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叔扬传 [明]李诩 黄钺字叔扬,苏郡常熟县人。少明敏好学。家无藏书,钺日游市肆中,见书,即借观之,或竟日不还。 洪武二十二年己卯,举湖广乡试,明年庚辰第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升户科左,又改礼科。居职封驳甚多。辛巳以父丧归。其所厚翰林侍读方孝孺吊之,屏左右密言曰:“北方不靖,苏、常、镇京师之左辅,应北之右臂也。君吴人,朝廷之近臣,今虽去,当有以教我。”曰:“三郡惟镇江最为要害,守非其人,是自撤其藩篱也。童俊狡狯,不宜独任。吾近见其奏事上前,视远而言游,此其心不可测也。苏州知府姚善忠义激烈,有国士风,必能独当一面。但仁慈有余,而御下太宽,此治郡之良才,恐不足以定乱耳。然国家大势,不在江南,必待戎马至此,亦已晚矣。”孝孺乃因钺附书于善,以忠孝相勉,期戮力王室,以济时艰。善得书,与钺相对恸哭,以死自誓。 钺至家,因父殡在陂上旧庐,即往居之,足迹不入城邑。有御史按部至常熟,问曰:“此有黄给事,何在?”邑中无知其家者。一老人居与钺邻,引之。御史舟至陂时方暮,秋收禾堆积村巷,路又泥淖,御史乃徒步抵其舍,钺从幕中对语移日。家人以贵客至欲割鸡具馔,钺惊曰:“岂有居丧而杀鸡礼客者耶!”卒以菜粥对食而别。 壬午,靖难师日促,姚善受建文君诏,总率苏、松、常、镇、嘉兴五部兵马勤王。善以书招钺,以亲丧尚在殡,请即日营葬毕事,乃可趋命。既而童俊果以镇江降。 文皇帝正位,诏暴姚善罪状收之。善麾下许百户惟权诈因得亲善,缚善邀赏。钺闻之恸哭,绝食,闭目三四日死,悉以家人救免。或传言善款服,上赦其罪,复瞠目曰:“吾知善为人决无二心,吾且少俟之,善事定,吾独死未晚也。脱果不死,吾将下报希直。”希直者,孝孺字也。遂复稍稍食。其年七月十日,善就刑报至。钺起,登琴川桥,西向再拜,祠而哭之曰:“吾与君同受国恩,不幸有国难,义同许身。君与希直同死国,吾忍背义独生乎?”祠毕,绐家人归祭具,遂从容整衣冠,奋身入水死。 (节选自《戒庵老人漫笔》) 6.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方不靖 靖:安抚 B. 视远而言游 C. 诏暴姚善罪状收之 D. 绐家人归祭具 7.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试是科举时代在省城举行的选拔人才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 B. 己卯、辛巳、壬午采用天干地支来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C. 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它能参与朝廷机要,有较大实权。 D. 按部指在京城任职的官员被皇帝贬谪,委派到地方处理政务。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守非其人,是自撤其藩篱也。 (2) 孝孺乃因钺附书于善,以忠孝相勉,期戮力王室,以济时艰。 9. 黄叔扬不愿“背义独生”,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义”的内涵。 【答案】 6. A 7. D 8. (1) 如果镇守镇江的人不称职,这是自己撤销自己的守卫。 (2) 方孝孺于是通过黄钺捎信给姚善,用忠君孝亲之道勉励他,相约并力辅助王室,渡过当时的困局。 9. 维护正统的忠君思想;志同道合的朋友情谊。 【解析】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北方不靖”,“靖”如解释为“安抚”,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北方不靖”,句子的主语是“北方”,如“靖”解释为“安抚”,句子的意思就是“北方不安抚”,“北方”是地方,“安抚”的对象一般为人,此处的“靖”应解释为“安定”,意思是“北方不安定”。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比如本题的A项,考生应结合文章的语境来理解“靖”的意思。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D项,“按部指在京城任职的官员被皇帝贬谪,委派到地方处理政务”有误,“按部”应指官员巡视属地。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是……也”,判断句,“是”,这;“撤”,撤销;“藩篱”,屏障,守卫。第二句中,“乃”,于是;“因”,通过;“附书”,捎信,“书”,古今异义,信件;“以忠孝相勉”,“以”,用,“相勉”应为“勉相”,“相”代指他;“期”,约定;“济”,渡过;“时艰”,当时的困局。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首先审题,把握题干的要求,“黄叔扬不愿‘背义独生’,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义’的内涵”。考生可以根据黄叔扬的言行进行概括,文中的黄叔扬即黄钺,故可以抓住“钺”的言行来分析,如第二段“孝孺乃因钺附书于善,以忠孝相勉,期戮力王室,以济时艰。善得书,与钺相对恸哭,以死自誓”,誓死孝忠朝廷,这表现出黄叔扬维护正统的忠君思想;如最后一段他说的话“吾与君同受国恩,不幸有国难,义同许身。君与希直同死国,吾忍背义独生乎”,由此可以看出志同道合的朋友情谊。根据这些内容概括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