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梅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2-02-10 15:00
参考答案
1.A
2.D
3.D
4.①首先,由时空“距离”的概念引出审美体验中“心理距离”的概念;②其次从创作者的角度,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具体阐释审美体验中“心理距离”的意义;③接着又从欣赏者的角度论述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存在“内在矛盾”;④最后提出解决审美体验“距离的内在矛盾”的方法是“不即不离”。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它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错误。由原文“‘心理距离’说中的‘距离’,不是指时空相隔的长度,而是指心理的距离”可知,“心理距离”中的 “距离”不是时空距离,但这不等于心理距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转述错误。
故选A。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经历越丰富的人越容易获得审美体验”错误。根据材料一第⑤段所说“审美体验还跟审美主体的思想文化修养有关”,因此不能单以其经历来判断;
B. 选项两个分句之间因果颠倒。根据材料一第④段“这种‘不即不离’的境界……使审美主体在面对审美对象之际,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可知,应是先创造出“不即不离”的艺术境界,审美客体才能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C.“在于文化水平低和生活阅历少”错误。由原文“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可知,农人是因不能与实用世界保持合适的距离而无法获得审美体验。
故选D。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由材料二“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一处可知,“适当的距离”是要把事物摆在一定距离去看的。
A.遗老读了《秋柳》后,将作者悲凉情绪带入自身,因而感伤,说明不能与审美对象保持合适的距离。
B.观众看完戏剧后,不能及时脱身,将对角色的憎恨转移到扮演者身上,说明与审美对象保持的距离过近。
C.看完达·芬奇的作品后,人们急于去求证蒙娜丽莎的身份,说明还没能从审美对象当中抽身,距离过近。
D.苏轼在沙湖道遇到雨之后,仍继续前行,基于自己的心情写了诗。他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欣赏风景,和风景保持了一定的距离。符合审美体验中有“适当的距离”。
故选D。
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第一段开篇“‘距离’一词的本义是对时间和空间而言的……人们就把这种时间、空间相隔的长度叫做距离”一句给距离在时空方面下了定义。紧接着,引出了“心里距离”这个概念——“是指我们在观看事物时,在事物与我们自己实际利害关系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去看”。由浅入深,使人更容易理解“心理距离”的概念。
第二段,首先强调艺术家发现美和诗意的原因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心理调整,能够将事物摆到一定的距离加以观照和品味”。紧接着列举了古代诗人用另一种眼光看待竹子,并引用论证了古代诗人写的和竹子有关的诗句,论证在诗人不同眼光下,“普通的竹子已具有生命的颤动和美好的性格……进入了艺术世界,获得了美的意味”。这是从创作者的角度,具体阐释审美体验中“心理距离”的意义
接着提出“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是存在‘内在矛盾’的”,然后从欣赏者的角度具体论述了这种矛盾:一方面,艺术作品和生活经验越吻合越能打动读者;另一方面,如果艺术作品离生活太近,就容易将两者混为一谈。
第四段开始,具体论述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从“那么如何来解决审美体验中的‘距离的内在矛盾’呢”入手,引用英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的观点,说明“不即不离”对“距离的内在矛盾”作了妥当的安排。
 
 
5.C
6.C
7.①用生动的比喻突出了油菜花的金黄灿烂;②以油菜花的美丽灿烂反衬生命的无常与脆弱(以乐景衬哀情);③引出下文对老人儿子墓地的描写。
8.①在情节上形成突转,前天夜里还热情招待客人、与客人聊天的老人突然死了,令人感到意外。②凸显老人悲凉的生存境况,老人守着孤单的客栈,在夜里寂然死去进一步表现了其悲凉的人生。③激发了人们对老人命运的同情以及对人们生存境况的思考。
【解析】
5.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A.老人拿出干豇豆来待客是因为平时没客来住,没有准备,且离买肉的地方远,不是因为生日这日有客到来,心情愉快才拿豇豆待客。
B.老人“好像十分快乐”,表明这只是表象,老人的内心是悲凉的,并不能表现出老人知足常乐的心态。
D.“表明年轻人涉世未深,还保留着善良与同情心”错误,“年轻的商人询问老人的家人”,属于人之常情;“陪老人闲谈了许久”,是因为“以为时间还太早了一点”。
故选C。
6.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用老人的限知视角讲述故事”错误,小说主要用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
故选C。
7.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景物描写的能力。
句子把油菜花比喻为“散碎金子”,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油菜花的金黄灿烂;
油菜花美丽灿烂充满了盎然的生机,而正当年青的儿子却死去了,这是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生命的无常与脆弱;
“这时老板在屋里……以为正指到那个土堆……那土堆下面就埋着他的儿子”,此处的描写,引出下文对老人儿子墓地的描写。
8.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相关情节作用的能力。
从情节看,前一天夜里老人还给客人准备洗脚水及吃的东西,热情招待客人,与客人聊天,第二天老人突然死了,令人感到意外。在情节上形成突转;
从人物形象看,老人孤单一人,儿子去世,自己守着孤单的客栈,在夜里寂然死去无人知晓,进一步表现了其悲凉的人生。凸显老人悲凉的生存境况;
从阅读效果看上看,老人的突然死去更能激发人们对老人命运的同情,从而引发人们思考人的生存境况,也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令人深思,耐人寻味。
 
 
9.D
10.C
11.C
12.C
13.(1)可是皇帝(元世祖)还是不忍心杀文天祥,就让他退下了。进言的人竭力赞成依从文天祥的请求,(元世祖)同意了。
(2)污损了节操,辜负了使命,即使活着,又有什么面目回到祖国(汉朝)!
(3)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会同判定虞常的罪,想借(趁)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
【解析】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D.绝不饮食:断绝饮食的供应。绝:断绝。
故选D。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本句意为:文天祥说:“我不能护卫父母,却教别人背叛父母,能这样做吗?”张弘范坚持索要劝降信,文天祥就将他过零丁洋时所写的诗写出来交给张弘范。崖山被攻破之后,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去京师大都。
“父母”是“捍”的宾语,在其后断开,排除BD。
“天祥”是“护送”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
故选C。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是少数民族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错误,单于是匈奴人的最高首领,非少数民族首领的专称。 
故选C。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C.“单于希望苏武能效忠自己,他先斩虞常,又以剑威逼张胜”错误,根据原文“剑斩虞常已,律曰:……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可见,用剑威逼张胜的是卫律,不是单于。
故选C。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犹”,还是;“遽”,立即,就;“麾”,命令,让;“言者”,进言的人;“从”,依从。
(2)“屈节”,污损节操,或使节操受屈;“辱命”,辜负(辱没)了使命,或使使命受辱;“虽”,即使。
(3)“使使”,派使者;“晓”,告知,使知晓;“会”, 一起,会同;“论”,判罪。
参考译文:
(一)
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问,被皇上亲自选拔为第一。德祐元年,皇上下诏号召天下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召集郡中豪杰,有万余人。他的好友劝阻他,文天祥说:“只是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自不量力,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期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于是倾尽家财作为军费。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逃到南岭。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文天祥仓皇出逃,千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了他。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的近侍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张弘范用对待客人的礼节接待他,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护卫父母,却教别人背叛父母,能这样做吗?”张弘范坚持索要劝降信,文天祥就将他过零丁洋时所写的诗写出来交给张弘范。崖山被攻破之后,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去京师大都。文天祥在北方共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服,于是召文天祥入朝,对他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文天祥受大宋恩泽,担任宰相,怎能臣事他姓之人呢?只愿赐死就满足了。”可是元世祖还是不忍心杀文天祥,就让他退下了。进言的人竭力赞成依从文天祥的请求,元世祖同意了。文天祥临刑时特别从容。向南方行了拜礼后赴死,死的时候年仅四十七岁。
(二)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家乡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亲自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敲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恢复气息。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抬回营帐。单于认为苏武的气节值得敬佩,早晚派人探望、问候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剑斩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苏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与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岿然不动。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认为这是神在帮他,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来。
……
苏武于汉昭帝始元六年春回到长安。被任命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给他二百万钱,二顷公田,一所宅子。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
 
 
14.D
15.①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有映亮、照亮、使……明亮的意思;②熠熠的海色照亮了远处的徂徕山,以动态的海浪映衬山色,以动写静,把静态的山色写活了。③“明”字写出了大海蔚蓝明丽的色彩,与远山的苍绿映衬,画面开阔、色彩明丽.④以开阔壮丽的自然美映衬了真挚美好的友情(或表现了诗人面对离别豁达爽朗的胸襟)。
【解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及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
D.“有豪放不羁的感情,也有离别的缠绵哀伤”错误,诗中充满了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虽有惜别之意但无缠绵哀伤的情调。
故选D。
15.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炼字的能力。
“明”是形容词,明亮,这里形容词“明”用如动词,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运动感。
不说徂徕山色本身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以动态的海浪映衬静态的山色,便把山色写活,显得生气勃勃而富有气势。
山海相互映衬,海的蔚蓝之“明”,也使山的苍绿耀眼,整体带给人一种开阔、明丽的意境。
在如此美景之下,自己与友人作别,山水形象,隽美秀丽,明媚动人,自然美与人情美——真挚的友情,互相衬托;开阔的艺术境界也衬托出诗人“且尽杯中酒”的豁达爽朗之情。
16.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愿逐月华流照君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写错的字有:“衰”“鬓”“斑”“蓟”。
 
 
17.B
18.D
19.①分析排比构成:句子运用了“是……,是……,也是……”将三个意义相关,结构相似的句子排列起来;②表达效果:加强了句子的语势、增强了节奏感,有音律美;同时从几个角度表现敦煌艺术的价值,更有条理性,更有利于表达对敦煌艺术的赞美之情。
【解析】
17.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谈论,指相提并论(多用于否定式)。语境为否定意思,应用“同日而语”。
第二空,巍然独存:巍然,高峻独立的样子;形容经过变乱而惟一幸存的事物。懿范长存:懿范,美好的风范;美好的风范永远留存下去。多用于称颂妇女的品德好。此处语境指敦煌壁画还幸存,应该是“巍然独存”。
第三空,如沐春风:同“如坐春风”,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如痴如醉:好像喝醉了一样,形容对人或事物极为迷恋或陶醉。此处是“《女史箴》引得艺术界”的效果,用“如痴如醉”更恰当。
第四空,不言自明:指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容易理解。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形容。这里是说“塑像”的绘画艺术,用“不可名状”更切合。
故选B。
18.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的语病有:
一是句式杂糅,“根据……表明”出现了句式杂糅的错误,不能连用。
一是不合逻辑兼语序不当,根据文意,后面两句为递进关系的复句,而关联词“虽然……但也是……”是转折关系,应用“并非(不)仅仅是……还是……”来表达更恰当。内容调整为“丝绸之路并非仅仅是一条简单的东西方之间的通道,还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汇的创新之路”。
只有D项修改正确。
故选D。
19.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并赏析其表达效果的能力。
“它是世界第一座壁画塑像的宝库,是中国人骄傲的遗产,也是艺术界的宝典”,是由“是……,是……,也是……”三个意义相关,结构相似的句子构成的排比句。
表达效果:
形式上,三个相似句式连用加强了句子的语势,增强了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充满音律美;
内容上,同时从“壁画塑像的宝”“中国人的遗产”“艺术界的宝典”三个角度表现敦煌艺术的价值,范围从小到大,更有条理性,更有利于表达对敦煌艺术的赞美之情。

20.D
21.①经过太空辐射后(经过太空历练后/上过太空后)
②发芽率甚至会降低(活力和发芽率降低)
③并不是所有植物都适合航天(太空)育种
【解析】
20.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根据前面的内容“太空中环境与地球上有着诸多不同……尤其是γ射线、高能质子和宇宙射线”,可判断后一句主语应该是“这些辐射”,排除AC。
根据后面的表述“科学家们发现,经过太空历练的……养分含量以及植物花朵的颜色、高矮等性状都会发生改变”,后一分句“植株的形态特性和生理特性发生改变”应该是先“生理特性”再到“形态特性”,排除BC。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