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1.(3分)C(“并未对其思想作出评价”错。材料二中刘再复先生说“事实上,《红楼梦》不仅具有丰富的人性的宝藏、文学宝藏,而且拥有最丰富的哲学宝藏、思想宝藏、精神宝藏”,肯定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 2.(3分)D(“拥有了肉眼可见的哲学思想”错。“肉眼可见”不属于大观哲学,不构成条件关系。) 3.(3分)C 4.(4分)①首先将《红楼梦》与《庄子》类比,指出曹雪芹既是文学家也是哲学家;②接着通过对比与类比,阐述曹雪芹具有“大观”哲学视角;超然客 公众号③最后举例论证大观视角让《红楼梦》有了许多独特的发现。 评分建议: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5.(4分)示例:贾宝玉,出身在贾府这样的贵族门第,本应发愤读书,考取功名,继承家业,但他却抗拒科举仕途,爱好诗词歌赋,这是他对封建科举制度和仕途的一种反叛。 评分建议:从小说中恰当举例,2分;答案要点体现“贵族性”“理想”“反叛”,2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6.(3分)A(杜甫没有租税负担。) 7.(3分)B(“直接赞颂”错,这是侧面烘托。) 8.(6分)(1)情节方面:①照应前文介绍的苏涣人生经历;②自然引出后文杜甫对其诗歌及为人的称赞。(2)人物方面:①借诗中少年嫉恶如仇来表现苏涣不惧黑暗势力、一心为民的精神;②用少年受群蜂围攻的遭遇来表现苏涣的人生遭际;③用少年的“迷所之”“不知机”表现苏涣的迷茫与困惑。 评分建议:情节2分,人物形象4分;其中人物形象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①运用形象性语言,营造诗意化意境,如结尾“暮霭苍茫,两岸人家疏疏落落地升起几缕炊烟”的描写;②用词、炼句体现出整饬的诗的节奏,如“家家灶冷,户户衣单”“田园荒芜,柴扉空闭”等;③句式长短结合,错落有致,音韵上表现出诗一般的和谐,如“他一生饱经忧患,……浮萍”;④有意选用日常生活用语,内蕴却是诗意的,在叙述中,尽可能多地留下空白,给读者意犹未尽之感,如“杜甫的心里也勾起一缕凄凉的情绪”等。 评分建议:一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3分)D 11.(3分)B(次韵是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12.(3分)C(蒋彦回帮助邹道乡家人料理安排家事,并非帮助其做生意。) 13.(1)(4分)像蒋彦回和两位先生的关系,就像秦国和越国(一样远),他们平生没有交情。 评分建议:译出大意得2分;“秦越”“素”两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 (2)(4分)看到蒋观言家里非常贫穷,蒋观言却淡定地住在那里,他仍然具有蒋彦回的风范。 评分建议:译出大意得2分;“顾”“淡如”两处,每译对一处得1分。 14.(3分)①党禁严重时,蒋彦回与黄庭坚交往,收藏其诗文字画;②黄庭坚病重时,蒋彦回前往探病,不私自占有黄的作品;③在黄庭坚去世后,蒋彦回为其收殓,并送其灵柩回乡。 评分建议: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蒋彦回名湋,是湖南永州人,居住在郡县南面外城之处。他年少时离开家乡进入太学学习,在得不到有司赏识之后,就感叹道:“读书人一定要取得富贵之后才算实现理想吗?”于是他放弃了太学生的身份回到故乡,买了几千卷书籍,并且建造了一座楼阁来收藏这些书籍。他又修建了一座花园,在花园里种植花草树木,修葺亭台楼榭,来供自己在园中自在地读书。过不多久,花园里出产玉芝,于是就用“玉芝”来命名这座花园。黄庭坚被贬宜州,经过玉芝园,并且赋诗歌咏。那时候,新党旧党斗争激烈,党禁非常严密,旧党被称为元祐党人,被禁止出任官职和被限制参加政治活动。当时的士大夫都有观望畏忌之心。这之前,永州郡守丁注曾经写过《玉芝园》诗,黄庭坚的诗就是依次用丁注之诗的韵脚来写的。丁太守见到黄庭坚的和诗之后很害怕,就把自己原诗韵脚改变了几个来表示与黄诗不同。有一个叫侯思孺的教授,有一天突然闯入郡里的一个读书人家里,叫人把他家墙上黄庭坚题写的诗歌割除下来,想用这个作为证据向朝廷举报。主人赶紧铲掉了墙上的诗歌,此事才告罢休。只有蒋彦回(毫无顾忌)每天与黄庭坚交往游玩,收藏了他二百多幅诗文字画。黄庭坚也非常高兴给蒋彦回写字作画。第二年九月,黄庭坚病危,蒋彦回听说这件事,连忙赶去见他。到了之后,黄庭坚非常高兴,握着他的手说:“我的身后之事,如果不托付给彦回你的话,那有托付给谁呢?”于是黄庭坚把自己写的书都拿出来给他看,说:“只要你想要的,你都拿走。”蒋彦回竟然没有占有哪怕一张纸的东西。黄庭坚去世之后,蒋彦回为他买了棺木收殓,又出二十万钱准备好船只,送黄庭坚的灵柩回他的故乡。又一位元祐党人邹浩(号道乡先生)谪居永州,蒋彦回又追随他并与之交往,非常高兴。不久,邹道乡又接到被贬昭州的任命,他就把妻子儿女留在永州,在永州太平寺后面租赁了当地百姓的一间屋子让他们居住,自己才前往昭州。蒋彦回切切实实地帮助邹道乡的家人料理家事,与他们一同经历磨难并且周济他们困顿的生活。邹道乡每月写两封信给蒋彦回表示谢意,因为深深地感激他。后来邹道乡复职北归,他和蒋彦回临别时写的诗歌,现在还是可以见到的。唉!读书人在困境中才能看出节操来。像蒋彦回和两位先生的关系,就像秦国和越国一样远,他们平生没有交情。但他却能思慕向往两位先生的高风亮节,已经是非常贤明的了。超然客公众号 况且黄、邹两位先生还处在野兽毒虫满地奔走、露出獠牙的危急境遇,宾客朋友都抛弃他们而去,他们只能在远离朝廷、荒远寂寞的永州被流放埋没。听到他们的消息就憎恨,没有仇恨也对他们加以排挤的人到处都是。但是蒋彦回即便是到了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也不改变对二位先生的态度,这是古代仁德贤明之人、同一家族中的血缘之亲以及曾经对他们有恩而且旧交甚厚的人都难以做到的事啊。蒋彦回却做到了,能不说他是品德高尚之人吗?我来到永州,寻访那座所谓的“玉芝园”的花园,却只看见荒凉破败的废墟上长满野草罢了。我就打听蒋彦回的子嗣,他有一个叫蒋观言的儿子还在世,年纪已经很大了。看到蒋观言家里非常贫穷,蒋观言却淡定地住在那里,他仍然具有父亲蒋彦回的风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3分)B(“销魂”一词的重叠,写出梦境之悲。) 16.(6分)首先写梦游江南找不到离人,表现离愁重;然后写写信寄情却无从寄出,表现思念深;最后写弹筝排情却移遍筝柱难抒怨情,表现相思苦。 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6分)(1)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2)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3)一尊还酹江月 举匏樽以相属。 评分建议:一句1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18.(3分)满目疮痍;迎难而上;后继有人 评分建议:一空1分;如有其它成语,意思对也可得分。 19.(4分)他将长期累积总结的理论和经验传授给年轻科技人员,这些年轻科技人员对于科技创新极其重要,他们能将科技星火蓬勃燎原。 评分建议:改对一句得1分,改对两句得2分,改对三句得4分;意思对即可。 20.(3分)A(A项,比喻;B项,拟人;C项,借代;D项,拟物。)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21.(4分)将“加大”改成“增加”,或在“供给”后加“力度”;“传统的”与“一些”位置对换。 评分建议:改对一句得2分,改对两句得4分。 22.(6分)①“反向旅游”为何受追捧;②网络宣传十分发达;③早晚会变成冷门景区。 评分建议:一句2分,意思对即可。 四、写作(60分) 23.(60分)根据2022年全国高考作文评分细则赋分。 一、审题 材料共分为两层,第一句是第一层,“‘吃一堑,长一智’,一般都认为通过反思自己和借鉴他人,人们能汲取过往教训,变得聪明起来”是总括材料,由“吃一堑,长一智”这一俗语引出“反思自己和借鉴他人”这一中心。第二层先列举荀子和唐太宗的名言,从正面强调“反思自己和借鉴他人”对“长一智”的意义;再举秦人的例子从反面突出不能“反思自己和借鉴他人”的危害。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吃一堑,长一智”只是写作的由头,“反思自己和借鉴他人”才是这次作文的写作中心和写作重点。考生应围绕“反思自己和借鉴他人”这一中心而进行写作,才能算审题得当,即使写“吃一堑长一智”也不能脱离“反思自己与借鉴他人”这一中心。如果只写遭受挫折后使自己变得聪明而不突出“反思自己与借鉴他人”,则审题有失偏颇,不符合题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