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九江市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2-02-20 17:49
九江市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神话作为重要文化遗产,在世世代代的文化传承中生生不息。一代代传承者在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着这种古老文化,促成了神话在民间生存的高度自适性,形成了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的多渠道与多维度。其中,在表达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方面尤为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多民族神话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记忆与表达。追忆与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是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解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做什么"的文化溯源。许多民族神话都将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共同拥有一个文化祖先的精神理念恰如其分地融入丰富多彩的神话叙事中,诸如众所周知的盘古、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不仅在各地汉族神话中非常多见,在许多少数民族神话中同样妇孺皆知。不同民族对共同始祖的认同与信仰,使各民族之间产生了一种基于共同血缘关系的亲和力,有利于增强群体凝聚力和家国情怀的有机统一。
其二,多民族神话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建构与积淀。神话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塑造出了一系列具有象征性和共识性的文化符号。这些传统文化符号不仅成为后世各类文化创造的核心母题,而且塑造着各民族共同的文化意志与高度的中华文化认同。如各民族神话中非常普遍的龙、凤、熊、麒麟等形象以及图腾尝拜、吉祥物等意象,往往都体现.出异曲同工的文化共识与相似审美。以"龙"为例,不仅汉族神话中把远古祖先、"三皇五帝"、文化英雄等的出生、特征和事迹与"龙"联系起来,彝族神话中的"支格阿龙",白族、傣族神话中的"九隆"以及许多少数民族神话叙述的行云布雨、保佑苍生的龙王等,无一不表达出中华民族与"龙的传人""龙文化"的密切关系。与之相关的神话的传承与再生产则不断丰富着这些文化符号的内涵,强化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三,多民族神话对中华优秀人物、经典文化事件的塑造与共享。许多英雄人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甚至历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有时也会融入民间神话传承中。如老子、孔子、屈原、关羽等在许多民族和地区不仅衍生出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而且还在多种民俗活动中被祭拜颂唱,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各民族不断融合与共同发展的进程中,神话也以其强大的解释功能与传播功能推动了具有共性的文化事件,像共同的传统节日、共性的民族习俗等,其背后往往都有神话因素的支撑。正是在中华民族这块丰厚的文化土壤中,包括神话在内的多民族文化跨时空多维度共生、共享与共同发展,才培育出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精神。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掘好、研究好、阐释好和应用好这些弥足珍贵的各民族神话资源,不仅恰逢其时,也是一种义不容辞的文化担当。
(摘编自王宪昭《神话中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神话在民间生存的高度自适性使其在文化传承中得以继承与发展。
B.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神话中都融入了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共同拥有一个文化祖先的认同与信仰。
C.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符号是在多民族神话中产生的,并且成为了后世各类文化创造的核心母题。
D.在各民族融合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许多共性的民族习俗,都得益于具有强大功能的神话的推动与支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论证了多民族神话多渠道、多维度地表达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及其现实意义。
B.文章以"龙"为例,证明多民族神话通过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建构与积淀可达到文化认同。
C.文章运用了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充分,说服力强。
D.文章主体部分的论证从三个不同角度展开,各角度之间是并列关系,论述脉络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承和再生产与传统文化符号有关的神话,在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B.优秀人物在多地多民族衍生出的神话故事及人民对其祭拜颂唱,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
C.为了实现多民族文化跨时空多维度共生、共享与共同发展,就要培养同心同德的民族精神。
D.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掘、研究、阐释和应用好民族神话资源,是时代的文化担当。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只有融入时代,文化遗产才更能体现自身价值;只有融入生活,文化遗产才会焕发新的光彩。中央领导人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作为全球排名第二的世界遗产大国和现任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已拥有世界遗产55项。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的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寻找新的呈现形式、表达方式,收获更丰富的时代价值。
2021年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旨在体现非遗保护为了人民、保护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只有融入时代,文化遗产才更能体现自身价值;只有融入生活,文化遗产才会焕发新的光彩。
令人欣慰的是,文化遗产在不断走进我们日常生活的同时,"活"起来了,也"火"起来了。前不久,三星堆"上新"全网直播,引发广泛关注,线上"云"考古点燃了很多人对文物的热情。若将视野放宽,放眼神州,从非遗进校园到文物展览受热捧,更能看到优秀传统文化勇立潮头、迎风绽放的动人风景。
(摘自《人民日报·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材料二∶
一张南京博物院藏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的照片,获得17 万转评赞,经常有参观者拿着照片来到南京博物院寻找实物。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是网友"动脉影"。"动脉影"本名黄翼,自2012年起.他持续在网上发布自己利用业余时间拍摄的博物馆文物照片。8 年来,他走遍国内外200多家博物馆,拍摄了近 50万张照片,积累了近400 万粉丝。他镜头下的文物,有种动人心弦的美,让人忍不住想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仰望星空"的博山炉、曲线动人的青铜壶、宁静沉思的佛像侧影、光泽如银河闪耀的窑变石榴尊······他发布的这些文物图片,在角度和构图上别出心裁,凸显出文物之美,引发网友赞叹。
2015年,武,汉博物馆激请苦黄翼拍摄馆藏 文物。那是他第一次以"非普通观众"的身份走进博物馆,"他们希望我从美的角度出发,拍点与传统资料图不一样的照片。"
黄翼的微博里有时会讲讲文物的来历和故事。有的粉丝原本不是文博爱好者,被他的照片打动,对博物馆产生兴趣。现在,他还在微博上开设了专题"本周看啥展",定期向大家推荐国内博物馆的精品展览,"希望我的作品能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感受文物的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摘自《人民日报·他为文物拍美图(解码·文化遗产赋彩生活)》)
材料三∶
2021年"五一"假期,在天坛标志性建筑祈年殿前,游客们手拿祈年殿造型的祈愿冰激凌,与大小祈年殿来一张同框合影,成为刷爆微信朋友圈的打卡新方式。小长假期间,天坛公园多款文创产品全新亮相,并首次推出文创打卡路线,市民、游客可以边逛边吃,在古老的皇家园林中感受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
不只是天坛的文创冰激凌受热捧。前不久,多地上新的文创雪糕纷纷"火出圈"。成都宽窄巷子脸谱雪糕、三星堆青铜面具冰激凌、武汉黄鹤楼雪糕、莫高窟九层塔雪糕·……各种有颜、有料、有文化的雪糕在网上进行了一场比拼,边逛边吃边拍照打卡成为旅游新时尚。
前些年,不少景区的文创产品总给人一种不温不火的感觉,叫好不叫座。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各地的文化各具特色,但是,不少景区推出的文创产品却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另一方面,商品定价过高。一些景区曾煞费心机,研发出一系列中高端文创产品,但难免"曲高和寡"。
文创产品不能是景区自弹自唱,不能与市场脱节,而是要抓住游客的心理诉求,引起游客共鸣,因此产品要有实用性和代入感,充分满足游客对商品的需求和对文化的认同。如今,祈愿冰激凌、脸谱雪糕、青铜面具冰激凌之类的"专尖文创"兴起.让人眼前一高。除了好看,能解暑外,文创雪糕还是拍照"利器",手持文创雪糕与对应景观来一张合影,别具趣味。更重要的是,文化与饮食结合,传统与时尚混搭,令人耳目一新,为游客增添了仪式感和体验感。
(摘自《北京青年报·文创雪糕"火出圈"的启示》)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是2021年非遗主题"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设立的意义。
B.黄翼在微博里开设专题,有时会分享文物的来历和故事,所以有的粉丝被他打动,对博物馆产生兴趣,进而爱上博物馆。
C.不少景区文创产品全新亮相,祈愿冰激凌、文创雪糕深受游客喜爱,边逛边吃边拍照成为刷爆微信朋友圈的打卡新方式。
D.如果景区盲目跟风推出千篇一律的文创产品,就可能会造成文创产品与市场脱节.甚至会削弱游客对景区文化的认同度。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化遗产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当融入时代和生活,文化遗产会呈现更丰富的价值,焕发新的光彩。
B.黄翼走遍国内外多家博物馆拍摄优美文物,因其在角度和构图上能别出心裁,获得了武汉博物馆拍摄馆藏文物的邀请。
C.一些景区研发出的一系列中高端文创产品,定价过高,难免"曲高和寡",因此造成文创产品市场的不温不火。
D."舌尖文创"将文化与饮食相结合,传统与时尚混搭,令实用性和代入感共存,引发游客的共鸣,受到追捧。
6.中央领导人指出文明"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请根据文本材料简要概括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创新举措。(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漂流的棉弓
丁伯刚①
据说安徽人的弹棉絮手艺是从浙江人那里学来的,后来徒弟超过了师傅。浙江人吃盐少,个小,身单,弹的是小弓;安徽人长得剽悍,弹的是由整棵原木挖出的大弓。小弓嗑嗑嗑、咳!像一个小老头的咳嗽。大弓咚咚咚、锵——该沉重的时候沉重,该激昂的时候激昂,没有半点含糊的地方。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安徽弹棉花艺人的辉煌时期。更是父亲一生 中的辉煌时期。从湖北到湖南,从安徽到江苏、江西,长江中下游诸省,到处是一片片肥沃的处女地,等待他们去辛勤开垦。弹棉絮赚钱,追随者便多,徒弟一带三五个,大徒弟二徒弟主弓,三徒弟揽活,四徒弟牵纱,五徒弟压盘,师傅呢,大概只需带着师娘在旁边享他的清福了。
大约是1960年,祖母带着成年半成年的二叔、小叔、小姑,一家四口衣衫破烂,讨饭的叫花子一般出现在赣西北山区。那时家乡饥荒闹得正凶,祖母他们从寸草俱被饥民抠尽的田土间逃出,而祖父却病死在祁门县大洪岭脚下的路途边,尸骨未收。祖母他们千里迢迢连问带找,投奔她的大儿子—我父亲来了。这是一次整个家族的迁徙.三十多年以后的今天.二叔、小叔、小姑都已是儿子孙子成群的老人了,这时候他们已不是简简单单的兄妹四人,而是称作"房",大房、二房、三房、外房。每当叔叔们说起"房"这一陌生的词语时,我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仿佛自己已置身于面孔发黄的列祖列宗行列之中,一种家族的使命感,电流一般在血脉中涌动起来,令自己也不由奇怪之至。
赣西北山区地广人稀,柴草丰富,适宜于人活命,却不适宜于人的繁衍。母亲一再说,这地方阴气太重,不旺人。我头上的一个哥哥掉进温泉里泡了一下,从此一病不起.十几天后便死去了,我底下的一个妹妹生麻疹,也死掉了。阴气太重的土地上的生命,就如盐碱地上的禾苗,说枯萎就枯萎,不容你有半点怀疑的。1964年,父母带着年幼的我毅然离开此地,举家迁回安徽。说也奇怪,一离开这块土地,大弟、小弟、妹妹,一个接一个出生了。
这次返乡,一住便是十三年。父亲在外浪荡惯了,一年到头一身汗水一腿泥怎能忍受得下去,一有机会他便邀上几个人,肩了棉弓出外,称做"搞副业"。那时出外搞副业是极不光彩的一件事,大概与地富反坏右差不了哪里去。尽管一封信接一封信,一个电报接一个电报发向外面,却总不见父亲他们半点消息。而父亲也不知怎回事,顶着那么大的风险出外搞副业,年终回来竟没有存下一点钱,还要将家里养的一头猪卖了来过活。多年以后我方才猜想到,父亲的出外本来就不是为了挣钱,他只是贪恋着那一份自由自在、四海为家的流浪生活。1977 年,父亲终于再一次做出举家外迁的决定。这个时候父亲已经整整五十岁,再不是年轻的时候了,许多人都来相劝,说何必非要把一把老骨头送到外面。父亲却是决心已定,将刚做没几年的一幢房子也卖掉,切断了自己的所有退路。
父亲没有想到,这次的迁徙真的不同于以前了,年纪大了尚且不说,再靠一门手艺过快乐的日子已是绝不可能。父亲仍一张棉弓一把木锤穿村走乡,却再也走不出家庭的视线。而安徽老家那边,新一代的生意人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走出田土,他们跑推销,办工厂,即便是做手艺的,也专门往大城市跑,谁还像父亲这样,一个劲要往深山里钻呢?
晚年父亲惟一的愿望便是将家庭再次迁回安徽老家去,在江西这边,毕竟是外地人,异乡人,小门小户,何况父亲和大弟脾气不好,得罪了不少人。每当父亲同我商量搬迁的事,我总感到无限惶恐。其实搬迁又谈何容易,弟妹们俱已成家立业,牵家带口,而老家那边呢,田没了,房没了,靠什么生活?再说一搬回,真的就能比现在好到哪去吗?可是父亲不听这些,坚持说你们不回我一个人回去,我一定要把这一把骨头送到"家里"去!父亲的愿望毕竟只是一种愿望而已,他一遍遍这么说着,同时却在日落日出中,一天天这么拖着。
父亲终于死在了异乡的土地上。
注:丁伯刚,江西九江作家,祖籍安徽怀宁,1977年初中毕业后随做手艺的父母移民,到江西。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采用对比手法,安徽人弹棉絮的手艺虽学自浙江人但因两地人体格有异而有很大的不同,暗含着作者的自豪感。
B.文章叙述了作者家族两次搬迁的故事,表现出当时人们生存的不易。他们"漂流"不仅为了活着,也为了血脉的延续。
C.随着时代的发展,安徽老家新一代的生意人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走出农村,传统手艺已经走向衰落,不再受到青睐。
D.本文语言质朴自然,以"我"的视角,在平缓的叙事中展现了父亲"漂流"的一生,情真意切,透着淡淡的哀愁。
8.请简要赏析"棉弓"这一物象在文章中的作用。(6分)
9.父亲数次离开家乡,"漂流"异乡,但晚年的愿望却是迁回老家,你如何理解父亲这一"矛盾"行为?请简要阐述。(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