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大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10-19 10:18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大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A.原文指“它具有区别于一般城市或城镇的气息和灵魂”,并不是“优胜于”。B.“更受文学界关注”错误,原文是说“一直以来都被文学界关注”,没有体现“更受”。C.“并不是真正的都市文学”错误,原文是说“一些新都市文学,往往是单向度的,他们将都市或城市写成是罪恶、阴暗、欲望的化身”,并没有完全否认这仍展都市文学的范畴。
2.D 【解析】“我国都市文化的先进性”一说于文无据。
3.A 【解析】A.《平凡的世界》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在小说中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的社会生活,该小说不属于都市文学作品。B.《骆驼祥子》中呈现对车行的描写、对老北京城的描绘,再现了老北京城市风貌。C.《子夜》描写上海的民族资本家与外国财团利益的斗争细节,全面描写了都市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现代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在都市中各阶级、阶层的人物。D.《家》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都市封建大家族的罪恶及腐朽。
4.①材料二先提出问题,举例阐明文学与都市的关系、都市文学的特质和优势等。②接着论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变化,指出我们有能力应对并创作属于我们自己的都市文学、城市文学。③最后辩证地指出全球化、工业化的浪潮对新都市文学的积极作用,
表达对作家和作品的寄望。(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5.①当前都市文学作品写出的东西很多,但要写出都市的人性、都市的灵魂却任重而道远,如何书写成熟的大都市仍是文学界所关注的问题。②一些所谓都市文学,往往是单向度的,他们将都市或城市写成是罪恶、阴暗、欲望的化身。对身居其中的城市,他们只能提出浅层次的否定或批判,少有真正深入的反思。(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6.C 【解析】“无比奸诈”言过其实。
7.B 【解析】“暗示母亲也一样经历着病痛的折磨”分析有误。
8.①母亲面对“我”和不同米贩子的催促以及讨价还价时,依旧坚持不贱卖自己的好米,体现了她性格的执着。②母亲为了给父亲买药决定次日到转步的场去卖米,不怕路途遥远,这体现了她性格的坚强。(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9.示例一:我同意写到“踏上了回家的路”就结束。
①从标题来看,小说的中心事件是“卖米”,往家赶意味着“卖米”这件事已结束了,整体脉络清晰,结构完整。②从人物塑造来看,母亲坚强的性格特点已凸显出来,“我”对母亲与生活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人物形象比较鲜明。③从主题的表现来看,反映出对当时
老百姓生活的怜悯与同情,同时也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示例二:我觉得有必要叙述后文回家后的情节。①从情节来看,小说“卖米”是为了给父亲治病,而米当天没有卖出去,因此,文末写第二天到转步的场去卖米的情节就显得很有必要。②从艺术表现来看,第一次“卖米”不成功,结尾写第二次“卖米”,引发读者想象
第二次“卖米”的情形,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主人公一家的艰难遭遇。③从主题来看,文末补充生病的父亲对家人的宽慰、“我”心里难过想哭以及“我”睡得又香又甜等情节,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苦难与无奈。(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任选一则示例回答即可)
10.B D F(涂黑三处及三处以下的,每涂对一处给1分,错处不扣分;涂黑超过三处不得分)
【解析】正确断句: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
11.B 【解析】“燕赵之君,始有远略”中的“略”意思是“谋略(计谋、策略)”。
12.D 【解析】王叔公子成“赐给赵武灵王胡服,嘱咐
他第二天穿着胡服上朝”表述错误,应是“赵武灵王赏赐胡服给王叔公子成,公子成第二天便穿着胡服上朝”。文中“乃赐胡服”的主语是赵武灵王,而“明日服而朝”的主语是公子成。
13.(1)猖狂的人觉得高兴的事,聪明的人会为此感到悲哀;愚蠢的人觉得高兴的事,贤明的人却对此担忧。(“知”“哀”“戚”各1分,句意1分)
(2)现在君王您舍弃这些,却去仿效远方蛮夷的服饰,这是改变传统习俗,违背人心,我希肇您仔细考虑这件事!(“袭”“变古之道”“孰”各1分,句意1分)
14.①与国相肥义商议如何取得国人的支持。②派使者前往晓谕其叔父公子成。③亲自前往拜访叔父公子成,向其当面解释,取得他的支持。(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
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赵武灵王平日里闲居,说:“现在我准备教导民众穿着胡服练习骑马射箭,国内一定会有人非议指责我。”肥义说:“我听说,做事情犹豫不决就不可能成功,行动在即还顾虑重重就绝不会成名。现在大王既然下定决心背弃世俗偏见,那就一定不要顾虑天下人的非议了。凡是追求最高道德的人都不去附和俗人的意见,成就伟大功业的人都不会去与众人商议。愚蠢的人在事情发生以后还看不明白,而聪明的人却能在事情未发生之前就有所察觉,大王您还是马上按您的想法去付诸实施吧。”赵武灵王说:“我不是对胡服骑射这件事有什么顾虑,而是担心天下人笑话我。狂猬的人觉得高兴的事,聪明的人会为此感到悲哀;愚蠢的人觉得高兴的事,贤明的人却对此担忧。如果国人支持我的话,那么改穿胡服的功效就不可估量。”
材料二:
赵武灵王向北侵略中山国的土地,(大军进攻)到了房子城,又来到代地,再向北进攻到了大漠之中,向西进攻到了黄河,登临黄华顶峰。他与大臣肥义商量让百姓穿胡人的短衣、学习骑马射箭,他说:“愚鑫的人会嘲笑我的举措,但贤明的人是可以理解的。即使天下的人都嘲笑我,(我也要这样做,)北方胡人的领地和中山国,我一定占有它!”于是他(带头)改穿胡服。
国中的人都不想这样做,公子成借口有病不来上朝。赵武灵王便派人前往说服他说:“家事听命于父母,国事听命于国君。现在我向世人倡导改变服装,而叔父您不穿,我担心天下人会议论我。治理国家要有一定的章法,以对百姓有利为根本;从事政务有一定的原则,政令得以执行是最重要的。修明德行必须先让百姓议论明白,而贯彻政令首先要使贵族信服奉行,所以我希望能树立叔父您为榜样,来实现改穿胡服的功头。”公子成跪拜两次,道:“我听说,中原是在古圣先贤的教化下,用礼乐仪制,使远方国家前来朝拜,是让四方蛮夷学习效法的地方。现在君王您舍弃这些,却去仿效远方蛮夷的服饰,这是改变传统习俗,违背人心,我希望您仔细考虑这件事!”使者把他的这番话报告给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于是亲自前往,说:“我国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面有燕国、东胡,西面有楼烦,与秦、韩两国接壤。现在(如果)没有骑马射箭的训练,用什么来坚守呢?早先中山国仰仗齐国的强兵,侵犯我们的领地,俘虏我们的子民,又引水围灌部城;如果不是靠着祖先神灵保佑,恐怕部城已经失守了,对此先王深以为耻。因此我决心改变服饰,学习骑射,想以此抵御四边的威胁侵略,一雪中山国之耻,而叔父您一味因循中原的旧俗,憎恶改变服装,这是忘记了鄙诚的奇耻大辱,不是我所希望的呀!”公子成听从了赵武灵王的命令,(赵武灵王)于是赐给他胡服,第二天他便穿着胡服上朝。
于是,赵武灵王正式颁布改穿胡服的政令,并且招纳擅长骑马射箭之人。
15.A 【解析】“万户秋风砧杵哀”点明与李梦阳对饮的时间,也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从下文可以看出故友来访,诗人与之相饮甚欢,以此可知全诗并非表现哀伤之情。
16.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疏帘”“碧簟”应当与诗人及其友人共饮同醉,明月、青天也为他们打开秋天的清朗夜景,这样写使宴饮的画面更生动、更丰富。②借景抒情,以对饮正酣时明月朗照的画面作结,表达了与友人真挚、深厚的情谊。(每点3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7.(1)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2)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3)示例一: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示例二: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示例三: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每句1分)
18.A.开始分泌褪黑素
B.产生相应的变化(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19.世界上并非只有人类拥有生物钟,包括鱼类、昆虫在内的众多物种都有自己的昼夜节律。(改对一处2分,共4分)
【解析】原句有两处错误:第一处错误是不合逻辑,并列不当,动物就已经包含了鱼类和昆虫,不能一起使用,所以应刷去“动物”一词;第二处错误是结构混乱,“物种有……节律”和“节律适应环境变化”两个结构混乱,直接删去“适应环境变化”即可,组成一个动宾搭配结构,不再节外生枝。
20.D 【解析】文中句子“研究人员满足了小鼠们的基本生存需求(比如食物和水)”的括号属于句内括号,表示解释说明。A项句子中括号属于句外括号。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B项句子中括号属于标示订正或补加的文字。C项句子中括号属于标示引语的出处。D项句子中括号是句内括号,表示解释说明。
21.①诗情画意
②各式各样(各色各样、多种多样)③无影无踪(烟消云散、无迹可寻)(每词1分,符合语境的四字短语均可)
22.修辞:①运用排比手法,文中多处“炊烟,是……云朵/精魂/呼吸/祈祷/信号/召唤/敬意……”的句式,写出炊烟在村庄人们心中的精神内涵,句式整饬,增强语势,表达了对炊烟的热爱。②运用比喻手法,如“炊烟,是……云朵”,将“炊烟”比成“云朵”,写出炊烟的轻盈的特点,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炊烟带给人们的温暖。(其他答案,如“炊烟是……信号/召唤/敬意/启示”,将炊烟比作“信号/召唤/敬意/启示”,写出炊烟指示/呼唤/尊敬/让人领悟的特点……点明了炊烟带给人们的指示/启迪……表达合理即可得分)(每点3分,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手法答对、内容解读意思接近即可得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句式:该段落中短句与长句结合,使文章句式协调,参差错落,使行文节奏富于变化,舒缓有致。(3分,意思对即可。句式特点答对、内容解读意思接近即可得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3.【写作指导】
一、材料解读
这是一道双材料作文题。材料一是一则时事新闻,说的是华为手机面对重重封锁,依然实现突破,造出性能更好的国产新机型mate60、mate60pro,标志着我国国产企业不依赖外国技术也能造出高科技含量的产品。
材料二说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企业要突破封锁、打破垄断,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调技术突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我国企业突破国外的重重封锁和垄断,走上科技独立自主的新道路具有指导意义。
指令段中“以上材料对当代青年颇具启示意义”,注意“当代青年”和“启示意义”这两个要求,“当代青年”指的是新时代的青年人;“启示意义”当然是对“华为突破封锁实现科技自主”的思考,要从为什么华为公司能做到、该“怎么做”的层面去思考。“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中的“你”指的是身为新时代青年的独特身份,要把“我”的真情实感写出来才能使文章更加丰满。而“感悟与思考”要和前面“启示意义”关联起来写才会更好。
二、立意指导
本题属于两则材料的时事型作文题,话题集中,富有时代气息,引导考生关注国计民生,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新时代青年。针对材料“突破技术封锁”这个话题,考生可以从企业的角度进行思考,也可以从国家精神、民族精神层面去思考。结合两则材料,参考立意如下:①无惧被封锁,不断求突破;②自立自强,不可阻挡;③科技自主,突破封锁;④打铁还需自身硬;⑤自主创新,自立自强。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