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阁记 汤显祖 李青莲居士为谪仙人,金粟如来后身,良是。“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心神如在。按其本末,窥峨嵋,张洞庭,卧浔阳,醉青山,孤纵掩映,止此长江一带耳。风流遂远,八百年而后,乃始有广陵李季宣①焉。 季宣之尊人乐翁先生,有道之士也。处嬉而神清,休然穆然,《五经》师其讲授,六德②宗其仪表。达人有后,爰发其祥。梦若有持清都广乐,徘徊江庭以柷将之,曰:“以为汝子。”觉而生季宣,因以名。生有奇质,就傅之龄,《骚》《雅》千篇,殆欲上口。弱冠,能为文章。云霞风霆,藻神逸气,遂拜贤书,名在河岳。公车数上,尊人惜之,曰:“古昔闻人雅好鸣琴之理,子无意乎。” 季宣奉命筮仕,授以山东济阳长。资事父以事君,亦资事君而事父也。三年,大著良声,雅歌徒咏。然而雄心未弇,侠气犹厉,处世同于海鸟,在俗惊其神骏。遂乃风期为贾患之媒,文字只招残之檄矣。君慨然出神武门,登泰山吴观而啸曰:“使吾一饮扬子中泠水,亦何必三周华不注耶!且亲在,终致吾臣而为子矣。”则归而从太公。群从骚牢,夷犹乎江皋,眺听壶觞,言世外之事,颓如也。 起而视其处,有最胜焉。江南诸山,翠微浥晔几席,欣言外之。夷堂发凶,层楼其上。望远可以赋诗,居清可以读书。书非仙释通隐丽娟之音,皆所不取。然季宣为人伟朗横绝,喜宾客。而芜城真州,故天下之轴也,四方游人,车盖帆影无绝,通江不见季宣,即色沮而神懊。以是季宣日与天下游士通从,相与浮拍跳踉,淋漓顿挫,以极其致。时时挟金、焦而临北固,为褰裳蹈海之谈。故常与游者,莫不眙愕相视,叹曰:“季宣殆青莲后身也。”相与颜其阁曰“青莲”。 季宣叹曰:“未敢然也。吾有友,江以西清远道人,试尝问之。”道人闻而嘻曰:“有是哉!古今人不相及,亦其时耳。世有有情之天下,有有法之天下。唐人受陈、隋风流,君臣游幸,率以才情自胜,则可以共浴华清,嬉广寒。令白也生今之世,滔荡零落,尚不能得一中县而治,彼诚遇有情之天下也。今天下大致灭才情而尊吏法,故季宣低眉而在此。假生白时,其才气凌厉一世,倒骑驴,就巾试面,岂足道哉!” 海风江月,千古如斯。吾以为《青莲阁记》。(选自季国平《汤若士小品》) 注释:①李季宣,名柷,仪征人。曾任山东济阳令,后辞官归里。②六德:六项道德标准,即“知、仁、圣、义、忠、和”。 9. 【题目】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觉而生季宣 觉:省悟 B. 处嬉而神清 嬉:喧哗 C. 为贾患之媒 贾:招致 D. 终致吾臣而为子矣致:致仕 【解析】A.“觉而生季宣”的大意理解是“梦醒之后,等生下了季宣”,所以“觉”应该是“梦醒”的意思。 失分点提醒:本题失分在对“贾”“致”的理解判断上。“贾”“致”在本题中的含义比较特殊,因此判断比较困难。学生还可以进行知识迁移,依据学过的内容进行推断。如“觉”的含义,可以从“云鬓半偏新睡觉”进行推断。 【答案】A 10.【题目】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始有广陵李季宣焉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觉而生季宣,因以名项庄拔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C.处世同于海鸟燕王欲结于君 D.其才气凌厉一世吾其还也 【解析】C项两句“于”都是介词,理解为跟,同,和;A项前句是副词,才;后句是副词,竟然,却;B项前句是连词,于是,就;后句是动词,趁机;D项前句是代词,他的;后句是副词,表婉商语气。 失分点提醒:本题失分在对虚词“因”的错误判断上。“因”的词性相对复杂,包括了动词、名词、介词、连词等。“因击沛公于坐”的“因”理解为“趁机”是为学生熟知的。“因以名”如果不联系文意,理解为“趁机用祝为他命名”也可以理解的通,所以学生误选失分。 【答案】C 11.【题目】下列对本文主人公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季宣年少聪慧,刚满学龄基本上就可以背诵《骚》《雅》中的很多诗篇,15岁的时候就可以写文章了。 B.李季宣雄心侠气的风度品格不为官场所容,最终辞官跟随父亲一起生活。 C.李季宣为人光明磊落,喜欢接待宾客,大家如果看不他会沮丧懊恼。 D.李季宣喜欢谈论方外神仙之事,经常和他一起交往的朋友们都对此感到惊讶。 【解析】A项中“15岁的时候就可以写文章了”是对原文“弱冠”文学常识的错误理解。“弱冠”应该是20岁。 失分点提醒:本题相对简单,学生已经有比较多的文化常识积累,“弱冠”为男子20岁,这样的常识是较容易掌握的。 【答案】A 12. 【题目】下列对文本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开篇言说李白是金粟如来的后世,在给文章增添一层神秘色彩的同时,更是为后文写李季宣的卓尔不群做铺垫。 B. 李季宣出生前,他的父母梦到一位神仙手持柷来演奏仙乐,于是待李季宣出生后为他取名为“李柷”。 C. 作者认为,李季宣之所以抑郁不伸,是因为当时社会“灭才情尊吏法”,如果李白生在李季宣所处的时代,其才情也是无处施展。 D. 本文内容上,虽以“青莲阁记”为题,却是写李季宣为主,李白为辅。结构上首尾呼应。 【解析】D“写李季宣为主,李白为辅”理解错误。文章只是写李季宣,所涉及的李白,跟李季宣不是主次关系。写李白就是为了引出主人公。 失分点提醒:本题失分在对作者写作思路的正确理解上。文章开头结尾都提到了李白,所以学生自然认为文中李白的出现是辅助成分。而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要以李白引出主人公里季宣。 【答案】D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13.【题目】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五经》师其讲授,六德宗其仪表。 (2)故常与游者,莫不眙愕相视,叹曰:“季宣殆青莲后身也。” (3)君臣游幸,率以才情自胜,则可以共浴华清,嬉广寒。 【解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涉及的考点有“师”动词,学习;“仪表”标准;“故常与游者”省略句,“与”之后补充“之”;“殆”大概、几乎;“后身”,转世;“游幸”游览观光;“率”都;“自胜”自我约束;“嬉”,游玩。 失分点提醒:本题失分较多,主要是对句子实词的理解不准。“仪表”“自胜”“嬉”都是理解的难点。“仪表”理解成为“表率、标准”,“自胜”的“胜”理解成为“克制、约束”,都不是常见的解释,所以学生难以翻译准确。 【答案】 (1)(乐翁先生)学习《五经》中讲解传授的知识,尊奉“六德”里的(言行)标准。 (2)所以经常和他交往的人,没有人不惊讶地互相看,并感叹道:“李季宣大概是李白的转世。” (3)皇帝和臣子们可以一起游览观光,都能用才情来约束自己,所以能够共浴华清池,梦游广寒宫。 参考译文 李白是被贬谪下凡的仙人,是维摩诘大士转世,确实是这样的啊。“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他的心神好像还存在一样。察看他一生的经历,游览峨眉山和洞庭湖,醉卧于浔阳青山之中,孤高放纵的情怀和长江一带山水景物彼此掩映衬托,只是在长江一带啊。其流风馀韵渐渐远了,八百年之后,才有了广陵的李季宣。 季宣的父亲乐翁先生,是一个得道之人。身处喧哗之中,其神情清肃,歇息的时候也是肃穆的样子。(乐翁先生)学习《五经》中讲解传授的知识,尊奉“六德”里的(言行)标准。品行高尚的人会有后人,是源于他美好的德行。乐翁先生梦里好像是有神仙手持祝来演奏仙乐,并且说:“将要成为你的儿子。”梦醒后等生下了季宣,于是就用“祝”来为他命名。季宣天生有奇异的资质,到了上学的时候,《离骚》和《诗经》的《大雅》《小雅》等千篇文章,他几乎都能背诵下来了。二十岁时,已经能写出好的文章。其文章有云霞之资,风雨之态,神气轩逸,于是拜圣贤之人读书,在河岳一带很有名气。公车多次征召,他的父亲怜惜他,说:“听说古人喜好做简政清刑,无为而治的地方官,你难道没有这个意向吗?” 季宣于是奉命出仕,朝廷任命他为山东济阳的长吏。他用侍奉父亲的态度来侍奉国君,也可以说是用侍奉国君的态度来侍奉父亲。三年,在这里获得了很好的声誉,简政清刑,百姓安乐。然而他的雄心还没有被遮蔽,侠气还很高涨,处世如同海鸟一般穿梭其间,世俗之人都惊叹他的风采。于是他的风度品格成为了招致祸患的媒介,在朝廷上招来了攻击自己的檄文。于是他愤然走出神武门,登上泰山的吴观峰长啸说:“如果当初我只喝扬子江中泠泉的泉水(即不做官),又怎么会有被人追逐,如同围绕华不注山逃跑的样子啊。况且父亲还健在,我一定要辞官,好好去尽为人子的责任。”于是回到家里侍奉父亲。人们议论纷纷,他平静的就如同听到江水之声一样,听任自己田间饮酒,说的都是世外田园之事,恭顺的像这样一般。 观察他的住处,有最美的景致。江南的山,满山翠绿,烟雨迷蒙,光明灿烂,让人欣喜如同世外桃源。季宣于是夷平堂屋,开发贫瘠的土地,在其上建造楼阁。在楼阁之上远眺,可以赋诗吟咏,平时可以在这里读书。不是那些仙释通隐丽娟之音的书,都不拿来阅读。然而季宣为人伟岸俊朗,横绝当世,喜好宾客。而且芜城真州,本来就是天下的重镇,来自四方的游学之人,其马车和船帆络绎不绝,如果在江上见不到季宣,就会神色沮丧神情懊恼。因此季宣就每天都和这些游学之人来往,一起诗酒相娱,尽兴吟咏,每每达到极致。在镇江金山、焦山、北固山之间穿梭,谈论方外神仙之事。所以经常和他交往的人,没有人不惊讶地互相看,并感叹道:“李季宣大概是李白的转世。”一起称他的楼阁为“青莲”。 季宣感叹说:“不敢这样啊。我有一个朋友,在长江西边,称为清远道人,我曾经向他就教。“道人听到之后嬉笑着说:”有这样的事。古人和今人不能相提并论,也是他们的时运不同罢了。世事有有情的天下,有法治的天下。唐人受陈和隋的风流遗风,皇帝和臣子们可以一起游览观光,都能用才情来约束自己,所以能够共浴华清池,梦游广寒宫。如果让李白生于今世,以他的放荡的性格,一定会零落潦倒,连一个中等县都不能够治理,他实在是遇到了一个有情的天下啊。如今天下人大都熄灭了才情而尊崇法令,因此季宣屈居于此。如果让季宣生于李白的朝代,他的才情会一世显现,倒骑毛驴,龙巾试面之事,又哪里值得说起呢。 海风江月,千年来就是这样的啊。我写成了这篇《青莲阁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