说:“我听说神龙可以驯养,但是它下巴有逆鳞,触碰的人就会死。人君也有这样的‘逆鳞’,你们最终还是(选择)触犯我的‘逆鳞’,补救我的缺失,我难道还需要担忧国家的危亡吗?感念你们至诚的心意,所以举办酒宴来让你们髙兴。”每个人都赏赐了不等数量的丝绸。
太子监理国家,下令让杜正伦行使左庶子的权力,兼任崇贤馆学士。唐太宗对杜正伦说:“我儿子还小,没能有完善的德行。现在监理国家,我不能早晚都见到他,所以把你安放在朝廷来辅佐太子。你一定要谨惧、努力地对待啊。”有一天又说:“我十八岁的时候,还在民间,情真情伪都品尝过,等到当上皇帝,处理事情有过失,一定得等到大臣劝谏,才会醒悟,何况太子生长在深宫中对很多事物都来不及知晓呢?况且人主不可以骄傲,现在如果向天下下令,敢劝谏的人处死,将再也没有人发出声音了。所以我才勤勉于采纳正直的言论。你可要把这些道理告诉太子,希望对他有帮助。”提升为中书侍郎,封南阳县侯,仍旧兼任太子左庶子。进出两宫,职掌机密,凭借能干著称。后来太子稍微有些不合正道,唐太宗告诉杜正伦:“太子屡次偏爱小人,你可以仔细地劝告他,教导之后如果不改变,一定告诉我。”所以杜正伦激烈劝谏从不回避。太子不听从,就说出唐太宗的话来督促,太子于是上表告知太宗。唐太宗责备杜正伦:“为什么泄漏我的话?”杜正伦回答说:“开导他却不听从,所以才拿陛下的话来恐吓他,希望能返回正途。”唐太宗震怒,将杜正伦贬出京城担任谷州刺史,接着第二次贬为交州都督。
显庆元年,升为中书令,封襄阳县公。杜正伦与长安城南杜氏宗族关系一直很疏远,请求让自己进入他们的家谱,不被允许,怀恨在心。杜氏居住的地方叫“杜固”。传说这个地方有壮气,所以杜氏代代有人做官。杜正伦执掌朝政之后,建议开凿杜固通水来造福百姓。开凿之后,水流如血,过十多天才停止,从此城南杜姓渐渐没落。





文章标签:



相关阅读

《明史·熊概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康福,蔚州人,世为本州军校”阅读答案解析及翻
“秦纮,字世缨,单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渔《冬季行乐之法》“冬天行乐,必须设身处地”
滕子京《岳阳楼诗集序》阅读答案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有帮助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