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质量测评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2-01-03 15:44
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质量测评
语文试卷答案
1.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A、"各有侧重,用自己的方式"错误。根据原文"多种多样、变化多端、极为宝贵的全世界共同的纽带把艺术和科学同整个广阔的世界联系起来"两者应该互相帮助,用好联系世界的共同纽带。

B、"谱写为生命精神的思考"错误,由原文"不同的是科学家以博大的人性情怀拥抱自然之理,把认识抽象为自然定律,艺术家则以宇宙之理倾述人性之情,把生命精神的思考谱写为人性和宇宙和谐的自律"可知,是把生命精神的思考谱写为"人性和宇宙和谐的自律",而不是"谱写为生命精神的思考"。

C、"矛盾对立而又形成互补"错误,由原文"总之,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点表现在诸多层面上,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认识和表述,根本的一点在于认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可知,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并不是"矛盾对立"。

2.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原文"科学家和艺术家在对自然界的对称、和谐和美的规律加以探讨、认识和表现后发现,艺术与科学是密切相关而不可分割的"可知,这种认识是建立在自然规律的探究之上的。

3.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作者观点的分析能力。

【解析】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材料二的观点是科学技术在一定意义上影响和促进了艺术的生成和发展,艺术的发展和成果同样也推动着、影响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数字敦煌"使敦煌瑰宝数字化,实现敦煌壁画的科学技术"穿越",只是体现科学技术促进了艺术的发展,没有体现敦煌艺术对科学技术的推动与影响。

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论述性语段论证方法的分析能力。

材料一开篇引用奥本海默的话语以引出论题,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用李政道、石鲁等人的话作为理论论据,增强文章论证的说服力;引用《乐记》、石涛的经典诗文,可增强文采,使语言精炼,含蓄典雅。(1点1分,2点3分,3点4分)

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共同点(4分,每点1分) "艺术与科学"共同承担创造人类精神家园的使命;科学、艺术都是探索世界的方式;它们都是自然在人头脑中的反映,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建设世界的两个最有力的手段。

差异(2分,科学艺术每点1分)科学是通过理性能力得出的准确回答和求解,艺术是通过想象以崇高的人性精神爱抚自然,又以博大的宇宙精神爱抚人性。

6.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作品内容的能力。

【解析】A.白先勇的《树犹如此》表达对已故友人的怀念;辛弃疾词是感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C.陶渊明的形象是恬淡闲适的。 D.《致云雀》中"玫瑰"的意象是自然、美好的。

7.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

【解析】原文是"似乎与春天有着某种隔膜",也看不出"内心的伤痛"。

8.【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言特色的能力。

这句话将"低沉而忧郁的歌声"与月色、夜鸟、花树等意象交融在一起,意境幽美而空灵;将歌声比作"夜鸟的翅膀",化无形为有形,比喻十分独特而又生动。

这个句子形象地表现了愁予先生的歌声里传达出他那惆怅而美好的情怀,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感受到一种幽寂而美好的意境之美和惆怅深沉的情怀之美。

9.【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多层次解读文学作品主旨的能力。

文中所写之人如"野草"般充满生机。白、郑两位"风雅"先生,懂得爱怜、顾眷、欣赏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哪怕生活中经历过坎坷,也依然充满了热情,用寂寞、沧桑的心来欣赏生活中的美。文章所思所感如"野草"般涤荡心胸,引人深思。由"我们这一代人"与白先勇、郑愁予看花姿态的不同,继而引发了对当今文化创作与文化审美的反思。

散文的风格如"野草"般率性自然,有一种温暖的鼓舞人心的诗意和温情。

10.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11.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古文化知识的理解的能力。

【解析】"举"举荐,表授予官职。

12.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析】 "因担心史官如实记录自己做过的坏事"有误,为无中生有。

1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文言句子的翻译的能力。

(1)我贵为天子,缺少的并不是金银财宝,只是遗憾没有好的建议可用来利于民众罢了。"但""恨""可以"句意分别1分。)

(2)史官记录君主的言论行为,详细记录善恶等事,希望君主不敢做坏事,我没听说(君主)亲自取来观看记录的。("书" "备" "庶几" "非"各1分。)

14.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笑"是因为拔剑斩豕的得意(嘲笑、讥笑唐俭也对),(1分)

"悦"是因为太宗明白了唐俭话中要在国家政务上有作为(别在打猎上逞雄亦可)的劝谏之意。(2 分)

【参考译文】

闰三月二十日,唐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轻的时候喜爱弓箭,得到了十几张优良的弓,自认为没有比这些弓更好的了。近来把它们拿给做弓的工匠看,(工匠)竟然说'都不是好木材'。我追问他原因,工匠说 '木头中心不笔直,那么木头的纹理都不正,(造出来的)弓虽然有劲,但射出去的箭却不会直。'我才明白以前对弓的辨别不够精通。我(以前)靠弓箭平定天下,对它的认识还不能全面,更何况天下的事务,怎么能全部通晓呢!"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住宿,并且多次延请召见,询问民间的疾苦和政事的得失。八年冬十二月,中牟县丞皇甫德参上书说"修筑洛阳宫殿,使百姓劳累;收地租,(是)重收赋税;时俗女子喜好束高髻,这是受宫中的影响。"太宗勃然大怒,对房玄龄等人说"德参想要国家不役使一个人,不收一斗地租,宫女均不留发,这样才适合他的心意吗!"想要治他诽谤罪。魏征劝谏说;"当汉文帝在位时,贾谊上书,说有可为它痛哭的是一件事,可为之流泪的是两件事。自古以来上书言辞不激烈,则不能打动君王的心,所谓狂夫的话,圣人加以选择,希望陛下明察裁断。"太宗说"朕怪罪德参这类人,那么谁还敢再说话呢?"于是赐给(皇甫德参)二十匹绢。另一天,魏征又上奏说"陛下近来不喜欢直言强谏,即使勉强包容,也不是过去那么豁达了。"太宗于是对皇甫德参另加优厚的赏赐,授予监察御史。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奏章说;"宣州、饶州的银矿大加开采,每年可得到银子几百万缗。"皇上说"我贵为天子,缺少的并不是金银财宝,只是遗憾没有好的建议可用来利于民众罢了。与其多得到银子几百万缗,怎比得上得到一个贤能的人才。你不曾进荐一个贤才,黜退一个不肖之人,而专门说税收银子的好处。过去尧、舜把璧玉扔进深山,把珍珠投进沟谷,东汉的桓帝、灵帝就聚集钱财作为私人储藏,你想用桓帝、灵帝的下场等待我吗?"这一天,黜退了权万纪,让他归还家里。冬季十月份,唐太宗在洛阳苑中打猎,有一群野猪突然从树林中冲出,太宗拉弓,连发四箭射死四头野猪。一头野猪突然跑到太宗面前,碰到了马镫。民部尚书唐俭跳下马与野猪搏斗,太宗拔剑斩杀野猪,回头笑着说"天策府长史没有见过我搏杀贼寇吗,怎么这样恐惧!"唐俭回答说"汉高祖凭马上功夫得天下,不以马上功夫治理国家。陛下凭英明威武平定四方,难道还要对一头野兽逞雄心吗?"太宗高兴,因此停止狩猎,不久提升唐俭为光禄大夫。十六年夏季四月二十七日,太宗对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你还在兼管起居注的事,所记载的我可以看看吗?"(褚遂良)答道"史官记录君主的言论行为,详细记录善恶等事,希望君主不敢做坏事,我没听说(君主)亲自取来观看记录的。"太宗说"朕有不好的事,你也记下它了吗?"(褚遂良)答道"我的职责在于秉笔直书,不敢不记录。"黄门侍郎刘泊说"假使褚遂良不记录,天下人也会都记下来。"太宗说"的确这样。"

15.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

【解析】C."表明诗人如今无官一身轻,可以自由地追寻乡村钓叟的生活"错误,原文"无名无位堪休去,犹拟朝衣换钓蓑",意思是"无名无位可以离开了,打算把朝衣换成蓑衣",结合注释,"唐时曾在朝中为官,深受皇帝器重,后触怒权臣朱全忠而被贬",这是诗人对官场失意的不满而说出的无奈和激愤之辞,并非如今无官一身轻,可以自由地追寻乡村钓叟的生活。16.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情感的鉴赏能力。

对自身病痛的感伤。自己精神状态不好,只能借酒消愁,却又体弱多病;(2分)

对官场失意的愤懑(不满)。自己本受皇帝器重,现受权臣排挤而被贬,无名无位;(2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原本就羡慕那些真正的隐士,在不得志的境况下希望追寻隐逸的归宿。(2分)

【解析】题目要求学生简要分析诗人说"此夕襟怀深自多",诗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襟怀"。颔联出句"平生踪迹慕真隐",写作者本就羡慕那些真正的隐士,如今在不得志的境况下希望追寻隐逸的归宿,可分析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颈联出句"格是厌厌饶酒病","厌厌"表现出病态,精神不振的样子,写诗人已是体弱多病,只能借酒消除被贬的愁苦和伤感,可分析出"对自身病痛的感伤";尾联"无名无位堪休去,犹拟朝衣换钓蓑",运用借代手法来表明两种不同的生活,结合注释,作者本受皇帝器重,现受权臣排挤而被贬,无名无位,透露出愤慨之情,可分析出"对官场失意的愤懑"。具体作答时,可以先答出情感,然后再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17.【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内篇目的识记、理解、鉴赏的能力。

(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2分)

(2)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2分)

(3)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2分)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8.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熟语)的能力。

19.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解析】 A 特定称谓 B 引用 C强调 D 特殊含义

20.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析】成分残缺缺介词"凭借";搭配不当"取得"与 "点赞"搭配不当;语序不当"一大批"应放在"观众"前。

2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每点 2分)

因各地礼俗的不同

祭祖的同时

新年就在眼前(每空2分,共6分)

2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每点1分)心理问题;诱发因素;挫折教育;自我调节;专业帮助

【解析】首先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然后提取 5个关键词。

第一段共5句话,第一句提出问题,即"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可见后面应是说出现心理问题的因素,二三四五从遗传因素、压力以及负面生活事件三个方面分析诱发的因素。所以第一段可以提取两个关键词语,即"心理问题""诱发因素"。

第二段共八句话,第一句话是总领句,即"对年轻人进行挫折教育很有必要",后面分成两个部分,二到七句是从自我调节方面分析,第八句是到"专业机构"寻求专业帮助。所以第二段可以提取三个关键词语,即"挫折教育""自我调节""专业帮助"。

2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解析】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题,材料一中"博鳌论坛的饮品以中国茶接棒咖啡,以中国茶迎八方来客",意味着我国勇于向世界展示传承千年的中华茶文化,乐于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向世界敞开,开放的心态、积极的交流,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不断绽放新的光彩。

材料二中"我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火神",以火神的名字命名中国第一辆火星车,是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的跨时空融合。

材料三中,"舞蹈节目《唐宫夜宴》,惊艳全场,并迅速火遍全球",源于其在科技助力下,再现盛唐繁荣,彰显厚重的中华历史文化,突出了文化自信,展示了文化自强。

【参考立意】

弘扬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创新传播方式。

传承传统文化,绽放自信光芒

坚定文化自信,展现文化自强

文化在传承中弘扬,在创新中发展

文化传承展自信,科技创新促发展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