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季野墓表 方苞 季野姓万氏,讳斯同,浙江四明人也。少异敏,自束发未尝为时文,故其学博通,而尤熟于有明一代之事。 年近六十,诸公以修明史,延致京师,士之游学京师者,争相从问古仪法,月再三会,录所闻共讲肄。惟余不与,而季野独降齿德而与余交,每曰:“子于古文,信有得矣。然愿子勿溺也!唐、宋号为文家者八人:其于道粗有明者,韩愈氏而止耳;其余则资学者以爱玩而已,于世非果有益也。”余辍古文之学而求经义自此始。 丙子秋,余将南归,要余信宿其寓斋,曰:“吾少馆于某氏,其家有列朝实录,吾默识暗诵,未敢有一言一事之遗也。长游四方,就故家长老求遗书考问往事,旁及郡志、邑乘、杂家志传之文,靡不网罗参伍,而要以实录为指归。凡实录之难详者,吾以他书证之;他书之诬且滥者,吾以所得于实录者裁之。昔人于《宋史》已病其繁芜,而吾所述将倍焉,非不知简之为贵也,吾恐后之人务博而不知所裁,故先为之极。使知吾所取者有可损,而不取者必非其事与言之真而不可益也。” 因指四壁架上书曰:“是吾四十年所收集也,逾岁吾书成,当并归于子矣。”又曰:“昔迁、固才既杰出,又承父学,故事信而言文。其后专家之书,才虽不逮,犹未至如官修者之杂乱也。官修之史,仓卒而成于众人,不暇择其材之宜与事之习,是犹招市人而与谋室中之事耳。吾欲子之为此,非徒自惜其心力,吾恐众人分操割裂,使一代治乱贤奸之迹暗昧而不明。子若不能,则他日为吾更择能者而授之。” 季野自志学,即以明史自任。及余归逾年而季野竟客死,无子弟在侧,其史稿及群书遂不知所归。戊戌夏六月,卧疾塞上,追思前言,始表而志之,距其殁盖二十有一年矣。其殁也,家人未尝讣余,余每欲赴其家吊问而未得也,故于平生行迹莫由叙列,而独著其所阐明于史法者。其书具存华亭王氏,淮阴刘永祯录之过半而未全。后有作者可取正焉。 (选自《方苞集》,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录所闻共讲肄 讲:研究 B. 昔人于《宋史》已病其繁芜 病:不满 C. 其后专家之书,才虽不逮 逮:及 D. 其书具存华亭王氏 具:器具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束发,古代男孩结发为髻,因以代指成人之年。女子结发称为“及笄”。 B. 古文,在文中指韩愈、柳宗元主张恢复的先秦两汉内容充实、长短自由、朴质流畅的散体文。 C. 长老,在文中指年老的人。古代类似的称呼还有“丈人”“耆老”“黄发”等。 D. 迁、固,文中指司马迁和班固。他们分别撰写的《史记》和《汉书》均为纪传体史书。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诸公以修明史,延致京师,士之游学京师者,争相从问古仪法。(4分) (2)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4分) 11.万季野认为史书应具有哪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 8. D(具:都) 9. A(成童之年) 10.(1)(4分)几位大人因为编写明史的需要,邀请他到京城,在京城游学的士人,争着向他询问古代礼仪和法律。(每句1分) (2)信中情意诚挚恳切,好像是抱怨我没能遵从您的意见行事,反而听信了世俗之人的话。(“意气勤勤恳恳”“望”“相师”“流俗人”各1分) 11.以实录为本,语言有文采,取材广博,记述简约。(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季野先生,姓万,名斯同,是浙江四明人。季野年少时特异聪敏,自十五岁起就不曾写作八股文,所以他的学问渊博通达,并且特别熟悉明朝的历史。 季野先生年近六十岁时,几位大人因为编写明史的需要,邀请他到京城,在京城游学的士人争着向他询问古代礼仪和法律,每个月聚会两三次,抄录从季野先生那里听到的内容,一起研习。只有我没参加,但是季野先生偏偏屈尊和我交往,常说:“你对古文的确有体会了。但希望你不要沉溺其中!唐、宋号称文章大家的有八个:他们对于道粗略知晓的,只有韩愈一个人罢了;其他人只是供给求学的人喜爱、玩赏罢了,对于社会并不是真有好处。”我停止学习古文来探求经义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丙子年秋天,我将要回到南方去,季野先生邀请我到他的寓所随意小住,说:“我年少时在某家私塾读书,他家有各个朝代的实录,我默默地记诵,不敢有一言一事的遗漏。后来,我长期游历四方,向世代仕宦之家的老人求取散佚的书,考证询问过去的事情,广泛涉及地方志、县志、杂家志传之类的文章,没有不找来并反复比较检验的,主要以实录为根本。凡是实录中难以详述的,我用别的书佐证它;别的书失真浮夸的地方,我用从实录中得到的材料来判定它。前人对《宋史》已经不满它的繁琐芜杂,但我所记述的将比它还要增加一倍,我并不是不知道简约的可贵,而是担心后人力求广博而不知应该有所裁减,所以我先替他们走个极端。让他们知道我所写的还有可以删减之处,而我没写的都必定不是真实的事迹与言语,因而是不可增加的。” 他于是指着四面墙壁书架上的书说:“这是我四十年收集的书,一年后我的书写成了,会一并交给你。”又说:“以前司马迁、班固既才能杰出,又继承父辈学问,所以叙事真实且语言有文采。此后一人编写的史书,虽然才学比不上司马迁、班固,但还不至于像官修的史书那样杂乱。官修的史书,仓促由众人完成,没有空闲选择那些适宜的材料和熟习的事迹,这如同招来路人与他谋划家中的事情罢了。我希望你做这件事,不只是吝惜自己的心力,我是担心众人分工操作、互相割裂,会使一代治乱贤奸的事迹隐晦不明。你如果没有能力,那么以后就替我另外选择有能力的人,把这件事托付给他。” 季野先生从立志求学,就把编写明史作为己任。等到我回到家乡过了一年,而季野先生竟然客死他乡,没有子弟在他身旁,他的史稿和书籍就不知归属了。戊戌年夏六月,我卧病于边塞,追想先生以前所说的话,才写下这篇墓表来记述他,距离他去世大概二十一年了。他去世时,他的家人不曾向我报丧,我每每想到他的家里吊祭慰问却没能实现,所以对于他的平生行迹不知从何写起,因而唯独写他所阐明的修史的法则。他的书都存放在华亭王氏家,淮阴刘永祯抄录超过一半但未抄全。以后写作的人可以把它用作典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