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09-16 10:31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太史公曰:虞夏以来,人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民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所验邪?
农工商虞,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上则富国,下则富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昔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皂隶,各有差品,然后上下序而民志定。于是教民种树畜养,所以养生送终之具,靡不皆育。《管子》云:“古之四民不杂处。”士相与言仁义于闲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农相与谋稼稻于田野,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且敬,责义而贱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
及周室衰礼法堕其流至乎士庶人莫不离制而弃本,稼稽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至桓文后,礼义大坏,上下相冒,嗜欲不制,借差亡极。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亡用之器,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上争王者之利,下佃齐民之业,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
(节选自班固《汉书·货殖传》)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王处须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及周A室衰B礼法C堕D其流E至乎F士庶人G莫不离H制而弃本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穷,意为穷尽、尽享,与前文“人耳目欲极声色之好”中的“极”意思相同。
B.虞,指虞人,古代苯管山泽、苑囿、鸟兽、畋牧的官职,有山虞、泽虞之分。
C.靡,指没有,与蒲松龄《促织》中“探石发穴,廊计不施”的“靡”意思不同。
D.货殖,两则材料中均指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的人。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迁认为,物质享受与财富追求是人的本性,统治者要顺其自然,以利引导,不与民争利。
B.班固认为,夏商周各阶层安居乐业、寡欲不争,统治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最终不严而治。
C.司马迁看来,各行各业之人凭本事努力工作以满足欲望,这就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合乎规律。
D.班固看来,士农工商追求世俗所好而获取社会财富,对上可为王者争利,对下可助平民齐家。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上则富国,下则富家。
(2)昔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皂隶,各有差品,然后上下序而民志定。
14.对积累财富与遵守礼义之间的关系,司马迁和班固的看法不同。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知道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解说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明确古文化常识的相关知识及词语含义,再判断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理解文本的内容,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
(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把握文言句子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先找到文本中对应的信息点,再对其进行准确翻译的基础上概括分析。
【解答】 (1)句意:等到周王室衰微,礼法毁坏,这样的风气流传到一般的士人和庶民那里,他们无不背离圣王之制而放弃本业。
“周室衰”“礼法堕”是并举成分,“衰”是“周室”的谓语动词,“堕”是“礼法”的谓语动词,故应分别在B、D处断开;
“其流至乎士庶人”中,“其流”是主语,“至”是谓语动词,“士庶人”是补语,句子成分完整,故应在其后断开,即G处。
故选BDG。
(2)C.错误,都是“没有、不”。句意:没有不被生产出来的。/扒开石头,打开洞口,没有计谋是不用的。
故选C。
(3)D.“对上可为王者争利,对下可助平民齐家”理解有误。原文意思是商人、工匠、士人追求世俗所好而获取社会财富,对上同王者争利,向下垄断平民的产业。
故选D。
(4)①“原”,来源;“富”,使动用法,使……富强;“……者……也”,判断句。译文:这四种行业,是人民衣服食物的来源,它们对上可以使国家富强,对下可以使家庭富有。
②“皂隶”,差役;“差品”,不同的等级;“然后”,这样以后;“定”,安定。译文:按照从前先王的制度,从天子到差役,各有不同的等级,这样以后上下有序,民心安定。
(5)根据材料一中司马迁引用《管子》的内容“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以及他自己说的“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人富而仁义附焉”可以看出,司马迁认为,积累财富是遵守礼义的前提,只有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人们才会知礼义明荣辱。
根据材料二中班固所说的“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且敬,贵义而贱利”“……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上争王者之利,下佃齐民之业,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可以看出,班固认为,积累财富时必须遵守礼义,只有遵守礼义,人们才不会因过度追逐财富而败坏风俗,导致天下大乱。
答案:
(1)BDG
(2)C
(3)D
(4)①这四种行业,是人民衣服食物的来源,它们对上可以使国家富强,对下可以使家庭富有。
②按照从前先王的制度,从天子到差役,各有不同的等级,这样以后上下有序,民心安定。
(5)①司马迁认为,积累财富是遵守礼义的前提,只有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人们才会知礼义明荣辱。 ②班固认为,积累财富时必须遵守礼义,只有遵守礼义,人们才不会因过度追逐财富而败坏风俗,导致天下大乱。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二) 黄庭坚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①。
湘东一目②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①出于《庄子》中佝偻丈人承鲷的故事。丈人一心捕鲷,意志专一,竟把身子当作枯树,手臂当作树枝。②《南史》记载,梁湘东王萧绎,自幼盲一目。这里的“目”指围棋的“眼”,围棋需要两眼才能活。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开门见山,照应诗题,既交代弈棋之由,又暗含忙里偷闲的意趣。
B.颔联设喻用典,或直写心理,或以形显神,细致入微地刻画棋手形象。
C.颈联叙中有议,呼应“席上谈兵”,“诚”“尚”二字蕴藏棋局走势。
D.尾联运用反问,表现诗人的自省,弈棋虽乐,但从日到夜,耗时误事。
16.这首诗写的是弈棋,但也引发读者弈棋之外的联想。请结合颔联和颈联,说说此诗给读者哪些启示。(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
【解答】(1)D.“但从日到夜,耗时误事”错,诗歌尾联意思是:谁说我们这些人爱惜光阴?明明下棋下到快天亮,尚未发觉时间流逝。此联表现的是诗人公事之余与友人相约弈棋的快乐,他们一心专注,沉浸其中,以致忘了时间。
故选D。
(2)颔联意思是“思绪仿佛蛛丝飘荡在天空,细细一缕却未曾断绝;身子则像在蝉壳遍地的树下专心致志捕蝉的人,化成了一段枯树枝般,纹丝不动”,根据注释“出于《庄子》中佝偻丈人承鲷的故事。丈人一心捕鲷,意志专一,竟把身子当作枯树,手臂当作树枝”可知,此处借典故写意志专一的重要性,故启示应从“专心致志”“意志坚定”角度进行回答。
颈联意思是“这一处棋有如湘东王萧绎,只剩一个活眼,确实该被吃掉。但整盘局面势均力敌,我应当还能支持”,此联借用萧绎的典故,写出即使在下棋时只剩下一目,也会坚持下去,背水一战。故启示应从“不轻言放弃”“背水一战”角度回答。
答案:
(1)D
(2)①颔联写棋手对弈凝神静坐的形象,心如蛛丝般细致缜密,身如枯木般纹丝不动。这启示读者,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专心致志,物我两忘。②颈联写棋手对弈失利时仍在精心运筹,希望背城一战,扭转棋局。这启示读者纵然山穷水尽也绝不轻言放弃,只有坚韧不拔,才有柳暗花明的转机。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求木长必固根本,欲流远必浚泉源,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以此为喻,提醒太宗皇帝“________,________”。
(2)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王安石将南朝谢脁的诗句“澄江静如练”化用为“______________”,又加之以“____________”,共同状写金陵山川形胜。
(3)小刚最近考试成绩不理想,自信心遭受打击,情绪低落,他的好朋友用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鼓励他振作精神,重拾信心。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重点字:德)
(2)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重点字:澄)
(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重点字:济)
【点评】《谏太宗十思疏》名句辑录: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所谓取天下易守天下难的缘由是: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3.《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说“知其不可”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4.《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结论。
5.《谏太宗十思疏》开篇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首先举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