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解析】A 项,“剔除艺术现实功利职责”错,而是“没有受这种儒家狭隘的功利信条的束缚”,A项变成了主观有意的行为。B 项,根据第二段对汉代艺术神仙世界的阐释,“是人们要到天上去参予和分享神的快乐”“是人及人的世界的直接伸延”等,点明了汉代神仙世界的特点,神仙世界的人物与生活带有强烈的人间色彩。C 项,根据第三段,汉代艺术是艺术家“兴趣和意念所在”,他们通过作品表达“对现实世间的津津玩味和充分肯定”。D 项,根据材料一第四段中黑格尔对十七世纪荷兰小画派作品的分析可知,两者都充分肯定人间生活,但从力量、气魄、主题等方面来说,汉代由当时国势强盛,使得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规模更宏大。的现实让她内心坦然接受了现实。理解正确。 2.B 【解析】B 项,汉代艺术家创造的神仙世界“人神杂处,人首蛇身……原始神话与真实的历史故事、现实人物之纷然一堂”“天上也充满人间的乐趣”以及“与向往神仙相交织并列,是对现实世间的津津玩味和充分肯定”。因此,可以断定为“从形象到兴趣都堪称人以及人间生活的伸延”。理解正确。A 项,过于武断,原文只是表达汉代艺术因为没有受到“儒家信条”的束缚而更五彩缤纷,但不能由此推断出“艺术创造掺入现实功利性”就一定会失去“缤纷色彩”,难表现“人的意愿”,就会“脱离人的世界”。C 项,“对儒教教义进行艺术改造”“既符合贵族阶层的需要”于文无据。D 项,曲解文意。原文“只有对世间生活怀有热情和肯定,并希望这种生活继续延续和保存,才可能使其艺术对现实的一切怀有极大兴趣去描绘,去欣赏,去表现。”D 项中曲解为“必然能潜心观察普通的人、事、物”,对“生活热情肯定”必然能创作出“鸿篇巨制、平凡却伟大的艺术作品”。 3.D 【解析】D 项为医学著作,不能体现“辽阔的现实图景、悠久的历史传统、邈远的神话幻想的结合”。 4. ①援引黑格尔的画论观是为了阐明汉代艺术家因为对生活的热爱,精心创作出作为人间生活延伸的艺术世界,艺术作品宏伟巨大;②援引色伽兰的画论观阐明强健战斗生气活泼的汉朝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每点 2 分,共 4 分) 【解析】根据黑格尔的观点,十七世纪荷兰小画派“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细节津津玩味的精心描述,表现了荷兰人民对自已日常生活的热情和爱恋,对自己征服自然(海洋)的斗争的肯定和歌颂”,作者以此与汉代艺术家创作类比,指出汉代艺术创作同样是源于对生活的“热情与爱恋”,在比较之后,还得出因为时代的原因,汉代艺术规模更宏大。色伽兰的画论主要是针对汉朝的绘画, 主要阐述的是时代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5. 同:两则材料均指出汉代艺术雄浑奔放、生意盎然、生机蓬勃。 异:①第一则材料还认为汉代艺术充满浪漫色彩,有人间气息;主题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征服。 ②第二则材料认为汉代艺术粗重笨拙,风格朴素;主题庞杂。(相同点 2 分,不同点每点 2 分, 有其他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两则材料都指出汉代艺术重要特色,如第一则材料指出汉代艺术“是更为生意盎然、生机蓬勃”,题材和对象“如此丰富众多”“它们的力量、气魄、价值和主题要更为宏伟巨大”。第二则材料认为汉代艺术“粗重笨拙,却心胸开阔、气派雄沉,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具有“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二者都指出了汉代艺术雄浑奔放和生意盎然、生机蓬勃的特点。除此之外,第一则材料还分析认为,汉代艺术与人间生活的关系密切以及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它认为汉代艺术“天上也充满人间的乐趣”“尽管道德说教、儒学信条已浸入画廊,却仍然难以掩盖那股根柢深厚异常充沛的浪漫激情”。第二则材料分析了作品的艺术风格,“汉代的艺术作品风格朴素”“汉代艺术尽管粗重笨拙”,可见其认为这也是汉代艺术的典型特征。 6.D 【解析】D 项,小说将贝尔小姐今昔情感态度的对比,表现了她在经历爱情磨难后的成熟与圆融, 以及对美好往昔的眷恋。虽然没有了甜美的爱情,但是莉莉当初天真的行为与当前已“年纪已大了” 主要还是因为“山茶树”寄予了她深厚的情感,见证了她曾经美好的生活,它成为对往昔可贵的念想。因此,不能理解为主要是“审美观”上的问题。 7.A 【解析】A 项,“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线索”错,应该以“山茶花树”为线索;“为读者呈现了她较为完整的一生”错,根据文章记叙,“我”八岁第一次见到贝尔小姐的时候,她就已经“不可思议地老”,小说后半部分回忆贝尔小姐年轻时也只是简单交代其经历。 8. ①对美的执著追求。贝尔小姐不愿意卖掉山茶花树,因为她的日本山茶花树是“上好”的品种, 能开出“如此美丽”的花。 ②对往昔美好生活的眷恋。贝尔小姐不愿卖掉山茶花树,她曾经有过如同山茶花一般甜美的爱情, 亲情,因为杰德的变心而毁灭,但依然眷念往昔美好的生活。 ③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虽然处境艰难,但她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执著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任答两点即可,一点 2 分,共 4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特征的能力。首先从最基本的层面理解贝尔小姐为什么不愿意高价卖出山茶花,是因为山茶花本身的珍贵与美丽。其次,是因为山茶花见证了当年他们甜美的爱情, 她依然保留当年的记忆。最后,是不屈服命运的安排,凌寒而开的山茶花正象征着她不屈的精神品质。 9. ①使用第一人称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感染性。如小说一、二部分以“我”的口吻讲述故事,告诉读者“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小说结尾部分“我”则转换为贝尔小姐,交代了贝尔小姐的经历,让读者对贝尔小姐有全面的了解。 ②小说在第三部分使用第三人称讲述故事,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全面深入地叙述贝尔小姐的生活情况。如对贝尔小姐心理的细致刻画,只有使用第三人称才能描述出来。 ③交替使用叙述视角,可以更灵活、全方位叙述事件,刻画人物。本文交替使用叙述视角,突出了贝尔小姐坚韧、顽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形象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同情与钦佩之情。(每点 2 分,共 6 分,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表达技巧的能力。小说叙事的口吻从开篇的第一人称继而变换为第三人称再到最后再次变换为第一人称,但是开篇的第一人称与小说末尾的第一人称其指代对象已经发生了改变。然后,我们需要了解第一人叙事和第三人称叙事各自的优点并结合文本赏析即可。 ⒑B 【解析】分析句意可知,“苦”修饰“争之”,排除 A、D;“窃叹”的主语是“霸先”,所以“霸先”前断开,排除 C,选B。 ⒒C 【解析】“十二天干和十地支”有误,应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故选 C ⒓C 【解析】根据“安都至石头城北,入女垣内,众随而入”“霸先兵亦自南门入”知道从北门攻入的是侯安都及其士兵,从南门攻入的是陈霸先的士卒。故选 C。 ⒔⑴(侯)安都率领船队奔赴石头城,陈霸先勒马停止前进(控制着马停止前进),侯安都非常惊恐。 【解析】引:率领,见《项羽之死》中“项王乃复引兵向东”。趣:趋向,奔赴,见《兰亭集序》中“虽趣舍万殊”,控:勒马,控制,操控。三个翻译点各1分,句意通畅1分。 ⑵王僧辩正在处理事务,外面禀告说有士兵偷袭,过了一会有士兵从内室(里面)冲出来,王僧辩急忙逃跑。 【解析】视事:处理事务,办公,见《张衡传》中“视事三年”。白:告诉,禀告,见《孔雀东南 飞》中“便可白公姥”。遽:急忙、突然,见《祭十二郎文》中“孰谓女遽去吾而殁乎”。三个翻译点各1分,句意通畅1分。 ⒕①准备物资,发兵前分赐以鼓舞人心。 ②控制江旰,致后面发兵之时无人怀疑。 ③禁闭杜棱,防偷袭消息走露。(每点一分,共 3 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一是抓住题干中的“发兵之前”字眼,二是明确题干中的“周密安排”,然后在相关内容中提取答案。 参考译文: 当初,王僧辩和陈霸先共同消灭了侯景, 王僧辩居住在石头城,陈霸先居住在京口,王僧辩推心置腹地对待陈霸先,等到王僧辩迎纳贞阳侯萧渊明为帝时,陈霸先派使者苦苦劝阻,争辩不休, 使者为此在石头城和京口往返了几趟,王僧辩不听陈霸先的劝说。陈霸先私下叹息,对他的亲信说: “武帝的子孙很多,只有孝元帝能平定侯景之乱,为祖宗报仇雪耻。他的儿子有什么罪,为什么突然就废了他?我和王公僧辩共同处于先帝托孤的重臣的地位,而王公现在改变主意,对外依附戎狄之邦,不按次序扶立天子,他的志向是什么呢?”于是秘密准备了几千件战袍和丝帛金银等作为赏赐部下的物品。正好这时有人来报告,北齐军队进行大调动,已经到达了寿春,将要进犯。王僧辩派江旰通知陈霸先,让陈霸先有所戒备。陈霸先借这个机会把江旰扣留在京口,想举兵袭击王僧辩。壬寅(二十五日),陈霸先召集部将侯安都、周文育、徐度、杜棱一起谋划这件事。杜棱认为这事很难进行,陈霸先害怕秘密泄漏,用手巾绞住杜棱,使他晕倒在地上,然后把他关在另一间屋子里, 给部分将士分赐金银丝帛, 派徐度、侯安都率领水军直逼石头城,陈霸先自己率领骑兵、步兵与他们会合。当天夜里,各路兵马都出发了,召来杜棱随军同行。知道这次进军的真正目的的人,只有侯安都等四个将领,外人都以为是江旰在征调军队抵抗北齐的进犯,对军队的出动一点也不感到奇怪。 甲辰(二十七日),侯安都率领船队奔赴石头城,陈霸先勒马停止前进,侯安都非常惊恐,就大骂陈霸先 :“今天我们造反,事到临头,已经无法挽回了,生死关头必须作出决断,你拖在后面,还想存什么念头?如果失败,我们都得死,留在后头就能免去砍头吗?”陈霸先说:“侯安都责怪我呢!”于是进兵。侯安都到了石头城的北门,从城墙进入,众人随着他入城,一直进到王僧辩的卧室。陈霸先的队伍也从南门攻入了。王僧辩正在处理事务,外面禀告说有士兵偷袭,过了一会儿有士兵从内室(里面)冲了出来,王僧辩急忙逃跑,遇到儿子王顗,父子二人率领身边几十人苦战, 力竭不敌被抓住。陈霸先问道:“我有什么过错,你想和北齐军队一起来讨伐我?”而且还问:“北齐军队来犯,你为什么全无戒备?”王僧辩说:“派你扼据建康的北门,怎么说我对北齐军队没有戒备?”当天夜里,陈霸先把王僧辩父子两人绞杀了。前青州刺史程灵洗率领所部将士来救王僧辩, 在石头城西门奋力苦战,兵败。陈霸先派使者前去招谕他,过了很久,他才投降了。陈霸先被程灵洗的义气深深感动,让他暂代兰陵太守一职,协助防守京口。乙巳(二十八日),陈霸先发布檄文, 通告朝廷内外,列举王僧辩的罪过,并且在檄文中还说:“我今天要讨伐的,只是王僧辩父子兄弟,至于其他王氏亲戚党羽,一概不加问罪。” 15.C 【解析】C 项“远近结合”错误,由“冥冥”“隐隐”而知,此处属于远景。 16. ①对辛弃疾的推崇和赞颂。运用典故,将辛弃疾与诸葛亮相比,借此推崇、盛赞辛弃疾。 ②对挥师北伐,收复中原的盼望。“中原”三句写出了北方沦陷区人民迫切盼望北伐的心声。词人借中原百姓的心声,表达了词人迫切希望北伐的愿望。 ③对时光易逝、辛弃疾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化用桓温的典故抒发了时光易逝而辛弃疾长久不受朝廷重用的慨叹。(每点 2 分,共 6 分,有其他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词的下阙化用诸葛亮的典故,借此推崇、盛赞辛弃疾;“中原”三句,表达了词人迫切希望北伐的愿望;结尾化用桓温的典故,意蕴丰富,引发读者联想,根据学生所学课本知识的迁移, 故拟答案为“对时光易逝、辛弃疾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如果学生有其他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①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②身世浮沉雨打萍,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每句 1 分,共 6 分。) 18.D 【解析】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不容置喙: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根据语意,这里应填“不言而喻”。大有可为:比喻所做之事很有价值,很有发展前途。原意不能指人,现也可用以形容人。大有作为:意思是能够充分发挥才能,做出很大成绩。根据语境,此处应填“大有可为”。揭示:指出或阐明不易看清的事物。揭露:使隐瞒的事物显露出来。根据语义及后文的“文明的来处”,这里应填“揭示”。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根据语境,此处应填“栉风沐雨”。故选 D 19.B 【解析】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二处语病,一是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不当,“因为”放在“他们”之前, “所以”放在“中国”之前,所以排除 C、D;一是多重定语语序不当,数量短语在形容词短语之前, 所以排除 A,选B。 20. ①引用:“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这句话正体现了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为我们揭示了文明的来处,使语言精练,含蓄典雅,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②比喻:将历史比作教科书,将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比作“活字典”,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的突出了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和意义,不断丰富我们对历史的认知,探寻文明的来处。 (第一点 2 分,第二点 3 分,共 5 分,有其他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21. ①工作才能干得好 ②似乎十分惬意 ③那么睡眠就显得尤为重要 (每句 2 分,共 6 分,其他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根据前文“不管做任何工作”以及“只有吃得好,睡得好”以及后文相关内容可推知①应填“工作才能干得好”;根据前文“在太空舱中飘来飘去”以及后文“但实际上航天员的工作强度非常高”可推知②处应填“似乎十分惬意”;根据前后文“既然工作如此繁重”“睡眠”可推知③应填“那么睡眠就显得尤为重要”。 22.C 【解析】本题设置了设问句和一般陈述句的表达效果,根据语境,此处用设问句表达效果更好,起强调作用,句意更连贯,所以排除 B 和 D;根据后文的内容,“国际空间站和天宫空间站”的语序衔接更顺畅,所以排除 A,选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