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含蓄”之美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是中国古诗多为四、五、七言,四、八句的短制,不能不要求短中见长,小中蓄大;另一方面则与儒、道两家的思想有关。儒家诗教主张的“美”“刺”,都要求委婉曲折,温柔敦厚,乐而不淫,怨而不怒。道家则认为“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并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儒、道两家上述思想有相通之处,即都重视“无”与“有”、“虚”与“实”、“内”与“外”、“言”与“意”之间的辩证关系。这种相通之处反映到诗学上面,就都以“含蓄”“蕴藉”“空灵”为美,以直语、铺排语、说尽语为不美。 “含蓄”这一说法,较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所谓“文约”“辞微”,指诗里说出来的比较简约;所谓“指大”“义远”,指所暗示出来的意味丰富深远。到了唐代,探讨“含蓄”美成为诗学发展的时尚,如皎然《诗式》中“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白居易《文苑诗格》中“为诗宜精搜,不得语剩而智穷,须令语尽而意远”等。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他把“含蓄”作为其中的一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唐后,像梅圣俞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苏轼的以“一点红”表现“无边春”、王士祯的“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尾”等说法,都未超出司空图的概括。对“含蓄”美的重视,成为中国诗学的一大传统。 含蓄的艺术之美,是诗人创作的共同追求。诗人面对的社会生活和心中涌动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诗人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生活和流动多变的感情全部直说出来。诗人所采取的“策略”,必然是以个别概括一般,即“以少总多”“万取一收”,企望在“言外”建立起一个以有限表现无限的艺术世界。 含蓄的艺术之美,又是读者鉴赏再创造的需要,其心理机制就是读者对诗作中空白的填充与投射。相信读者能充分地把握诗歌字面以外的景象和意味,对作品的“思而得之”,会获得再创造的愉悦。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追求含蓄之美是诗人成熟的标志。郑板桥说过:“始余画竹,能少而不能多;既而能多矣,又不能少;此层功力,最为难也。近六十外,始知减枝减叶之法。”(《郑板桥集》)所谓“减枝减叶之法”就是含蓄之法。这是以切身体会来说明含蓄美是艺术的高格和极致,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可能要花毕生的精力才能够追求到它。 (取材于童庆炳《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 材料二 文学作品大概可分为三种,情尽乎辞,情溢乎辞,或是辞溢乎情。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指出与此类似的分别,不过他把“情”叫做“精神”,“辞”叫做“物质”:物质恰足表现精神的是“古典艺术”,例如希腊雕刻,体肤恰足以表现心灵;精神溢于物质的是“浪漫艺术”,例如中世纪“哥特式”雕刻和建筑,热烈的情感与崇高的希望似乎不能受具体形象的限制,磅礴四射;物质溢于精神的是“象征艺术”,例如埃及金字塔,以极笨重庞大的物质堆积在那里,我们只能依稀见出它所要表现的精神。 黑格尔最推尊古典艺术,就常识说,情尽乎辞也应该是文学的理想。“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和顺积中,英华外发”,我们的古圣古贤也是如此主张。不过,情溢乎辞也未尝没有它的好处。语文有它的限度,尽情吐露有时不可能,纵使可能,意味也不能很深永。艺术的作用在于暗示,古人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不尽,意味才显得闳深婉约,读者才可自由驰骋想象,举一反三。拿绘画来打比,描写人物,用工笔画法仔细描绘点染,把一切形色,都尽量地和盘托出,结果反不如用大笔头画法,寥寥数笔,略现轮廓,更来得生动有趣。画家和画匠的分别就在此。画匠多着笔墨不如画家少着笔墨,这中间妙诀在于能以有限寓无限,抓住精要而排去秕糠。 在普通情境之下,“辞溢乎情”总不免是一个大毛病。我们看到一大堆漂亮的辞藻,期望在里面玩味出来和它相称的情感思想,略经咀嚼,就知道它索然乏味,心里仿佛觉得受了一回骗,作者原来是一个穷人要摆富贵架子!不过“辞溢乎情”有时也别有胜境。汉魏六朝的骈俪文就大体说,都是“辞溢乎情”。固然也有一派人骂那些作品一文不值,可是真正爱好文艺而不夹成见的虚心读者,必能感觉到它们自有一种特殊的风味。我曾平心静气地玩味庾子山的赋、温飞卿的词、李义山的诗和商籁、弥尔顿的长短诗,觉得他们的好处有一大半在辞藻的高华与精妙,而里面所表现的情趣往往很普通。我最初无法在理论上找到一个圆满的解释。我放眼看一看大自然,天上灿烂的繁星,大地在盛夏时所呈现葱茏的花卉,我们就不能借它们娱目赏心么?再看一看艺术,中国古瓷上的花鸟,波斯地毡上的图案,不也都“美丽”得令人欣喜?我们欣赏它们所表现的情趣居多呢,还是欣赏它们的形象居多呢?我因而想起,辞藻也可以供人欣赏。“辞溢乎情”的文章如能做到这地步,我们似也毋庸反对。 (取材于朱光潜《谈文学》)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诗有字句长度的限制,多为四、五、七言,四、八句的短制。 B.儒、道两家思想都重视“无”与“有”、“言”与“意”的辩证关系。 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人的感情流动多变,难以全部直说。 D.含蓄美是诗人成熟的标志,年龄越大的诗人写出的作品越具含蓄美。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较于希腊雕刻而言,黑格尔更推尊中世纪的“哥特式”雕刻。 B.情溢乎辞的作品虽意味不深永,却能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空间。 C.画家用大笔头画法描画人物,比画匠工笔细描的更显生动有趣。 D.真正爱好文艺的虚心读者,会认为“辞溢乎情”的作品才最好。 3.材料中的下列论述,与“含蓄美”无关的一项是(3分) A.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B.但见情性,不睹文字 C.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D.和顺积中,英华外发 4.在追求文学辞藻上,两则材料的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4分) 5.苏轼评价陶渊明的诗“质而实绮,癯(qú即瘦)而实腴”。请从《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一)等陶诗中任选一首,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苏评陶诗的理解。(6分)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岁间至万余人。崇同郡人逄安、东海人徐宣等各起兵,合数万人,复引从崇。初,崇等以困穷为寇,无攻城徇地之计。众既浸盛,乃相与为约: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以言辞为约束,无文书、旌旗。王莽遣军击之,崇等欲战,恐其众与莽兵乱,乃皆朱其眉以相识别,由是号曰赤眉。遂大破之。 初,赤眉过式,掠盆子及二兄恭、茂,皆在军中。及恭随崇等降更始,即封为式侯。恭以明经数言事,拜侍中,从更始居长安。盆子与茂留军中,主刍牧牛,号曰牛吏。及崇等欲立帝,求军中景王后者,得七十余人,唯盆子与茂及前西安侯刘孝最为近属。崇尝闻古天子将兵称上将军,乃书札为符曰“上将军”,又以两空札置笥中,列盆子等三人以年次探札。盆子探得符,诸将乃皆称臣拜。盆子时年十五,被发徒跣,敝衣赭汗,见众拜,恐畏欲啼。茂谓曰:“善藏符。”盆子即啮折弃之,而犹从牧儿遨。 军及高陵,入长安城,更始来降。盆子居长乐宫,诸将日会论功,争言讙呼,拔剑击柱,不能相一。又数虏暴吏民,百姓保壁,由是皆复固守。盆子惶恐,日夜啼泣。刘恭见赤眉众乱,知其必败,自恐兄弟俱祸,密教盆子归玺绶,习为辞让之言。建武二年正月朔,崇等大会,盆子下床解玺绶,叩头曰:“今设置县官而为贼如故。此皆立非其人所致,愿乞骸骨,避贤圣。”因涕泣嘘唏。崇等及会者数百人,莫不哀怜之,乃皆避席顿首曰:“臣无状,负陛下。请自今已后,不敢复放纵。”既罢出,各闭营自守,三辅翕然,百姓争还长安,市里且满。后二十余日,赤眉贪财物,复出大掠。城中粮食尽,遂收载珍宝,因大纵火烧宫室,引兵而西。 光武遣军分为二道,以要其还路。赤眉忽遇大军,惊震不知所为。樊崇竟将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上所得传国玺绶、更始七尺宝剑及玉璧各一。明旦,大陈兵马临洛水,令盆子君臣列而观之。谓盆子曰:“自知当死不?”对曰:“罪当应死,犹幸上怜赦之耳。”帝又谓崇等曰:“卿所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者也。” 帝怜盆子,赏赐甚厚,以为赵王郎中。后病失明,赐荥阳均输官地,以为列肆,使食其税终身。 (取材于《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众既浸盛 浸:日益,更加 B.主刍牧牛 刍:割草 C.争言讙呼 讙:喧哗鼓噪 D.以要其还路 要:邀请,约请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乃相与为约 乃书札为符曰“上将军” B.乃皆朱其眉以相识别 列盆子等三人以年次探札 C.唯盆子与……最为近属 习为辞让之言 D.今设置县官而为贼如故 令盆子君臣列而观之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 杀人者偿命,打伤人要抵罪 B.被发徒跣,敝衣赭汗 披头散发光着两只脚,穿着破衣服,涨红了脸,满头大汗 C.各闭营自守,三辅翕然 各自闭门坚守军营,三辅地区关城合并 D.以为列肆,使食其税终身 (把荥阳的均输官地)作为商铺区,让他终生享用这里的官税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刘盆子是城阳景王刘章的后代,因此,当樊崇想建立政权时,作为汉室后裔的刘盆子便被推上了帝座。 B.樊崇勇猛,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他率领的赤眉军早先纪律严明,战斗力强,为击败王莽做出重大贡献。 C.刘恭对赤眉军的失败有预见,担心弟弟刘盆子被牵累,祸及刘氏兄弟,因此偷偷地教刘盆子交还玺绶。 D.本文除了叙写刘盆子的生平之外,还记录了赤眉军从兴起、壮大到最终投降光武帝这一盛衰变化的过程。 10.请结合本文和下面《过秦论》的节选部分,分析由樊崇和陈涉领导的这两次农民起义在哪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8分)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