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初,陶侃在武昌,议者以江北有邾城,宜分兵戍之。侃每不答,而言者不已。侃乃渡水猎,引将佐语之曰:“我所以设险而御寇者正以长江耳邾城隔在江北内无所倚外接群夷夷中利深晋人贪利夷不堪命必引虏入寇此乃致祸之由非御寇也且吴时戍此城用三万兵,今纵有兵守之,亦无益于江南;若羯虏有可乘之会,此又非所资也。”及庾亮镇武昌,卒使毛宝、樊峻戍邾城。赵王虎恶之,以夔安为大都督,帅石鉴、石闵、李农、张貉、李菟等五将军、兵五万人,寇荆、扬北鄙,二万骑攻邾城。毛宝求救于庾亮,亮以城固,不时遣兵。是时庾亮犹上疏欲迁镇石城,闻邾城陷。乃止。上表陈谢,自贬三等,行安西将军;有诏复位。以辅国将军庾怿为豫州刺史,监宣城、庐江、历阳、安丰四郡诸军事,假节,镇芜湖。六年春正月庚子朔,都亭文康侯庾亮薨。庚戌,以南郡太守庾翼为都督江荆司雍梁益六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假节,代亮镇武昌。时人疑翼年少,不能继其兄。翼悉心为治,戎政严明,数年之间,公私充实,人皆称其才。八年,庾翼在武昌,数有妖怪,欲移镇乐乡。征虏长史王述与庾冰笺曰:“乐乡去武昌千有余里,数万之众,一旦移徙,兴立城壁,公私劳扰。又江州当溯流数千里供给军府,力役增倍。且武昌实江东镇戍之中,非但扞御上流而已;缓急赴告,骏奔不难。若移乐乡,远在西陲,一朝江渚有虞,不相接救。方岳重将,固当居要害之地,为内外形势,使窥觎之心不知所向。昔秦忌亡胡之谶,卒为刘、项之资;周围恶糜弧之谣,而成褒姒之乱。是以达人君子,直道而行,禳避之道,皆所不取;正当择人事之胜理,思社稷之长计耳。”朝议亦以为然。翼乃止。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江左经略中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所以设险/而御寇者正以长江耳/邾城隔在江北/内无所倚/外接群夷/夷中利深/晋人贪利/夷不堪命/必引虏入寇/此乃致祸之由/非御寇也/ B.我所以设险而御寇者/正以长江耳/邾城隔在江北/内无所倚/外接群夷/夷中利深/晋人贪利/夷不堪命/必引虏入寇此/乃致祸之由/非御寇也/ C.我所以设险而御寇者/正以长江耳/邾城隔在江北/内无所倚/外接群夷/夷中利深/晋人贪利/夷不堪命/必引虏入寇/此乃致祸之由/非御寇也/ D.我所以设险/而御寇者正以长江耳/邾城隔在江北/内无所倚/外接群夷/夷中利深/晋人贪利/夷不堪命/必引虏入寇此/乃致祸之由/非御寇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刺史,官名,秦朝每郡设刺史,负责征税,西汉中后期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B.正月庚子朔,农历正月初一,“庚子”是用天干地支纪日,“朔”指农历每月初一。 C.薨,周代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后泛用于称有封爵的高官去世。 D.社稷,土神和谷神的合称。两者是中华民族原始崇拜对象,后用来泛称国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该不该出兵守卫长江北岸的邾城这一问题,陶侃认为派兵守卫邾城对长江以南没有太大好处,羯寇占据也没有太大的好处。 B.庾亮镇守武昌时派遣人守邾城,引起了赵王石虎的憎恶,派五万兵攻打邾城。而庾亮认为邾城城池坚固,没有迅速派兵增援。 C.庾亮正上奏打算把镇所迁至石城,听到邾城失陷的消息,请求自行贬官三等,暂时代理安西将军,朝廷诏令他官复原位。 D.庾亮去世后,朝廷赐予南邵太守庾翼符节,让他代替庾亮镇守武昌,当时有人怀疑庾翼年轻,没有能力继承他哥哥的事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翼悉心为治,戎政严明。数年之间,公私充实,人皆称其才。 (2)若移乐乡,远在西陲,一朝江渚有虞,不相接救。 14.王述反对庾翼“移镇乐乡”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骢马 万楚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尽天山行路难。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金”“青”“白”色彩的调配既富丽堂皇,又柔和舒适。 B.颔联中“东道”“河源”,两地相距数千里,用以夸张空间的阔远。 C.颈联中“汗血”在本诗中指“汗血马”,一种产在西域大宛国的千里马。 D.尾联“能”“尽”二字,充分表达了主人对马的信任和期望。 16.前人认为这首诗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请简要分析这种诗风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江”与“月”历来被文人钟爱,在古诗词中往往并存,描写着一幅幅雄浑壮美、孤独寂寥、闲适清雅的画面,如“江月年年望相似”,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深厚执着的爱国热情对后世文人创作产生深远影响,也正是从《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古诗开始,后世关心民生疾苦的诗篇越来越多。 (3)“堆土成山”的比喻在孔子、荀子的笔下都出现过,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积土成山,________________”,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民以食为天”是一句______________的古语,孙中山说:“民以食为天,不足食胡以养民?”毛泽东说:“民以食为天,就是吃饭第一,务必要解决好‘肚先生’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粮食安全、耕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党中央做出诸多重大决策。粮食生产系于“三农”,只有农村好、农业兴,粮食来源才能稳定,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才能丰足有余。着眼今天,“民以食为天”给予我们深刻告诫。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防患未然。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一成绩______________,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要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这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底线。还要做到______________,居安思危。解决粮食、吃饭问题要有备无患。唯有我们常备不懈、着眼长远,就能临危不乱、有效应对始料未及的不虞之患。只要我们坚定民族自信心,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一定能够走稳走好粮食安全之路,就一定能够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阔步前进、______________。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路人皆知 谈何容易 未雨绸缪 乘风破浪 B.路人皆知 来之不易 防微杜渐 行稳致远 C.家喻户晓 谈何容易 防微杜渐 乘风破浪 D.家喻户晓 来之不易 未雨绸缪 行稳致远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唯有我们常备不懈、着眼长远,方能临危不乱、有效应对始料未及的不虞之患。 B.我们唯有常备不懈、着眼长远,就能临危不乱、有效应对始料未及的不虞之患。 C.我们唯有常备不懈、着眼长远,方能临危不乱、有效应对始料未及的祸患。 D.唯有我们常备不懈、着眼长远,就能临危不乱、有效应对始料未及的祸患。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效果?请简要分析。(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欣赏活动的深化,不仅要有反复涵泳和耐心品味的欣赏态度, ① 阎立本如果没有高度的绘画修养,对于张僧繇的画,即使反复欣赏,也不可能达到那样入迷的程度。某些技巧性较强、需要专门教育训练的艺术领域,如音乐、书法、大写意的中国画等,缺乏起码的艺术修养就很难欣赏。( ) 对于欣赏活动的深化来说,还要有一个重要的因素, ②_ 。艺术是生活的反映,它渗透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美学评价。欣赏者如果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就不容易深入到艺术境界中去。正如陈继儒《杜少陵集》说:“少年莫漫轻吟味, 五十方能读杜诗”一样,当然也不仅仅是年轻人,这是因为杜诗感时抚事, ③ 。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你要深入欣赏那些博大精湛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也必须具有相当的文化素养。 B.那些博大精湛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只要具有相当的文化素养,就能深入欣赏他们。 C.具有相当的文化素养是你要深入欣赏那些博大精湛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的必要条件。 D.那些博大精湛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你要深入欣赏他们,也必须具有相当的文化素养。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苏轼《留侯论》曾言:“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苏轼的话是说胸怀大志、目标高远、拥有“大勇”的人,遇到突发情况毫不惊慌,对无缘无故的侵犯也不动怒。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对“勇”有哪些思考?学校“18岁成人礼”邀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