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幼端重沉静,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 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太祖尝命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卫士,还独后。问之。对曰:“旦寒甚,俟朝食而后阅,故后。”又尝问:“尧、汤时水旱,百姓奚恃?”对曰:“恃圣人有恤民之政。”太祖喜曰:“孙有君人之识矣。” 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谮世子。永乐二年,立为皇太子。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而高煦、高燧与其党日伺隙谗构。或问太子:“亦知有谗人乎?”曰:“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十年,北征还,黄俨等谋立高燧,事觉伏诛,高燧以太子力解得免,自是太子始安。 二十二年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洪熙元年。罢西洋宝船、迤西市马及云南、交阯采办,汰冗官。官吏谪隶军籍者放还乡,诏文臣年七十致仕,河溢开封,免税粮。戊戌,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曰“绳愆纠缪”,谕以协心赞务,凡有阙失当言者,用印密封以闻。 洪熙元年春正月壬申朔,御奉天门受朝,不举乐。夏四月,帝闻山东及淮、徐民乏食,有司徵夏税方急,乃诏大学士杨士奇草诏,免今年夏税及科粮之半。士奇言:“上恩至矣,但须户、工二部预闻。”帝曰:“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有司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决之意。”趣命中官具楮笔,令士奇就门楼书诏。庚辰,帝不豫,辛巳,大渐,崩于饮安殿,年四十有八。 赞曰:“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选自《明史·本纪第八·仁宗》)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B. 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C. 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D. 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世子,指古化帝王、诸侯的妻妾妃子中所生的长子,后来泛指王侯的嫡长子。 B. 监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常指皇帝外出时,由太子或重臣留守宫廷处理国事。 C. 大赦,中国古代皇帝在登基、换年号、立后、立太子等情况下,对已判罪犯减刑或免刑。 D. 冗官,冗,指闲散、多余无用的,冗官是指闲散官员,或无专取而备执行临时使命的官吏。 12. 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仁宗体恤士卒。仁宗受命检阅卫士时,因为体恤士兵寒冷让其吃饭后再检阅,说明他有体恤百姓之心,因此受到太祖的称赞。 B. 仁宗宽厚本分。朱高煦、朱高燧一直图谋夺嫡,仁宗表示对此不知,只专注于本职;谋立朱高燧事件败露后,仁宗尽力为其开脱,使其免罪。 C. 仁宗广施恩泽。他登基以后,罢宝船、市马及采办,汰冗官,放官吏还乡,诏文臣致仕免税粮等一系列行为,可以称得上是惠政不断。 D. 仁宗行事果断。洪熙元年夏,山东等地出现饥荒,面对紧急情况,他当机立断命令杨士奇拟诏减免粮税,没有预先通知户、工二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 (2)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有司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决之意。 10. C A项“在位一载”主语是“仁宗”,“在位”作谓语,“一载”作补语,成分完整,“用人”跟在后面多余;“岂不……哉”构成完整的反问句,不能断开,故排除A。B项“用人行政善”错,应该是“用人行政”做主语,“善”作谓语。“不胜书”做“善”的补语,“善不胜书”不可断开,故排除B。D项,“涵濡”与“休养”内容相近,均为施政的理念,两词间不能断开,“使天假之年”为假设出的内容,后面的内容为此假设估出的推理,应从“年”后断开,“涵濡”“休养”都属于“德化”的内容,应与“德化“断开,故排除D。 11. A A项“古代帝王、诸候的妻妾妃子中所生的长子”错,应为“古代帝王、诸侯的正妻所生的长子”。 12. A A项“因此受到太祖的称赞”错,太祖称赞他是因为他在回答太祖提问时表现出了“人君之识”。 13. (1)世子守卫北平,善于抚慰土卒,凭借一万人抵抗李景隆五十万部队,城池依靠他得以保全。 (2)救济百姓的穷困应当如同救火灾救水淹一样,不能犹豫,有关官员顾虑国家财用不够,必然拿不定主意。 参考译文: 仁宗皇帝,名为朱高炽,是明成祖的长子。年幼时端庄稳重沉静,喜欢学习,跟随儒臣研究讨论不止。 洪武二十八年,被册封为燕世子。太祖曾经命令他与秦、晋、周三位世子分别检阅卫士,唯独他落后回来。问他。他回答说:“早上很寒冷,等吃了早饭然后才检阅,所以落后。”大祖又曾问他:“尧、汤时发生水旱之灾,百姓依仗什么?”回答说:”依仗圣人有体恤百姓的政治。”太祖高兴地说:“孙儿有作人君的见识啊。” 永乐二十二年(朱高炽)登上皇帝位。大赦天下,把第二年作为洪照元年。停止向西洋派从事贸易的船只、停止从迤西买马以及从云南、交祉采办物品,淘汰闲散无用的官员,放被贬隶属军籍的官员回乡,下诏七十岁的文臣退休,黄河在开封决口,免征税粮。戊戌,赐给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质印章各一枚,刻着“绳慰纠缪”,告诉他们凡有过失应当进言的,用印密封来报告。 洪熙元年春正月,驾临奉天门接受朝见。不演奏音乐。夏四月,皇帝听说山东及淮、徐的百姓缺食物,官吏催征夏税正紧,于是命令大学士杨士奇起草诏书,免除今年夏税及所征粮食的一半。杨士奇说:“皇上的恩惠到了极点,但一定要让户、工二部知道。”皇帝说:“救济百姓的穷困应当如同救火灾救水淹一样,不能犹豫,有关官员顾虑国家财用不够,必然拿不定主意。”赶快命令宦官准备好纸笔。让杨士奇在门楼写诏书。庚辰,皇帝身体不适,辛巳,病危,在钦安殿驾崩,享年四十八。 赞辞说:“在位一年,使用人才实行政治,美善之处写也写不完。假如上天延长他的寿命,让他恩惠润泽天下百姓得以休养,他仁德教化的盛大,岂不是可以与汉文帝、汉景帝一样伟大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