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福建厦门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10-20 08:5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
1.【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要求,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行文脉络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理清文章的层次关系,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及题干中的活动,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1)A.“对皇权制度的‘乌托邦’幻想来博得眼球”错误。根据原文材料一第一段“在人物塑造上对历史真实人物随意增添杜撰,抑或直接架空历史来创造符合现代意识的人物,从而博得眼球;更为关键的是剧中透露出对皇权制度下的‘乌托邦’幻想,严重脱离历史实际”分析,“对皇权制度的‘乌托邦’幻想来博得眼球”在原文中不属于“博取眼球”的做法,是“严重脱离历史实际”。
B.“造成了文化自信的缺失”曲解文意。根据原文材料一第二段“在‘全球化’文化竞争中,‘伪国风’现象恰恰暴露出一部分创作者文化自信的缺失”可知,应是“暴露出一部分创作者文化自信的缺失”。
C.“费孝通先生也认同他的观点”理解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五段“这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点不谋而合”可知,应是这与费孝通先生的“美美与共”观点不谋而和。
D.正确。
故选D。
(2)A.“网络文艺工作者应着重于展现中国画与中国戏曲的意境,追求诗性品格和超越精神”错误。根据原文材料一第四段“就此而言,前文联副主席仲呈祥先生作了深入论”,“此”指前文的中华美学精神;又根据此段“与西方古典美学精神重写实不同,中华美学精神重写意。‘美在意象’,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真谛”分析可知,引述仲呈祥先生的言论只是举例阐述何为“中华美学精神”,而网络文艺要重视的是“中华美学精神”,而不是“着重于展现中国画与中国戏曲的意境,追求诗性品格和超越精神”。
故选A。
(3)根据原文材料二“古风文化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很多文化产品都有意识地体现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经典印记的特点”“尽管汲取了很多中华传统文化要素,但古风的表达形式往往是通俗的”“从草根性来看,古风文化的流行是一个自下而上,自年轻人圈层到成年人社会,从亚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传播过程。”可知,古风文化具有民族性、普通性和草根性的特点。根据原文“古风文化的流行多是青年人自发行为,而不是服从于官方组织或者主流社会的要求”“古风文化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其尽管发迹于小众文化”可知,古风文化应与官方的、正式的、主流的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区分开来。综合上述两点,“汉服主题活动”“设计的手游”“拍摄短视频还原妆容与发饰”都符合古风文化要求。“青铜文化学术研讨会”不符合要求。
故选C。
(4)第一段主要讲“伪国风”现象,然后批驳网络文艺作品的“伪国风”现象,最后明确“伪国风”现象会“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第二段,指出“伪国风”现象恰恰暴露出一部分创作者文化自信的缺失。
第三段讲做法,引用中央意见指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做法,如“对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对传统文化要‘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对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四段讲如何做,即“在网络文艺创作中,就必须做到守正创新”。
最后两段具体分析如何“守正创新”,如“守正不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在‘美美与共’的文艺创作理念指导下,网络文艺的探索才能闯出新路,问世佳作”。
也就是材料一的行文脉络是开始先提出问题,指出网络文艺作品的“伪国风”现象;然后分析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如何做;最后是对做法的具体分析。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根据材料二原文“古风文化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很多文化产品都有意识地体现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经典印记的特点”“古风文化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其尽管发迹于小众文化,以最初的音乐、漫画、仙侠小说为起端,但巧妙地沿袭了中华文化基因,挖掘社会共同记忆”“这些内涵恰恰是中华文化长期熏陶且民众高度认同的,这也是古风文化能够引发人们共情的关键”等分析可知,“寻找古籍守护人”活动民族性突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经典印记,沿袭了中华文化基因,挖掘社会共同记忆。
根据原文“尽管汲取了很多中华传统文化要素,但古风的表达形式往往是通俗的,没有食古不化的僵硬痕迹,也没有脱离现实生活,比如古风音乐的歌词往往采用文白结合的语言形式,让人们能够明白意思,使用的乐器和音乐的旋律也是为人们所熟悉和易于接受的”分析可知,从形式上来分析,此项活动鼓励创作者通过说书、绘画、复原古代美食等不同形式展示,没有脱离现实生活,用通俗和创新的形式,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根据原文“从草根性来看,古风文化的流行是一个自下而上,自年轻人圈层到成年人社会,从亚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传播过程”“古风文化所表达的内容、形式、思想和情感也是人们日常生活能够接触和习得的”分析,“寻找古籍守护人”的互联网公益活动,是利用互联网,且是公益活动,它的草根性鲜明,这样可以鼓励更多普通人参与文化传承的过程。
答案:
(1)D
(2)A
(3)C
(4)材料一的行文脉络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首先,批驳了网络文艺作品的“伪国风”现象;然后,引用中央意见指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做法;最后提出网络文艺应以守正创新为根本,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5)优点:①民族性突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经典印记,沿袭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唤起当代人对古籍的重视;②与当代文化、当代生活相适应,用通俗和创新的形式,如说书、录制短视频等,更易为人们所接受;③草根性鲜明,以公益活动的形式,以互联网平台,鼓励更多普通人参与文化传承的过程。
【点评】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
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10.断章取义。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8分)
2.【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艺术特色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情感态度变化的分析能力。可以依据文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神态表情和行为动作的刻画、环境描写来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小说,整体理解把握文本内容,理清小说故事情节,理解把握人物形象,了解主要写作手法,领悟小说主旨,明确探究方向。
【解答】(1)C.“这表明他开始对我的身份产生怀疑”错误,这个时候不是开始产生怀疑,是已经怀疑过了,开始应对了。
(2)A.“又使他的告密行为显得合理”错误,长嘴巴与告密行为没有必然联系。
(3)①结合“那个长嘴巴漠然地说着”可知,长嘴巴与“我”初遇主动寒暄,但态度漠然(不在意)。
②结合“不过,他好像由我出身的地方判断,我并非什么坏蛋,因此,他很高兴和我谈”可知,他得知“我”出身地后,逐渐亲热起来,答问也直率。
③结合“看他的眼色,他见怪我了”可知,“我”问他是否党员,引起他的警觉。
④结合“他简单地说了这一句,看了看我的脸。这样,空气依然是不愉快的”可知,“我”接连的探问,更加重了他的怀疑和猜测。
⑤结合“他这时做出凶狠的样子,长嘴巴更长了”可知,他仇视汉奸,因此向有关部门告发抓捕“我”。
⑥结合“转头一看,那个长嘴巴不声不响地赶上来了。我听见他说话的声音——很小声的抱歉音调。他说完,还继续跟我一齐走着,暗中找寻着我的手,找到一只就握住它”可知,误会消除后,主动找“我”道歉,握手言欢。
(4)①结合“他年约二十四五岁,瘦长的脸上长着一张长嘴巴。不单嘴巴长,而且似乎很多嘴,能同各种的人谈各样的话。看他那憔悴的容颜,一身灰布棉军衣整齐的样子,我想他可能是兵站医院的休养员”可知,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的“看”和“想”来推展故事,因所知有限,致使长嘴巴对“我”产生了误会;
②结合“我自认我的态度是无邪的,一个想写点文章的人要求知道得更多更清楚的态度,而他却好像有了什么心事。当我用八路军生活很苦一类的话对他表示同情时,他竟开始说起反话来,说着一些同起初显然矛盾的话”可知,“我”迟迟未察觉突变,还不停探问,以致误会不断加深,这种延缓让情节更具戏剧性;
③结合“政治委员向我解释误会,说有个休养员报告街上有个人,可能是汉奸。他表示他恨极了,说非把他抓住不可”可知,误会最终靠政治委员作证才得以消除,与小说开头的伏笔形成照应,故事曲折完整。
答案:
(1)C
(2)A
(3)①长嘴巴与“我”初遇主动寒暄,但态度漠然(不在意)。
②他得知“我”出身地后,逐渐亲热起来,答问也直率。
③“我”问他是否党员,引起他的警觉。
④“我”接连的探问,更加重了他的怀疑和猜测。
⑤他仇视汉奸,因此向有关部门告发抓捕“我”。
⑥误会消除后,主动找“我”道歉,握手言欢。
(4)①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的“看”和“想”来推展故事,因所知有限,致使长嘴巴对“我”产生了误会;
②“我”迟迟未察觉突变,还不停探问,以致误会不断加深,这种延缓让情节更具戏剧性;
③误会最终靠政治委员作证才得以消除,与小说开头的伏笔形成照应,故事曲折完整。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3.【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具体假如进行分析。
【解答】(1)句意:周文王在位的时候,各路诸侯无需召唤就自行前来拜谒进贡,因此才得以承受天命而称王天下,来行使天子的职事。
“文王之时”是时间状语,后面B处断开;
“而”连接“诸侯不求”和“自至”,中间不断开,“至”后D处断开;
“是以受命称王”中“受命称王”是并列结构,作谓语,中间不断开,后面G处断开;“行天子之事”是动宾结构,中间不断开。
故在BDG处断句。
(2)A.正确。表达自己的用意;表示问候。句意:多次表达出了这个意思。/微微点头表示礼貌。
B.正确。句意:王位自然就到来了。/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
C.正确。都是为动用法,为……而死。句意:荀彧以死抗拒。/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D.错误。文中的“行将”是“将要走”,而不是“即将、将要”;即将、将要。句意:我还能走到哪里去呢?/感叹我的生命即将终结。
故选D。
(3)D.“封赏武庚不过是为日后平叛减轻道义上的负担”错,原文“诛其君,夷其社稷,诸侯必有不悦者,故封武庚以慰之”,可见武王封赏武庚是为了抚慰那些不顺服的诸侯。
故选D。
(4)①“然则”,这样,那么;“臣”,名作动,侍奉;“事”,侍奉。译文:“这样,那么还去侍奉楚王吗?”他回答:“抛弃父亲而侍奉仇人,我不忍心啊!”
②“予”,肯定、赞扬;“罪”,责备;“甚”,表程度,狠狠地。译文:伯夷、叔齐不吃周粟,可是孔子称赞了他们,这等于狠狠地责备了周武王。
(5)第一问,由“然予窃考孔子之序《书》,明言伊相汤伐桀,成汤放桀于南巢;武王伐商,武王胜商杀纣,各蔽以一语,所谓六艺折衷,无待于良史复书也”可知,因为那一段话中苏轼对商汤、武王的评价各有褒贬,十分中肯。
第二问,由“所谓六艺折衷”可知,体现了洪迈辩证折中的历史人物评价观。
答案:
(1)BDG
(2)D
(3)D
(4)①“这样,那么还去侍奉楚王吗?”他回答:“抛弃父亲而侍奉仇人,我不忍心啊!”
②伯夷、叔齐不吃周粟,可是孔子称赞了他们,这等于狠狠地责备了周武王。
(5)第一问:因为那一段话中苏轼对商汤、武王的评价各有褒贬,十分中肯。
第二问:体现了洪迈辩证折中的历史人物评价观。
参考译文:
文本一:
过去,孔子其实是谴责商汤和周武王的,只是后来顾及到自己也是殷朝子孙而且又是周代的臣民,所以才不敢直言,但是多次表达出了这个意思,他说:“伟大啊!尧、舜的德行崇高伟大啊!”他不满于汤、武时代也就极其明显了。可是到了孟轲便开始悖乱颠覆这一说法,他说:“我只听说武王杀死了那个暴君纣王,从没有听说过他弑杀了自己的君主。”周文王在位的时候,各路诸侯无需召唤就自行前来拜谒进贡,因此才得以承受天命而称王天下,来行使天子的职事,所以周朝的称王与不称王,跟商纣的存亡没有关系。假使周文王还在,一定不会去讨伐商纣。以发动战争来夺取王位,可以这样做吗?荀文若,是圣人之类的智者,他认为除了曹操没人能平定天下,所以站出来辅佐曹操。他所为曹操谋划的计策,都是成就王业的大事,荀文若难道教授曹操造反了吗?用仁义之道来拯救天下,天下平定了以后,王位自然就到来了,届时不得不接受它,不到来就不去索取,这才是周文王的道义,荀彧的仁心。到后来曹操蓄意谋求天子九锡大礼之时,荀彧以死抗拒。杀了做父亲的,再封他的儿子为诸侯,这个儿子不是人也就算了,假使他的儿子真的还是人,那么必然会为此而死。楚国人准备杀死令尹子南,当时子南的儿子弃疾是一个为楚王驾车的御士,楚王哭泣着告诉了他这件事。子南被杀死以后,他的家臣问弃疾说:“你会出走吗?”弃疾回答:“我参与了杀我父亲,我还能走到哪里去呢?”家臣又问:“那么还去侍奉楚王吗?”他回答:“抛弃父亲而侍奉仇人,我不忍心啊!”于是就上吊而死了。而武王亲自高举黄钺诛讨商纣王,假使纣王之子武庚接受了封侯而不叛乱,难道他还是人吗?所以武庚必然会兴兵叛乱,这是不必等待智者说出来就明白的道理。武王的封侯之举,大概也是有所不得已才这样做的。诛杀了他们的君王,夺取了他们的国家,诸侯当中必然会有不服的,所以才封赏武庚,以此来安慰他们,这难道不是周武王的本意吗?因此说:周武王并不是圣人啊。
文本二:
《东坡志林》里讲:“武王不能算是圣人,过去孔子也是责备商汤和武王的。伯夷、叔齐不吃周粟,可是孔子称赞了他们,这等于狠狠地责备了周武王。直到孟子的书里,才把这种看法混乱颠倒过来。假如当时有比较好的史官,周兵大战殷纣王于牧野的事情,一定会记成周武王弑君。商汤、武王都是仁德的人,也必然会依据法规接受弑君犯上的恶名。”这一段可以说是十分中肯的议论。但是我考察了孔子给《书经》写的序言,明确地说过,伊尹做成汤的丞相起兵征伐夏桀,成汤把夏桀流放到南巢;武王征伐殷商,武王获胜而杀纣王,各给他们一句有好有坏的评语,这就是六艺里讲的折中方法,这样便不需要什么良史重新去评写历史了。
【点评】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
【解答】(1)D.“传达出观再好的画作也不如看真松的感受”错,最后两句是说诗人因为仰慕画家的传神之笔要亲自再去深山欣赏一下真物。
故选D。
(2)三、四句“翠帚扫春风,枯龙戛寒月”意思是:(张璪画的古松画的很好)枝叶茂盛看起来就像是翠色的笤帚在春风中扫动(或者是翠色的笤帚扫起了一阵春风),苍松的枝干盘曲如龙,仿佛在轻轻地敲打天上的那轮寒月。其中,“翠帚”形容松树枝叶之颜色与形状。“枯龙”形容松树枝干如龙之躯干,松树之皮如龙之鳞。这两句写出张璪抓住了松枝的“奇态”,凸显出松树的神韵。
九、十句“乃悟埃尘心,难状烟霄质”,“埃尘心”指“流传画师辈”的平庸低下的思想品格、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烟霞质”,指张璪画松“得神骨”,具奇姿的画艺。有着“埃尘心”的画师,自然难以画出“烟霞质”的松画来。即画家只有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平庸低下,就难以描状出烟霞凌霄的自然美景。元稹诗的言外之意便是主张提高思想境界,加强艺术素养。
“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中“深山看真物”,传达出画师应善于观察体悟,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的灵感。即诗人主张绘画要深入生活,善于观察体悟。
答案:
(1)D
(2)①抓住事物特征,绘出事物神骨。三、四句写出张璪抓住了松枝的“奇态”,凸显出松树的神韵。②提高思想境界,加强艺术素养。九、十句指出平庸的画师格调不高,修养不够,难以画出松树的气质。③深入生活,善于观察体悟。最后两句传达出画师应善千观察体悟,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的灵感。
【点评】理解诗歌的方法: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
5.【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解答】故答案为:
(1)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重点字:锱)
(2)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重点字:作)
(3)胥怨者民也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重点字:胥)
(4)与嬴而不助五国也(重点字:嬴 )
(5)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重点字:隅)
(6)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重点字:衰)
(7)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重点字:泗)
【点评】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7分)
6.【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成语的含义,再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2)本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句子排比修辞表达效果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画线的句子,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1)(1)第一空,根据语境说的“大量人口涌入伦敦市中心,满街的马车”等信息,可知此处是强调伦敦市中心十分拥挤,故填写“水泄不通”。水泄不通:水都流不出去。比喻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
第二空,语境说的是地铁通车当天就有4万多名乘客同时来乘坐地铁,故填写“蜂拥而至”或“蜂拥而来”。蜂拥而至:像蜜蜂一样一拥而来。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来到。
第三空,语境说的是地铁以其从没有过的速度推进城市化的进程,故填写“前所未有”。前所未有:以前从来没有过。
(2)形式上,画横线的句子采用“当……,当……,当……”三个相同的句式,构成排比修辞手法,节奏和谐、感情充沛,增强了表达的气势。
内容上,“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承建他国城市的地铁”“制造、使用盾构机成为中国人的‘看家本领’”“中国制造成为高品质地铁设备的代名词,作为一种新技术想象的地铁持续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三个排比句层层递进,表现出作者对中国地铁技术走向世界的自豪、赞叹之情。
答案:
(1)①水泄不通 ②蜂拥而至 ③前所未有
(2)三个排比句节奏和谐、感情充沛,增强了表达的气势,表现出作者对中国地铁技术走向世界的自豪、赞叹之情。
【点评】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
①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②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
③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
④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
⑤改正语段中的病句;
⑥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考查考生在一个语段中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试题材料可以来自于考生所学教材,也可来自于课外生活。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7分)
7.【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给文段补写恰当语句的能力,答题时要通读语段,结合语境进行补写,要做到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并注意字数限制。
(2)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画线的句子,找出有语病的地方,正确修改。
【解答】(1)①“为什么要耗费如此大的精力去研究”说明有人认为不值得,结合“这微小冷门的物种”可知,地衣太寻常,可填“地衣这么寻常的生物”。
②此处与“而且还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形成递进关系,把地衣带到太空,首先是能不能存活的问题,可填“地衣不仅存活下来了”。
(2)原句共有两处语病:
①结构混乱。“需要几代人去努力探索”的主语承前省略,应为“地衣研究”,把“在地衣研究这条漫长的路”改为“地衣研究是一条漫长的路”;
②成分赘余。“目前的当务之急”语义重复,“当务之急”指当前任务中最急切的要做的事,应把“目前的”删去。
答案:
(1)①地衣这么寻常的生物 ②地衣不仅存活下来了
(2)地衣研究是一条漫长的路,需要几代人去努力探索,当务之急是培养更多的接班人。
四、写作(60分)
8.【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中关键词是两种眼光:历史的眼光、新闻的眼光。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必然会对身边的人、事,乃至整个社会、时代进行不同程度地观察、思考,作文材料中的“两种眼光”更接近于观察、感受、体悟现实的两种方式。
用“历史的眼光”去观察、思考现实,意味着要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其好处可能在于能使我们看问题更客观、更清晰。如古人所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历史的眼光看当下的现实可以具有超越性、前瞻性、未来性,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当下。回顾历史、着眼于未来,放在一个历史的维度去考量,很多问题更容易看清楚。
新闻的眼光则要求我们紧贴时代的脉搏,与时代保持足够的温度。新闻强调及时性、新鲜性、敏锐性,因此新闻的眼光往往可以让我们及时了解时代、社会的动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落伍、不掉队,与时俱进。正如古人所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作为青年人究竟该以怎样的眼光看待身处其中的时代,可以强调两种眼光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也可以在比较中强调其中一种眼光。比如,可以写既要有“历史的眼光”,能够洞见时代发展的方向,把握时代特点;又要有“新闻的眼光”,敏锐地观察、发现身边的细微变化,见微知著,并养成脚踏实地的严谨作风。再如,可以在肯定“历史的眼光”的基础上,告诫青年更要有“新闻的眼光”,否则可能会驰于空想,眼高手低。
参考立意:
1.用好两种“眼光”,争做优秀青年。
2.“远视”+“近视”,才能真正“透视”。
3.正确运用眼光,发现时代秘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