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靖江市2022—202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2-12-19 09:00
靖江市2022—202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十年来,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文化建设、文艺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重要位置。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等使命任务,奋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文艺创作以中国精神为灵魂,让艺术的温度、精神的高度、思想的深度直抵人心。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主题,文艺界创作了大批精品力作。《领航》《不忘初心》《丰收中国年》等“中国梦”主题歌曲唱响神州大地。围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伟大抗疫精神为灵魂,打造“方舱直播时间”专场演出、“以艺战疫”数字博物馆等,通过文艺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灵魂,精心创作推出一大批音乐、美术、舞蹈、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策划主题视听节目和线上文艺活动,以中国精神为主线制作推出《精神伟力》特别节目等。
蓬勃开展的群众文艺活动为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出新贡献。各地自觉主动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党和国家重点工作,北京等七省区市率先开展“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通过送文化、种文化、传精神,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方面,基层文艺面貌焕然一新,村歌村晚、文艺讲堂等群众文艺活动丰富多样,吸引不少年轻人参与其中,有效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另一方面,文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重大战略安排,社会综合治理、基层党建等重点工作方面发挥了润物无声的引导作用,在启迪心智、感化人心、成风化俗等方面展现显著效果。
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发生新变革,文艺工作者弘扬正道的精神风貌得到充分显现。相关部门评选表彰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开展“四个100”先进典型、“时代风尚”先进典型宣传推选等活动,在文艺界营造了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通过引导文艺工作者守公德、严私德,守正道、走大道,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与人民群众的“零距离”接触中向人民学习,增强创作本领,以健康的文艺风气引领社会风尚。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了重要部署。我们要积极回应国家和民族、时代和人民的召唤,植根于深厚的红色文化血脉和丰富的文艺实践,以文艺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冀彦伟《用文艺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材料二:
文艺作品诚然可以帮助观众坚定文化自信,但是否还能有更多帮助呢?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号召,这与5年前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相比,在“文化自信”基础上引人注目地新增了“文化自强”的意涵,形成“文化自信自强”这一新话语方式。这一新话语方式的提出显然富有深意:让“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紧密交融,汇合成为推动文艺发展的新动力或新路径,其目标直指“铸就社会主义文艺新辉煌”。
这确实是对于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发展动力或路径的一次重要的话语调整。文化自信,按照相关论述,意味着文艺工作者自觉地返身从中华文化传统中吸取资源,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及其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持高度信心,并且努力使自己的作品成为增强广大观众的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而文化自强则代表依托文化自信但又指向更高层级的要求:文艺工作者应当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广大观众奋发图强,增强自身尊严感、强大感和完满感等的强大精神力量。将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相并提,表明这两件事现在已经到了需要密切结合起来予以统筹规划的时候了。正是在当前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创作不仅要激励观众对自身文化保持高度信心,更要进而激励观众提升或增强其自我的强健、强盛或强大之感。如果说,文化自信主要要求文艺作品产生增强观众自信心的精神力量,让个体从自我怀疑的犹豫状态走向自我信念的确定状态,那么,文化自强主要是要求文艺作品激励观众在精神上变得更加强健、强盛或强大,促使个体带着确定的信念投身于让自身变得更加强大的扎实行动或实践之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升;前者重在内在意志力的确定,后者重在向外展开的实践力或行动力及其实际效果的持续增强。因此,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交融或扭结,会对文艺创作提供更加强劲而又厚实的新动力或新路径。
应当看到,提出“文化自信自强”的真正着眼点正如二十大报告指出的那样,在于“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进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也就是说让文艺作品成为广大观众投身其中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精神动力。当然,文艺作品不过是人类创造的感性符号表意形式,它不可能直接推动历史车轮前进,但毕竟可以通过感动正在历史洪流中前进的人们,为他们提供可以产生自信心和激发自强力的不竭动力源,从而间接地起到介入和影响历史进程的精神作用。在这个特定的意义上说,文艺作品产生的精神力量是可以通过影响人的精神状态而间接地转化为影响历史进程的物质力量的。观赏英模人物传记作品,如舞台剧《谷文昌》《桂梅老师》,影片《我的父亲焦裕禄》《守岛人》,电视剧《功勋》《大山的女儿》《高山清渠》等,观众可以从这些感动人心的艺术典型身上获取坚定的自信心和沉厚的自强力,并且自觉地携带着它们,更加意志坚定、意气风发地行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
(摘编自王一川《在文化自信自强中推动文艺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是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B.文艺创作要有艺术的温度、精神的高度、思想的深度,以健康的文艺风气引领社会风尚。
C.村歌村晚、文艺讲堂等群众文艺活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具有启迪心智、感化人心、成风化俗等作用。
D.在当前新时代新征程上,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应交融或扭结,就能铸就社会主义文艺新辉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艺能够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因此我们应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文艺建设、文艺工作。
B.基层文艺活动只有吸引年轻人参与其中,才能发挥润物无声的引导作用。
C.文化自信是文化自强的基础,文化自强是文化自信的提升;文化自信重在外在意志力的确定,文化自强重在向内展开的实践力或行动力及其实际效果的持续增强。
D.文艺作品可以激发广大观众投身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直接地起到介入和影响历史进程的精神作用。
3.下列作品不具备“文化自强”力量的一项是(3分)( )
A.电视剧《觉醒年代》塑造了一大批为寻求救国真理而东奔西走的艺术典型人物,让当代观众可以获得走向未来的自信心和自强力。
B.影片《长津湖》在全景式战争巨制中刻画志愿军的“悲歌慷慨”“气韵沉雄”的英雄群像,突出我军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熔铸出现代中国人民家国同构、军民同心的强盛形象。
C.《唐宫夜宴》在运用多媒体、融媒体等大众媒介方式实现文化传统的通俗化表达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
D.透过《山海情》中成功的闽宁帮扶脱贫攻坚范例,观众在品味“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的同时,可以产生出实现当代乡村振兴强大的实践驱动力。
4.材料一的论证结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5.文化自强是二十大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假如你是一名文艺工作者,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来增强大众的文化自强。(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无法完成的画像
刘建东
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烧焦的味道。女孩被一个中年妇女领进来。中年妇女是女孩的舅妈。
时间停留在1944年的春末。这一年我十五岁,师傅杨宝丰大约四十岁,是城里唯一的炭精画画师,专门给人画像,给活着的人画,也为故去的人画,大约一天时间就能完成。师傅保持着一个传统,画遗像一定得到死者的家里去画。
舅妈说:“小姑子很任性,因为恋爱,断了和我们来往。三年前,我们来找她时,已经看不到她了,只剩小外甥女独自在家。我们找了三年,只好放弃了,就当是死了,所以才请您来她家里给画张像。”
师傅说:“我需要她的照片,你们找出来,我来挑一张。”
舅妈转向小卿:“快去把照片拿出来。”小卿指着墙角处放着的一个搪瓷脸盆,小声凄凄地说:“喏,都在那里。”舅妈只找到一本相册,照片却一张不见。
舅妈问女孩:“小卿,照片呢?”
小卿指了指在墙角处放着的脸盆,盆底有一层燃烧后的灰烬。
舅妈无奈,只好回自家去找。
小卿却对我说:“我娘没死。”
“那你娘去哪儿了?”
“找我爹去了。”
“那你爹去哪儿了?”
“我娘说,我爹去的地方不能让别人知道。”
舅妈回来了。把一张泛黄的照片递给我师傅。
师傅眉头一紧,盯着照片,似在认真辨认照片中的人,半天没有说话。
我开始做准备。师傅坐在那里,闭目养神。我在素描纸上打着方格,偶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枪炮声。
师傅缓缓睁开眼,目光在纸上扫视一遍。阳光正好照在方方正正的格子上,那格子犹如一个个开着天窗的房间,敞亮而温暖。师傅起身,净手,擦干,然后端坐在桌子前,拿起铅笔开始画头像的轮廓。他画得很慢,比平时要慢许多。
舅妈坐在一边数落:“兵荒马乱,一个女子,不找个安分守己的男人,守着自己的小家,天天在外面疯跑。”
师傅紧皱眉头。
她喋喋不休。
天擦黑的时候,师傅才把铅笔稿画完。
第二天画像的过程仍然艰辛。
以往每一次,都是从眼睛画起。而这一天,1944年春天的一天,师傅犹豫了片刻,然后,用小楷毛笔沾上炭精粉,笔落在了鼻子上。鼻头的阴影慢慢地擦出来了,当师傅用炭精粉擦出第一笔黑色的线条时,像是广阔的平原上,吹过来一股春风。
第三天,师傅画了脸部。
第四天,他才最后画眼睛。到傍晚,他再也画不动了。素描纸就放在桌面上,我用宣纸把素描纸蒙住。我看到,师傅的右手布满了密密的汗珠。从来没有过这么难熬的作画过程。
第五天一早,我们就赶到了小卿家。我掀开宣纸,惊得大叫。宣纸下面是空荡荡的桌面。
舅妈把小卿喊进来,吼道:“前两天你把你娘的照片烧了,这次你又把画像弄到哪里去了?”
小卿憋着眼泪,不答话。
师傅安抚她:“不关你的事。别怕。”
接着,师傅淡定地说:“我重画。”
重画的过程是一场灾难。每一天下来,他都疲态尽显。返回的路上,听着他软弱无力的脚步声,我不忍心地说:“师傅,要不我们放弃吧。”
师傅说:“不能。”
师傅回答得那么坚决。肩上画夹中那张薄薄的素描纸,仿佛有雕塑般的形态,厚重了许多。
又过了五天。画像告成的那一刻,师傅瘫坐在椅子上,面色苍白。他闭上眼,没说一句话。爱说的舅妈,也变得沉默了。小卿看了一会儿,突然放声痛哭。她一直相信,母亲一定会在某个黎明时刻,回到她的身边。现在,当她看到母亲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她面前时,也许她意识到了那个黎明永远不会到来。
我背着画夹和师傅回到店里。
不知睡了多久,暗夜中传来细碎的声音。我爬起来,摸向柜台——画夹不见了。借着淡淡的月光,只见浓浓的夜色中隐约有一个人,打着了火,在烧什么东西。视线顺着火光向上移——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那个人竟是师傅。
我和师傅,谁也没有再提起画像的事。一年后的一天,我在店里等着师傅,等了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没有等到。我盘下了那个小店。一边画像,一边等师傅,就像小卿等她的母亲一样。又过了一年,遥远的枪炮声终于来到了城外,清晰而响亮。
1951年的一天,画店里进来一个姑娘,说想请我给她娘画张像。
我觉得眼熟:“好的,把照片给我。”
“有照片,但不在我手里。”
“没有照片我画不了。”
“我是小卿。”她说。
我内心涌动着一股暖流,不知是因为见到小卿,还是想到了当年画像时的师傅。我小心地问:“找到你娘了吗?”
小卿说:“一直在寻找。有一天,舅舅突然来到学校,拉着我狂奔到烈士纪念堂,我们站在一张照片前,是一张合影。合影上是四个微笑着的人,两个年轻的男人和两个年轻的女人。我惊呆了,我越看,其中一个越像我娘,我失声痛哭。后来,一个陌生的女人走到我身边,告诉我,她是照片中的另一个女人,他们四个是战友。她让我叫她黄姨。她指着我娘左边的那个年轻男子对我说,那是你爹。”
我跟着小卿来到烈士纪念堂,看到了那张照片。
那张照片虽然清晰度不高,但他们四人快乐的笑容溢出了照片。我紧紧盯着照片右首的那个男人,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我使劲揉了揉眼睛,指着照片惊呼道:“小卿,你看,那个人,那人是我师傅。”
黄姨领着我和小卿来到一个烈士墓前,她告诉我说,这就是你师傅,这里面埋着他的一顶帽子。黄姨说,他曾经化名杨宝丰,开了一家画像馆。我这才知道,我师傅叫宋咸德。
我潸然泪下。
(选自《十月》2021年第6期,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标题能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带着“这幅画到底完成了没有?为什么没有完成?到底是怎样的一幅画无法完成?”等一系列问题看文章。
B.小卿之所以把母亲所有照片全部付之一炬,是因为她内心里无论如何不愿意相信母亲已经死亡。这为后文小卿看到画好的母亲的画像时突然放声痛哭做铺垫。
C.枪炮声由远处隐隐约约传来,到来到城外,清晰而响亮,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事件的变化。
D.两次突出画画的艰难,意在表现师傅心情的沉重。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师傅眉头一紧,盯着照片,似在认真辨认照片中的人,半天没有说话”运用神态、动作、心理描写,写出师傅从照片上已认出了自己的战友,并且已经知道战友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B.“像是广阔的平原上,吹过来一股春风”,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鼻头的阴影擦出来时给人的清新、愉悦的感受。
C.小说从头至尾没有点出小卿母亲的名字,这种秘而不宣的写法让人从母亲一个人想到一群人,一群为了理想和信仰投身时代洪流的人。
D.小说结尾才点出师傅的身份和名字,令人茅塞顿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8.海明威的“冰山原则”认为作家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请据此分析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9.这篇小说的叙事策略很有特色,请结合小说加以分析。(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