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4届高二年级联考(2023.06) 语文科评分标准制定参考 1.B(3分) 【解析】由材料一“不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人发展的逻辑主线。依据这个逻辑, 现代化建设……也正因如此……作为社会主要矛盾”可知,确定社会主要矛盾的依据也是人的发展的逻辑。 2.C(3分) 【解析】“只要……就”逻辑关系错。由材料一“如果人人都把自己当作目的而不当作手段,那么现代化的发展一定会落空”可知,“人是手段”是“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断提高全民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并团结奋斗”就属于“人是手段”的范畴。 3.C(3分) 【解析】C项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学内涵”的具体表现,和其他选项相比,与材料一的讨论最为相符。 4.①材料一从是什么的角度,依据人的逻辑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强调了其起点归宿、推进方式、实现条件等。②材料二从怎么办的角度,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对新时代文艺提出的更高要求,强调了文艺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占据的地位、能够发挥的作用和怎样更好地发挥作用。(每点2分,答对两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 5.①新时代中国文艺要吸取他国经验、教训,但更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条件从实际出发,建设新时代的文艺事业和产业。②新时代文艺要遵循人民至上的原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③新时代代文艺要根植传统,吸取精髓,以优秀作品使现代与传统实现契合。(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 6.D(3分) 【解析】这一处没有暗含传统文化的复兴。 7.D(3分) 【解析】“王沂孙的《锁窗寒》开始让度若飞褪去了紧张感”错。在“铜壶滴漏”的声音中,度若飞步子放慢、心情轻松等表现说明他已开始褪去紧张感。 8.①刚退休回家,感到时光飞逝。从“刹那间他就年满六十了”可知他感觉时光流逝之快。 ②在最初的退休生活中,感觉时间漫长。从“觉得白天很悠长,长夜更难熬”的煎熬感可知。 ③“铜壶滴漏”制作完成之后,在慢下来的惬意和即将发挥余热的兴奋中感受时间张弛有度的丰富厚重。由侍弄花草、安静读书和结尾觉得“铜壶滴漏”的声音变得高亢宏重可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 ①人物塑造上,度若飞技艺精湛,工作投入专注,体现了传统工匠精神。 ②语言风格上,流年巷、度若飞等内蕴丰富的名称和诗句的引用,带有古典韵味。 ③情节内容上,制作铜壶滴漏这一古代计时工具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④主题上,体现了传统文化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滋养与调适。(每点两分,答出任意三点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DHK 11.C(3分) 【解析】“胜,即优美的”错,“意思相同”错。文中指“美景”,《岳阳楼记》中是“优美的”意思。 12.B(3分) 【解析】“亲耳听到鱼龙之悲啸”错,“心旷神怡”错。 13.(1)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畅快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吗?(得分点:“披”“当”“庶人”,3分;句意通顺1分。) (2)读书人生活在世间,假如他的内心不能自得其乐,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能不忧愁呢?(得分点:“其中”“何往”“病”,3分;句意通顺1分。) 14. ①长江美景尽收眼底,令人畅快。②古代英雄的流风余韵,令人称快。(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长江出了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沔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如同大海一样。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长兄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变化不定。白天船只在亭前来往出没,夜间鱼龙在亭下的江水中悲声长啸,景物变化很快,令人惊心骇目,不能长久地欣赏。如今,我才得以坐在亭中几席之上尽情玩赏,抬起眼来就能看个够。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消云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可以清清楚楚地指点出来。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到了长江岸边古城的废墟,是曹操、孙权傲视群雄的地方,是周瑜、陆逊驰骋战场的地方,那些流传下来的风范和事迹,也足够让世俗之人称快。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畅快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罢了,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风并没有雄雌的区别,而人有生得逢时、生不逢时的不同。楚王感到快乐的原因,与百姓感到忧愁的原因,正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内心不能自得其乐,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忧愁呢?如果他心情开朗,不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整天愉快呢? 如今张梦得不把被贬官而作为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招引西山的白云为伴,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是伤感失意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 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 15.B(3分) 【解析】“运用借代手法”错。“丹砂”“白雪”应为“借喻”,喻指“池鹤美好高洁的品格”。 16. ①对知音的渴求。②对高洁风骨的珍视之情。③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官场俗辈的厌恶”亦可)。④对自然的向往与不得的无奈。(“对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亦可。)(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1)弊在赂秦,争割地而赂秦。(2)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3)示例一: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示例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示例三:浔阳地偏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符合语境要求即可。) 18.①大名鼎鼎 ②迫不及待(兴致勃勃) ③鳞次栉比(美轮美奂)(每空1分) 【解析】第①空,从下文许多“从深圳产生的‘名言’响彻耳边很多年”,可知此处应填表示名声很大的成语。第②空,从上文“一直未曾谋面,深以为憾”和下文“飞到了深圳”来看,可知此处应填表示急迫或喜悦意思的成语。第③空,从语境中的“四周”“高楼大厦”“闪闪发光”“像一片片海洋伸向天空”可知,此处应填描写建筑物密集或壮观的成语。 19.①比喻,把快速发展的深圳所代表的中国发展气象比作出山的乳虎、初升的红日、潜伏而出的河流,(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种气象具有的发展迅猛、朝气蓬勃、势不可挡的特点。(1分) ②排比,句式整齐,语势强烈,收束有力,(1分)表达了作者对高速发展的深圳和祖国由衷的赞美。(1分) 20.修改为:研究表明,人类带来的噪声往往是在水路交通、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无意而生的“副产品”。(每个错误之处修改正确得2分。) 【解析】“根据研究表明”句式杂糅。“水路交通和工业生产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合逻辑,水路交通、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并列关系,不是从属关系。 21.B(3分) 【解析】“需要大伙儿一起行动”口语误用为书面语,B “疫情很重了”口语误用为书面语,与划线句相同。A 校长在就职演讲中用“小弟”称呼自己,没有注意“就职演讲”这个交际场合。C “务请批准”没有使用敬辞,语气强硬。D “见谅”指请对方原谅自己,此处不合语境。 22.①噪声对海洋动物来说是个麻烦 ②噪声也可能是人类有意制造的 ③海豚的叫声在嘈杂的环境会变大(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第①处,上文“人类活动带来得噪声”提出了噪声这个话题,再结合下文“会严重影响它们的生理、行为甚至生存”,可补出“噪声对海洋动物来说是个麻烦”。第②处,结合上文“噪声往往是……无意而生的‘副产品’。然而……”和下文“军使用声呐探测船只和潜艇,地质学家则使用地震气枪调查海底的石油和天然气”,可补出“噪声也可能是人类有意制造的”。第③处,结合上文“研究也揭示了长期暴露在噪声中对动物行为和生理的广泛影响”何下文“这很可能是为了让其它海豚更容易听到它们。这就好比我们在嘈杂的酒吧里说话时喊得更大声一样”,可补出“海豚的叫声在嘈杂的环境会变大”。 23.【解析】 命题旨在引导考生思考先贤智慧在当今时代的价值与意义。“求诸己”与“求诸人”在材料语境中存在对立取舍关系。本则材料强调学习君子品格,遇到问题,从内因入手,学会反思,努力发展自我,升华自我;而非一味强调外因,推卸责任,归咎他人。考生可以采用正反说理、立驳结合的方式论述;也可以从思辨的角度分析二者的内涵是什么、我们该怎么办。总之,考生应联系个人、社会、国家等现实问题,写出自己的思考。 参考立意: 1. 责躬省过,以成君子; 2. 责人不如责己; 3. 做最好的自己,点亮时代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