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名文 > 高中古诗文 >

“邓绾,字文约,成都双流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4-06 12:12
邓绾,字文约,成都双流人。举进士,为礼部第一。稍迁职方员外郎。熙宁三年冬,通判宁州。时王安石得君专政,条上时政数十事,以为宋兴百年,习安玩治,当事更化。又上书言:“陛下得伊、吕之佐,作青苗、免役等法,民莫不歌舞圣泽。以臣所见宁州观之,知一路皆然;以一路观之,知天下皆然。诚不世之良法,愿勿移于浮议而坚行之。”明年,迁侍御史知杂事、判司农寺。
 时常平、水利、免役、保甲之政,皆出司农,故安石藉绾以威众。绾请先行免役于府界,次及诸道。利州路岁用钱九万六千缗,而转运使李瑜率三十万,绾言:“均役本以裕民,今乃务聚敛,积宽余,宜加重黜。”富弼在亳,不散青苗钱,绾请付吏究治。畿县民诉助役,诏询其便否两行之,绾与曾布辄上还堂帖。中丞杨绘言未闻司农得缴奏者,不报。凡吕公著、谢景温所置推直官、主簿,悉罢去之,而引蔡确、唐坰为御史。
五年春, 辽人来理边地屯兵境上声言将用师于是两河戒严且令河北修城守之具绾曰非徒无益且大扰费帝从其言而止。又言:“辽妄为地讼,意在窥我。去冬聚兵累月,逡巡自罢,其情伪可见。今当御之以坚强,则不渝二国之平,平则彼不我疑,而我得以远虑。苟先之以畏屈,彼或将力争,则大为中国之耻。”帝览疏嘉之。
安石去位,绾颇附吕惠卿。及安石复相,绾欲弥前迹,乃发惠卿置田华亭事,出知陈州。又论三司使章惇协济其奸,出知湖州。元丰中,知荆南府,历知陈、陕、永兴、青、邓诸州军。元祐初卒,年五十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辽人来理/边地屯兵境上/声言将用师/于是两河戒严/且令河北修/城守之具绾曰/非徒无益/且大扰费/
B.辽人来理/边地屯兵境上/声言将用师/于是两河戒严/且令河北/修城守之具/绾曰/非徒无益/且大扰费/
C.辽人来理边地/屯兵境上/声言将用师/于是两河戒严/且令河北修城守之具/绾曰/非徒无益/且大扰费/
D.辽人来理边地/屯兵境上/声言将用师/于是两河戒严/且令河北修/城守之具/绾曰/非徒无益/且大扰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路,是古代中国的区域规划。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是最高行政区划。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B.保甲,古代统治者通过户籍编制来统治人民的制度。若干家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
C.司农,上古时代是负责教民稼穑的农官。在汉朝是九卿之一,掌钱谷之事,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部长。
D.疏,分条说明的文字,亦指上奏章。上疏是指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邓绾为人直率,敢于直言。在王安石得到皇帝的特权主张改革的时候,他上书说希望改革不要流于肤浅的议论,要落到实处。
B.邓绾善待百姓,为民谋利。平均徭役本来是使百姓富裕的,如今部分官吏却几近横征暴敛,为自己积累财富。他认为应该加重处罚。
C.邓绾智慧机敏,善于观察。辽人骚扰宋边境,邓绾上书,皇上由此清醒地认识到辽人的所为目的在于窥视大宋,应该坚决抵抗。
D.邓绾处事圆滑,得到重用。在王安石离任时,依附吕惠卿;而在王安石复任后,又揭发吕惠卿的不轨之事。因此获得朝廷任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王安石得君专政,条上时政数十事,以为宋兴百年,习安玩治,当事更化。
译文:
(2)辽妄为地讼,意在窥我。去冬聚兵累月,逡巡自罢,其情伪可见。

10.(3分)C【解析】首先通读文本,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其次要关注名词和代词,依据它们所作的成分断句。“边地”作“辽人来理”的宾语,所以其后应断开,据此可排除 A、B两项;“城守之具”结合语境可知是“守城的战具”,所以在这里作宾语,其前不可断开。排除 D 项,故选C项。
11.(3分)C【解析】“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部长”说法错误,应该是“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部长”。
12.(3分)C【解析】“皇上由此清醒地认识到”属于无中生有。从原文“又言”“帝览疏嘉之”可以看出,是邓绾的上书中有对时局的清醒认识,而皇上看了他的奏章后只是赞赏了他的见解。
13.(10分)(1)当时,王安石得到皇帝的特权,上书分条列举了几十条时政,认为宋朝兴盛百年,人们习惯于安定、沉溺于太平,应当进行改革。(横线处各1分,大意1分)
(2)辽人假意为土地边界争执,其意在窥视我国。去年冬天,他们连续几个月聚集军队,在边境徘徊许久才自行停止,其真诚与虚伪由此可见。(横线处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邓绾,字文约,是成都双流人。考中进士,是礼部第一名。不久,被升迁为员外郎。熙宁三年冬天,邓绾被任命为宁州通判。当时,王安石得到皇帝的特权,上书分条列举了几十条时政,认为宋朝兴盛百年,人们习惯于安定、沉溺于太平,应当进行改革。又上书谏言:“陛下得到伊、吕的辅佐,制定了青苗法、免役法等法规,百姓没有不歌颂您的恩泽的。凭借我在宁州的所见来看这件事,管理一路都是这样;凭借管理一路的经验,管理天下也是这样。如果有非常好的方法,希望不要流于肤浅的议论而要坚决执行。”第二年,升任侍御史知杂事、管理司农寺。
当时,常平、水利、免役、保甲的制度,都出自司农之手,所以王安石借邓绾来威慑众人。邓绾请求首先在开封府的辖地免除徭役,其次在各州县实行。利州路每年耗费九万六千缗钱财,而转运使李瑜大概有三十万,邓绾说:“平均徭役本来是使百姓富裕的,如今却致力于强征横敛,积累财物使自己宽裕,对此类事应该加重处罚。”富弼在亳州,不散发青苗钱,邓绾请求将其交给有关部门查办。京郊的百姓因助役法而上诉,皇上下诏询问是否可以两面实行助役法,邓绾与曾布就递还堂帖。中丞杨绘说没听说司农能行使职权,便没有回复。凡是吕公著、谢景温所设置的推直官、主簿,全部免去其职,而推荐蔡确、唐垧担任御史。
熙宁五年春天,辽人前来侵犯边疆,将军队驻扎在边境上,扬言将要出兵,于是两河戒严,并且命令黄河以北修筑守城的打仗器具。邓绾说:“这不仅没有益处,而且非常扰民、耗费物资。”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停止了此事。又说:“辽人假意为土地边界争执,其意在窥视我国。去年冬天,他们连续几个月聚集军队,在边境徘徊许久才自行停止,其真诚与虚伪由此可见。如今我们应该顽强地抵御他们,那么就不会改变两国间的平等地位,公平的话他们就不会怀疑我们,而我们就可以为长远做打算。如果我们先害怕并且屈服,他们或许会据理力争,那么这将是中原最大的耻辱。”皇帝看了奏章后,对他的看法非常赞赏。
王安石离任之后,邓绾依附吕惠卿。等到王安石恢复相位,邓绾想弥补先前的行为,就揭发了吕惠卿置田建华亭的事情,离开京城做了陈州知府。又弹劾三司使章惇协从、帮助吕惠卿所做的奸邪之事,离开京城做了湖州知府。宋神宗元丰年间,邓绾担任荆南知府,历任陈、陕、永兴、青、邓各州知军。元祐年初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文章标签:



相关阅读

李渔《冬季行乐之法》“冬天行乐,必须设身处地”
“秦纮,字世缨,单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明史·熊概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滕子京《岳阳楼诗集序》阅读答案
“康福,蔚州人,世为本州军校”阅读答案解析及翻

有帮助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