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三百首 > 古诗赏析 >

左思《杂诗》“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翻译赏析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3-09-18 17:10
左思《杂诗》

解题】本篇抒发时光易逝,状志难伸的感慨。

原文:

秋风何冽冽,白露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鴈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状齿不恆居,岁暮常慨慷。

〔①〕冽冽:寒冷的样子。  
〔②〕露为霜:露结为霜。  
〔③〕柔条:柔弱的枝条。旦夕劲:一天天强劲。日夜黄:叶经霜而渐黄。这两句是到了秋天树枝日益强劲,绿叶也逐渐枯黄。  
〔④〕崖:畔。云崖:云边。皦皦:白净的样子。流素光:月光。这两句是说月出云崖,放射出洁白的光辉。  
〔⑤〕披轩:开窗。嗷嗷:众愁声。这两句是说开窗面对前庭,看到晨雁嗷嗷飞翔。  
〔⑥〕高志:高尚的志向。局四海:四海虽大仍感到局促。块:独。这两句是说受四海局促,高志不能施展,只有独守空堂而已。  
〔⑦〕齿:年。壮齿:少年,吕向注:“壮齿,谓少年也。言少年颜色不常居住,忽即衰老,故常为叹。”(《六臣注文选》)岁暮:即暮年。慨慷:叹声。这两句是说少壮之时不能长存,倏忽之间已经衰老,不胜感叹。  

【说明】  这首诗李善注云:“冲于时贾充征为记室,不就,因感人年老,故作此诗。”贾充是晋武帝时官僚,专以谄佞为事。左思是在时节变换、夜不成眠之时,感叹自己志不得申和老之将至。

译文:
秋风是多么的凛冽,白露凝结成了晨霜。原本柔软的枝条一天天变硬,绿叶也一天天变黄。明月从云边露出,洒下皎洁的月光。彻夜难眠开门来到前院,直到晨飞的大雁嗷嗷叫唤。崇高的志向局促于四海,无奈孤独的守在屋内。少壮盛年不能常驻永在,时常因为年岁已老而伤悲。

赏析:
杂诗一般是指不定题目的随时感发。左思这首《杂诗》借秋咏怀,抒发了自己贫士失职的暮年凄凉。诗中秋的萧瑟唤起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伤感,秋的物象凋零与诗人生命的凋零相对应互溶。诗人满腹经论且有远大抱负,但在西晋的门阀社会中他一直屈沉下僚,后来又在八王之乱中,不得不退居家中。诗人一生不得志,倍感光阴虚掷老而无成的失落,所以发出了“状齿不恒居,岁暮常慷慨”的悲伤的感发。

“秋风何冽冽”秋气萧瑟,万物凋零,凛厉的寒风横扫落叶,一派杀气。宋玉在《九辩》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以抒发“失职而志不平”的忧患。左思与宋玉有同感,他们都是出身寒门一生不得志的贫士,他们都有怀才不遇蹉跎岁月的人生经历。“白露为朝霜”是《诗经》“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的化用,左思曾有远大的功名抱负,他“在水一方”的理想追寻,使他疲惫而失落,眼看着人到暮年,黑发成霜,功名离他越来越远。白发苍苍的诗人独立在凛厉的秋风中,眼前一地寒霜,这意象是多么的悲凉凄怆啊!“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柔软的树枝在风吹霜打中一天天变得僵硬了,树叶一天天枯黄飘零了。这里“树”的意象直接映射的是年纪已经老了的诗人,肢体不再柔软灵动了,面色一天天衰老憔悴了。因为人老志不达的失落,使诗人心焦如焚,夜不能眠。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明月从云边出来,白光如水一样凄清,照的诗人无法入睡,只好推门走到院子里,望月徘徊兴叹,一直到了早晨,本来就倍加惆怅的心情,又加上大雁南飞的哀鸣声,可谓悲哀凄凉至极了。为什么诗人整夜难眠,为什么诗人的心情如此的伤感呢?因为: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诗人志比天高,放之四海都觉得不足为用,然而他一生才高位卑始终不得志。可叹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状齿不恆居,岁暮常慨慷。”精力充沛的少壮年岁不会永远在,眼看着年纪老了功业未成,心愿难了。草木凋零,来年还可以再发,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切的努力只能在一生中完成,这种壮志未酬就走向暮年的失落悲凉,怎不叫人焦虑忧伤呢?

有意无象不容易写出好诗来,同样有象无意也不容易写出好诗来,本诗意象贴切情景交融,形象的展现了所有暮年失志者感叹的凄凉。


文章标签: 人生   明月   秋天   秋风       绿叶  



相关阅读

郑燮《山中雪后》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何绍基《春江情》“几处渔村欸乃歌,轻烟染就万峰
沈约《咏新荷应诏》“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全
陶渊明《拟挽歌辞》 其三“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鲍照《拟行路难·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全诗赏析
刘攽《新晴》“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有帮助
(1)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