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民族意识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之一。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在民族共同地域、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及历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往往与民族的历史遭遇和所处地位有密切关系。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通过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点表现出来。例如建筑的艺术和风格,住宅的安排和使用,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戏曲、饮食、服饰的特点,以及社会风尚、节日和民族传统等,都表现出一个民族的性格、情操和爱好。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是不能离开民族文化而存在的。 任何一个民族的人们都热爱本民族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统,习惯于本民族的习俗、生活方式,并关切它们的存在和发展,这种表现,通常称为民族感情。在阶级社会里,由于民族内部存在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因而在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中渗透着不同的阶级意识因素。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在民族共同地域、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及历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有的还与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在形成过程中,一定的人们逐渐意识到他们属于一个民族。这种民族自我意识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具有很大的稳定性。有些民族的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甚至民族共同语言等特征都已发生变化,但他们的民族自我意识仍然明显存在,成为维系该民族的重要因素。 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往往与民族的历史遭遇和所处地位有密切关系。一些处于受歧视和被压迫地位的民族,对其他民族存有隔阂和不信任心理,对于伤害本民族尊严和民族平等的行为颇为敏感。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各民族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广泛、频繁,民族的传统和生活习俗等随之发生变化,民族的性格、情操和爱好也不能不发生变化。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后,各民族的精神面貌将逐渐趋于一致,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将最终消失。 材料二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交往中,有时需要把人类社会成员进一步划分为群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划分方法,而其划分的根据则各有各的实用性目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各自“利益”不同的群组加以界定,并处理群组之间的利益冲突。对于人类社会中“群组”的划分,根据具体实用性目的可以有许多种方法,如划分为阶级、阶层,或者按种族、民族、种姓、性别、年龄、职业、政治等划分,以及各类自发或非自发形成的组织群体。 “民族”族群之间的差别是区分“民族”族群的基础,我们可以列举的主要差别有:(1)体质差异(包括外貌、肤色、毛发、体形等,体质差异是与血缘关系的远近密切关联的);(2)文化差异(最突出的是语言差异,其次是宗教差异,还有价值观念差异、生活习俗差异等);(3)经济差异(传统经济活动类型,经济活动中不同的角色,分配方式中的本质性差异等);(4)居住地差异(不同的地域,或者同一个地区中不同的自然或人文生态区域,居住流动性等)。世界各国学术界对于民族区分的标准,大致与此相同,在我们把一个族群与另一个族群做对比时,它们之间可能同时存在着一个以上的差异。而且由于历史上或近代各族群之间所发生的密切交往和行政区划的复杂变化,出现了许多“混合型”族群或某些族群中存在着一些“混合型”部分,这就使得族群鉴别和差异分析变得更为困难。 一个族群与周围其他族群具有差别的方面越多,差别程度越大,它的民族意识也就越强;反之,差别越少越不明显,民族意识就越淡漠。一个民族内部,根据其人口居住地点的环境和与其他民族交往程度的不同,各部分成员的民族意识的强弱也会存在着程度的不同。所以应当把一个民族的成员们具有的民族意识的状况,看作是十分复杂,各自不同和不断变化的,而不是整齐划一的。 材料三 不同的族群名称一旦确立之后,除了反映族群之间的实质性差别外,也会具有一定的固定形象和符号象征意义。 在民族意识和凝聚力增强的过程中,一些本族的古代传说(如黄帝对于汉族),历史人物(如成吉思汗对于蒙古族),与本族群有关的山水城市,本族群独有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歌曲舞蹈等等,都可能被固定下来,不断加工或者神化,最终被人们视做本民族的象征。这些象征或者标志着本民族在历史上的辉煌,或者标志着本民族与其他族群的区别,成为向下一代进行民族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有时民族差别在许多方面完全消失了,人们甚至很难指出两个民族之间的实质性差别,但由于抽象的“民族象征”仍未消失,人们的民族意识也依然存在。在缺乏实质性差别但是存在族群特殊利益的情况下,也许“民族象征”会被人们有意地强化,作为维持本族民众的民族意识的重要手段。在民族关系长期处于矛盾冲突的状态下,或者政府有关政策有意或无意地不断强化民族界限和民族意识的情况下,这些具有民族象征意义的东西就会被人们强化,甚至创造出新的民族象征来。而当民族平等真正实现,民族融合成为大趋势和部分成为现实时,这些具有民族象征意义的东西就会逐步淡化甚至消失。 正常发展的社会,它的各个方面(包括民族关系)的发展方向应当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的方向相一致。民族意识的产生与演变十分复杂,影响民族意识变化的因素也很多。对于民族意识的发展方向,民众与政府都在有意识地进行某种引导。民族象征的创造,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强化或弱化,都反映着一个国家民族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龚永辉著《民族识别与民族理论的文化自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交往中,需要把人类社会成员进一步划分为群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划分方法,而其划分的根据则各有各的实用性目的。 B.民族差别完全消失的时候,由于抽象的“民族象征”的存在,即使人们很难指出两个民族之间的实质性差别,人们的民族意识也依然存在。 C.在民族关系的矛盾冲突与政府有关政策的影响下,民族象征意义的东西就会被人们强化,就会创造出新的民族象征来。 D.尽管出现了许多“混合型”族群或某些族群中存在着一些“混合型”部分,学术界对于民族族群区分标准大致相同,主要是体质差异、文化差异、经济差异、居住地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关联民族意识的强弱。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是对“民族意识”的总体介绍,厘清了“民族意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了全文演绎前提。 B.材料二在分析人类社会群组划分过程中,提出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需要将社会划分成不同单元,只有正确的划分社会单元,才能处理社会利益冲突。 C.民族意识的凝聚力是强大的,在民族消失之后,民族意识会以民族象征形态长期存在,并和社会发展保持方向一致。 D.三则材料围绕“民族意识”话题有序并列展开对比论述与思辨,逻辑严谨,事实生动,理论清晰。 4.请根据材料一,说说你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理解。(4分) 5.本文提出宗教信仰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有密切关系,也谈及其与语言、文化、历史的关 系。请你从民族与国家、宗教、文化三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6 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乌撒的猫 H.P.洛夫克拉夫特 据说在斯凯河之外的乌撒,谁也不能杀猫。此刻望着它趴在火堆前咕噜咕噜叫唤,我对此更是深信不疑。因为猫是神秘的生灵,能够接近人类看不见的怪异事物。猫是远古埃古普托斯的灵魂,承载着被遗忘城市梅罗和俄斐的传说。猫是丛林之主的亲属,继承了邪灵出没的古老非洲的秘密。斯芬克斯是猫的表亲,猫会说斯芬克斯的语言。但猫的历史比斯芬克斯还要悠久,记得斯芬克斯已经遗忘的往事。 在乌撒的镇民禁止杀猫之前,曾经有过一个老佃农,他和他老婆喜欢诱捕和杀死邻居家的猫。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不过确实有许多人讨厌猫在夜晚闹出的响动,不喜欢猫在黎明时分的院子和花园里偷偷摸摸地乱转。原因暂且不论,总之这对老夫妻诱捕和杀死了胆敢靠近他们住处的每一只猫,而且从中得到了莫大的乐趣。根据大家在入夜后听见的一些声响,许多镇民认为他们杀猫的手段相当残忍。不过,镇民不会和那对老夫妻讨论这种问题,一方面因为那两张饱经风霜的老脸永远挂着的表情,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们的窝棚特别小,阴森森地藏在几棵枝叶茂盛的橡树底下,外面还隔着一个无人照料的院子。实话实说,猫的主人既痛恨那两个老家伙,但更害怕他们。没有人敢痛斥两人是暴虐的凶手,只好小心照顾至爱的宠物、家中的捕鼠能手,不让它们接近阴森树木下的那间偏僻小屋。然而疏忽总是在所难免,终究会有谁家的猫莫名失踪,入夜后响起那些声音时,失主不是无能为力地哀叹,就是感谢命运没有让他的孩子这么消失,借此安慰自己。因为乌撒的镇民实在淳朴,况且也不知道每一只猫最初的来历。 有一天,一支古怪的流浪大篷车队从南方走进了乌撒铺着鹅卵石的狭窄街道。这些漂泊者肤色黝黑,一点也不像每年经过小镇两次的其他行商。他们在市集支起摊位,靠预言未来换取银币,向商贩购买颜色艳丽的珠子。谁也说不清他们到底来自何方,但大家都见过他们念诵怪异的祷词。他们的车身上画着猫头人身、鹰头人身、羊头人身和狮头人身的古怪图画。车队的首领戴着头饰,这个头饰有一对角,双角之间是一枚造型奇特的圆盘。 大篷车队里有个小男孩,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只有一只小黑猫和他做伴。瘟疫对他没有手下留情,不过也留下这只毛茸茸的小东西来纾解他的悲伤。年幼的时候,一个人能从一只小黑猫的憨态中得到莫大的安慰。肤色黝黑的人们叫他美尼斯,他每天坐在绘着怪异图画的马车的踏脚台阶上和优雅的小黑猫玩耍,欢笑远远多于哭泣。 车队待在乌撒的第三个早晨,美尼斯找不到小猫了。他在市集大声哭泣,有几位镇民告诉了他那对老夫妻和夜间那些凄惨声音的事情。美尼斯听完他们的话,哭泣变成了思索,最终开始祷告。他向太阳伸展双臂,用镇民不懂的语言祈祷——不过话也说回来,镇民并没有很认真地听他在念叨什么,因为天空和云朵变幻出的怪异形状吸引住了他们的注意力。说来奇怪,就在小男孩对天空祈愿的时候,云朵似乎形成了各种朦胧模糊的怪异物体,比方说兽首人身、角顶圆盘的怪物。大自然充满了这一类能够激发想象力的奇观。 当天夜里,大篷车队拔营离开,从此再也没有露面,而镇民陷入困惑,因为他们发现整个小镇都找不到一只猫了。无论大猫小猫、黑猫灰猫、黄猫白猫还是条纹三花,每一户人家的猫都从壁炉前消失得无影无踪。老镇长克兰侬信誓旦旦地说是那些黑肤外来者搞的鬼,为了报复美尼斯的小猫被人杀死,他们带走了镇上所有的猫,他诅咒大篷车队和那个小男孩。但瘦骨嶙峋的公证人尼斯声称老佃农夫妇更值得怀疑,因为他们对猫的憎恶众所周知,而且最近越来越肆无忌惮,只是谁也不敢去责备那两个恶毒的家伙。然而,旅店老板的儿子阿塔尔赌咒说他在黄昏时分见到乌撒镇所有的猫都聚在那个可憎的院子里,两两并排,绕着窝棚非常缓慢而庄重地踱步,像是在施行某种闻所未闻的动物仪式。镇民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一个这么小的孩子的话。尽管他们担心那对恶毒的老夫妻已经用魔法迷住并杀死了所有的猫,但他们不敢冲过去质问老佃农,而是想等他走出那个阴森可怕的院子再说。 于是,乌撒镇在徒然的愤怒中沉沉入睡,等人们在清晨醒来——天哪!所有的猫都回到了它们最喜欢的壁炉前!无论大猫小猫、黑猫灰猫、黄猫白猫还是条纹三花,一只猫都没有少。这些猫看上去都毛色光鲜,肚皮浑圆,满意地咕噜咕噜直叫唤。镇民互相讨论,大为惊异。老克兰侬坚持认为它们是被黑肤外来者带走了,因为猫进了老夫妇的窝棚从来是有去无回。不过,有一件怪事得到了所有人的注意,那就是没有一只猫愿意吃分给它们的肉,喝摆在它们面前的牛奶。整整两天,乌撒镇这些毛色光鲜、懒洋洋的猫都不碰任何食物,只顾在炉火前或太阳下打盹儿。 整整过了一个星期,镇民才注意到树下窝棚到了黄昏时分也不会亮起灯光。瘦子尼斯发现自从猫全体离家的那晚开始,就没有人再见过那对老夫妻。又过了一个星期,镇长决定克服恐惧,以履行职责的心态去一趟那个沉寂得奇怪的窝棚。出于谨慎起见,他还是拉上了铁匠尚恩和石匠苏尔做个见证。他们撞开形同虚设的房门,只发现地上躺着两具剔得干干净净的人类骨架,阴暗角落里有许多形状古怪的甲虫爬来爬去。 乌撒的镇民对此讨论了很久。验尸官扎斯和瘦子公证人尼斯争论不休,各种各样的问题淹没了克兰侬、尚恩和苏尔。就连旅店老板的儿子阿塔尔也受到了仔细的盘问,最后还得到了一份甜点当作奖赏。他们讨论老佃农夫妇,讨论黑肤者的流浪大篷车队,讨论小美尼斯和他的小黑猫,讨论美尼斯的祈祷和祈祷时的天空变化,讨论大篷车队离开当晚猫的表现,讨论后来在那个可憎院子中阴森树下窝棚里发现的东西。 最后,镇民全体通过了那条著名的法令,哈索格的商人将其告诉世人,尼尔的旅行者们热烈讨论。简而言之就是:在乌撒镇,谁也不能杀猫。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佃农和他老婆喜欢诱捕和杀死邻居家的猫,是因为他们讨厌猫在夜晚闹出响动,不喜欢猫在黎明十分到他的院子和花园里偷偷摸摸的乱转。 B.镇民没有人痛斥老佃农夫妇杀猫行为,只好小心照顾至爱的宠物、家里的捕鼠能手,不让他们接近阴森树木下的偏僻小屋,根本原因是他们胆小怕事。 C.失主不是无能为力的哀叹,就是感谢命运没有让他的孩子这么消失,借此安慰自己。意在表明镇民本性善良。 D.美尼斯找不到小猫了,哭泣变成了思索,最终开始祷告。意在表明他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以第一人称完成真实亲切的带入叙事之后,便快速转为第三人称叙事,从而摆脱时间和空间限制,完成故事倒叙。这是作者的匠心,意在直接客观地展示故事主体。 B.小说人物众多,却没有出现任何直接的语言对话描写,意蕴深远,耐人寻味。 C.小说赋予乌撒猫、老佃农夫妇、镇民、大篷车队以深刻的隐喻意义,完成对文明与邪恶、蒙昧与世故、圣哲与人俗之间的多元秩序的思考,主题深刻,立意高远。 D.结尾段强调:“乌撒镇,谁也不能杀猫。”与开篇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完成全文的插叙表达。 8.小说第一段刻意强调乌撒猫与埃古普托斯、斯芬克斯、丛林之主,以及与梅罗古城和俄斐古城的亲密关系,对于塑造乌撒猫的形象和行文逻辑有什么作用?请分析。(4分) 9.中国古代有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如果用本文的核心意象“乌撒之猫”去换太子,小说会在哪些方面有变化?请分条列出。(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