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2023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博物馆和美术馆在结构转型的社会,它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迈向真正的公共性。首先,应该凸现美术馆在公共文化生活中的教育功能和知识传播功能。欧洲的近代博物馆是收藏的产物,美国博物馆最初是仿效欧洲博物馆建立起来的,但很快便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创造了诸多"世界之最"。不难发现,美国博物馆的这些“世界之最”都与教育有关。而且号称“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系统”的史密森尼研究院国立博物馆群在国际互联网上统一以“edu”(教育)为后缀。 美国长期以来十分重视艺术教育。不仅如此,美国的绝大部分博物馆和美术馆都有着力量强大的教育部门。这些教育部门除了拥有固定的有着高学历的教育及艺术史论背景的教育人员,同时还拥有庞大的义工团队。教育部门的导赏员会针对不同的人群和对象运用不同的作品阐释及解说方法。除此之外,博物馆和美术馆还积极与学校、社区合作,构建一些美术教育课程,提供相应的体验场所和学习空间。 事实上,当代美国博物馆不仅是收藏中心,也是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学术中心,还是休闲中心和娱乐中心。《华盛倾邮报》称:当代美国的博物馆已经成为"新的城市广场",举办从爵士音乐会到教育研讨会的各种活动,没有任何别的场所能像今天的博物馆一样把各种不同的人聚集到一起。追博物馆成为华盛顿居民的一大休闲习惯,每到节假日,国会山附近的各大博物馆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美国博物馆对儿童的重视获得了丰硕的回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民教育思想,从小培养了国民的创新意识,而且许多博物馆的捐赠者都是从小经常去博物馆并对博物馆拥有美好回忆的人。 (摘编自郑勤砚《爱上博物馆是一种生活方式》) 材料二: 为何越来越多中国人愿意走进博物馆? 首先,在中华民族日益复兴、文化自信愈加勃发的当下,民众更迫切希望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光辉历程。叩问历史,鉴往知今,可资启迪未来。中国是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大地上灿若星辰的文物资源,不仅是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祖祖辈辈生息繁衍的经验、智慧,于今仍可作为重要的启发和借鉴。而这些文物资源,大多数正是通过博物馆才得以收藏、保护、传承与传播的,也正是通过博物馆,才得以在当今时代激活文物的持久生命力。 其次,摆脱绝对贫困、步入全面小康的中国人,对于城外文明的故事有更多好奇与关注。作为了解和感知世界文明的窗口,博物馆承载着不同国家之间的沟通交往,推动着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通过建立“人”与“物”之间的平等对话,博物馆以此来实现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谐共生。 再次,民众面对后疫情时代环境巨变,更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认识到生活有时也要有慢下来的时间与心情。走进博物馆,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可沉淀可思考,体会生命的意义和美好。 (摘编自应妮《“到博物馆去”,为何成为中国社会新时尚?》) 材料三: 在降低门槛、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后,接下来,博物馆也有必要向纵深发展,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便利的文化体验。 这其中,更新对展品的介绍方式应成为重要一环。文物并不会自己“开口”,需要有人替它去讲述。传统的标签式简介,往往将展品扁平化为“时间、地点、人物”,很难满足人们对背景知识的需求。充分调动社会上的智力资源,鼓励更多专家和爱好者参与志愿讲解,是丰富观众参观体验的有效路径。 另外,要让文物真正"活"起来,不妨尝试更有创意、更加多元的策展方式。传统意义上,文物的展览方式较为固化,比如按年代、类别划分等。近些年,不少博物馆都开启了更为灵活的策展模式,以主题策划的方式,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 令展品之间呈现出有趣的呼应和对话。例如,2020年故宫就策划了一场苏东坡大展,以人物经历为主轴讲述"苏轼和他的朋友们"的故事,使书画、碑帖、器物等呈现出别致的空间语言,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故宫体验。类似的布展创新,应当被鼓励和支持,也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支撑。 博物馆还可以针对不同人群,在更多层面提供便民服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探索夜间开放模式,为忙碌一天的上班族提供一场暖心、放松的文化之旅。 总之,博物馆不应该是“高冷”的,而应当成为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标配”;“到博物馆去”也不该止于一阵风潮,它可以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任冠青《“到博物馆去”,可以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结构转型的社会,博物馆、美术馆应凸现其在公共文化生活中的教育功能和知识传播功能.才能迈向真正的公共性。 B.中华大地上的文物资源,是通过博物馆才得以收藏、保护、传承与传播的,才得以在当今时代激活其持久的生命力。 C.面对后疫情时代环境巨变,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的人们,走进博物馆,可以沉淀思考、体会生命的意义和美好。 D.传统的标签式简介,很难满足人们对背景知识的需求,调动社会上的智力资源是博物馆丰富观众参观体验的有效路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则材料都运用了丰富的事例,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博物馆应创新方法,彰显对民众的教育功能。 B.博物馆成为普通人的教育场所,就能改变国民教育思想,培养国民创新意识,体现其教育价值。 C.当下民众迫切希望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光辉历程,这才有助于民族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勃发。 D.博物馆应运用新理念、新技术,降低博物馆的门槛,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便利的文化体验。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甘肃省博物馆推出“萌呆可爱”的“马踏飞燕”玩具。 B.北京古脊椎动物博物馆举办古脊椎博物馆奇妙夜活动。 C.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划“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 D.鲁笔博物馆开展楹联大赛、开笔礼、亲子游研学活动。 4.有人说:“一座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5.如何让“到博物馆去”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无所不知先生 (英)毛姆 想起14天的旅途将和这个凯兰达共用一间房,我就感到不舒服。我讨厌他的名字。 上船后,我来到客舱,发现凯兰达已经来过。一只又大又难看的衣箱和一个贴满标签的手提箱放在他的床下,脸盆架上整齐摆着他的香水、洗发精和润发油,檀木做的牙刷上镀金印着他的名字缩写。 我不喜欢凯兰达。 他不但和我住在一个房间,而且一天三餐都非要和我挤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他跟我讲起纽约、圣弗兰西斯科,谈到戏剧、绘画和政治。他很健谈,好长时间都是他一个人在那里滔滔不绝。 凯兰达擅长交际,在船上的第三天,就差不多认识了所有的人。他什么事都干:主持拍卖,第集体育资金,组织高尔夫球赛,安排音乐会,举办化妆舞会。我想大家一定有点讨厌他,我们都叫他"无所不知先生",甚至在他面前也是这样。他并不在乎,把这当作我们对他的恭维。 凯兰达非常健谈,并且喜好同别人争论,特别是在吃饭的时候。我们简直难以忍受,但又无法让他停下来。他好像比谁都懂得多,错误似乎也不会发生在他身上。在他讲话时,若有人反对,他就会同他争个没完。在说服你之前,他绝不会放弃一个话题,不管它是多么的不重要。 一天晚上,我们坐在医生的桌旁,凯兰达仍像以往一样在滔滔不绝地说着。在座的还有在神户的美国领事馆工作的拉姆齐和他的夫人。 拉姆齐是一个很结实的家伙,皮肤绷得紧紧的,略显肥胖的肚子使衣服凸起。这次他是带着妻子重返神户的。他的妻子已独自一人在纽约待了一年。拉姆齐夫人的样子十分可爱。虽然她丈夫的工资不怎么高,她穿得也很简朴,但她知道怎样穿她的衣服,使她具有超过一般女人的迷人之处。那是一种端庄淑静的美。 看得出拉姆齐很讨厌凯兰达。他们时时争论一番,这种争论是长时间的,激烈的。 话题谈到精明的日本人正在进行的人工养殖珍珠。凯兰达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珍珠的事。我相信拉姆齐对此知道的不会很多,但他绝不会放过任何反驳凯兰达的机会。不一会儿,我们就被卷入了一场充满火药味的争吵。刚开始,凯兰达还是情绪激昂,滔滔不绝,但不久,他自己也有点厌烦了。最后,他显然是被拉姆齐的一句话刺痛了,敲着桌子叫道: “我可以告诉你,在这方面我是最有发言权的。我这次到日本就是去洽谈珍珠生意的。没有哪个懂这一行的人不会认为我刚才所说的都是千真万确的。”他得意洋洋地看着周围的人。“我知道所有珍珠的行情,没有哪一种珍珠我不能马上辨认出。”他指着拉姆齐夫人戴的项链,"夫人,你的这串珍珠项链就非常值钱,并且它的价格还在上涨。" 拉姆齐夫人的脸红了,她把那项链轻轻塞进她的衣服。 “你说这是天然珍珠吗?”拉姆齐好像已经抓住了凯兰达的什么把柄。 “是的,这种珍珠非常精致。”凯兰达答道。 “好。虽然这不是我买的,但我想知道,你认为它值多少钱?” “在一般的市场要1.5万美元,但在美国最繁华的第五街,3万美元才能买得到。”拉姆齐冷笑起来:"这是我夫人离开纽约前在一家百货商店里买的,只花了18美元。"凯兰达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 “胡说,这珍珠不但是真的,而且是我所知道的几种中最好的一种。” “你敢打赌吗?我要用100美元和你打赌这是仿制品。” 拉姆齐怂恿道。 “可以。” “不,拉姆齐,你怎么能拿一件事实和人打赌呢?”拉姆齐夫人劝阻道。 “为什么不呢?如果放弃这样一个轻易能弄到钱的机会,那才是一个傻瓜。” “但你也不能证明它是仿制品呀?” “把它拿给我看一看,我就知道它的真假。”凯兰达说道。“亲爱的,把它拿给这位先生看看。” 拉姆齐夫人犹豫着,她的两手紧握在一起,好像还在考虑着什么。拉姆齐等得不耐烦了,他走过来亲手把项链解了下来,递给了凯兰达。我预感到一件不幸的事要发生了。 凯兰达拿出放大镜,仔细地观察起来。不一会,一丝胜利的微笑闪现。当他把项链递给拉姆齐正准备开口时,忽然看见拉姆齐夫人的脸是那样的白,好像她马上就会晕过去。她的眼睛看着凯兰达,那是一种绝望的哀求。我很奇怪,拉姆齐没有看到这些。 凯兰达半张着嘴,半天都没有说出话。他在努力改变着什么。 “我错了,”最后他说道,“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仿制品,18美元正合适。” 他从钱包里拿出100美元递给拉姆齐,没有再说一句话。 “也许这能教会你以后不要太自以为是了。”拉姆齐得意洋洋。 凯兰达的手在发抖。 这件事很快在全船传开了,凯兰达不得不忍受着别人的戏弄和嘲笑。但是,拉姆齐夫人再也没有出来过,据说她有点头痛。 第二天早上,凯兰达收到一个信封,里面是一张100美元的钞票。 “没有谁愿意被别人看成是一个傻瓜。”他说。 这件事之后,我觉得我不那么讨厌凯兰达了。 (有删节)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所不知先生”是船上人送给凯兰达的绰号,带有讽刺意味,而凯兰达本人因其性格使然,不知道这个绰号的贬义。 B.拉姆齐坚持就珍珠的真假与价格来打赌,并非想弄清楚夫人珍珠项链的由来和真假,而是想借机打击和羞辱凯兰达。 C.“我”是个细心而又敏感的观察者,对于凯兰达和拉姆齐的争论,“我”显示出了一种洞若观火、袖手旁观的态度。 D.“没有谁愿意被别人看成是一个傻瓜”,含蓄地表达了凯兰达有意输掉赌局其实是为了维护拉姆齐夫妇的面子和尊严。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情节设置巧妙,“真假珍珠”的打赌情节,看似“偶然”,其实“事出有因”;而凯兰达前后结论的变化出人意料,让情节兴起波澜。 B.小说注重通过神态细节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如"半张着嘴,半天都没有说出话",生动细腻地表现出凯兰达作选择时激烈的内心冲突。 C.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叙述"我"的所见所知所感,属于有限视角,"我"是人物活动的观察者、见证者,也是情节走向的参与者、决定者。 D. 小说开头极力渲染“我”对凯兰达的“讨厌”与“不喜欢”,最后以“我不那么讨厌凯兰达了”作结,对比鲜明,表现了人物的多面性。 8.这篇小说在叙述"无所不知先生"的故事中,嵌套着关于拉姆齐夫人的故事,请简要分析她在船上的表现与心理。(6分) 9. “善与恶、阴影与光明相共”是小说塑造人物的常见手法,请结合本文某个人物简要分析。(6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