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2届高三下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2-03-05 19:37
参考答案
1.D.
2.A.“从礼仪制度、家训家风、学校教育等方面分别介绍了中国古代劳动教育的具体措施”错误。从文章内容来看,各部分内容有一定的融合性,不能算是“分别介绍”。
3.B.“就须借鉴《内则》等中国劳动教育的规范”推断绝对,不成立。原文第三段是说“《内则》有言:‘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红,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制度,养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我们可借鉴中国古代关于劳动教育的制度设计,教育部门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制定关于劳动教育的具体方案,让学生劳动教育有法可依、有例可循”。是“可借鉴”而不是“须借鉴”。
4.C.“将……相结合,并赋予乡村以自治功能,就能……”错误。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为此,需要……同时,还要站在乡民立场上,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以乡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优良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引导乡民孝老爱亲、勤俭持家、向上向善、重义守信”,可见选项表述绝对,“建立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需要的条件和因素很多,选项信息不全。
5.B.“材料一……意在增强人们积极投身这项事业的使命感”错误,意在指明新时期乡村如何实现文化振兴,即明确怎么做。
6.践行绿水青山的生态文化。仇庄村注意改善乡村环境,街头巷尾干净整洁,绿植遍地。弘扬优秀传统治理文化。仇庄村成立了以“村贤”为主的村民宣讲团,发挥乡贤文化优势。推进乡村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仇庄村聘请传统文化专家,通过网络平台,提升乡民的文化水平。
7. A  
8. 地平线是壮观、诗意的自然景象,作者借“地平线”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地平线凝聚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作者借“地平线”表达对青春时代与北大荒生活的怀念。地平线象征着美好的希望,作者借“地平线”表达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理想的坚守。  
9. 本段和上段作者游尕斯库勒湖的所见所感互相印证、补充,丰富了文章内容.突出地平线之美。青年学生“追逐”地平线产生的悲剧,体现了地平线给人带来的影响具有复杂性,为结尾的议论做铺垫,可以引发读者对青春、诱惑、激情等的思考。
10.C
11.B
12.D
13.如果他的话不合乎圣上的心意,在陛下这里(对陛下来说)就是听与不听罢了,怎么可以把这个作为他的罪过呢?
大概是不敢辜负陛下对他们委任关注的心意,(结果)都受到诬蔑损害而被贬官,离开了朝廷。
14.针对范仲淹被贬一事,欧阳修斥骂谏官高若讷不作为。
高若讷大怒,将欧阳修的书信上呈皇帝;欧阳修因此被贬。
14.(1)C.“再写当地渔家戒备森严,意在表现他们的杀敌斗志”错误。颈联是将驻守军队数量之多与战后百姓流离失所作对比,后句强调昔日渔家变成了军营,突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15.首联由家及国,从个人的离乱之情转及关心楚荆时局。领联由家及国,从白社恐无故老的丧亲丧友之痛,转至清江绕空城的国家动乱之痛。颈联家国之痛弥合无间,在大兴兵戈的动荡之中写渔家尽被占为野营的家事之痛。尾联写诗人故居破败的家痛,而又用“灰烬”隐含国痛。由此将家国之痛弥合无间。
16. (1)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重点字:扪、胁、膺)
(2)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重点字:燕、脂、凝)
(3)足肤皲裂而不知    四支僵劲不能动(重点字:皲、裂、僵、劲)
17.D
18.A.从后文来看,该句的陈述对象应该是“我们与二十四节气”要更连贯,“似乎”一词应该修饰“有了”更恰当。
19.C.原句中“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属于介词误用,使得全句没有主语,应该去掉“通过”。原句中“壮大和培育”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可改为“培育和壮大”,A项两处均未改动,而且“从而”这一关联词还误用。B项没有改“壮大和培育”,D项没有改“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故选C。
20.运动一定能提高免疫力吗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运动时间太短
21.运动强度要适中  运动时长要恰当  运动方式要选对
22.
参考立意:
1.中国传统文化要当下认同,守好传统是根本。
2.中国传统文化要当下认同,要守好根也要赶上潮流。
3.中国传统文化要实现当下认同,应多渠道多管齐下。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