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沈阳市东北育才2021-2022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12-29 15:39
参考答案
1 .A
2 .B
3 .D
4 .①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运用归谬法),指出逻辑错误。如果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便会消亡,那么报告文学和“非虚构”同为“舶来品”却结局不同,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②破立结合。批驳他人认为报告文学消亡的理由的同时,也说明报告文学立足的依据。③用辩证思维阐明问题本质。“伤害”换一种角度看,其实是“周全”。
5 .示例:
(一)同意。
①“非虚构”恶化了报告文学的生存环境,它抢夺了报告文学的受众,使报告文学受到冲击。
②“非虚构”写作的冲击使报告文学的创作主体产生不自信,影响报告文学的存续发展。
③“非虚构”写作的鲜明特点,凸显放大了一些报告文学内容和样式的缺陷,更使其失去竞争力。
(二)不同意。
①报告文学承继了中国文学写实和叙史传统,有在“非虚构”写作冲击下的立足根基。
②报告文学承载的社会职能并没有丧失,能有效消除社会负面情绪,安抚焦虑不安,这是“非虚构”写作不能替代的。
③“非虚构”写作的冲击对报告文学是警钟,会唤醒它的自信,进行自救。
【解析】
1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B .“非虚构作品的理直气壮决定了它的受众接受度高、关注度高和对现实的介入度广”因果关系错误,是受众接受度高、关注度高和对现实的介入度广决定了非虚构作品的理直气壮;“而报告文学因底气不足正好相反”错误,应该是与之相反,使报告文学底气不足。
C .“内涵相同”错误,材料一中提到“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非虚构写作将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都收入旗下,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和亲历性”“体现了大众的参与性。由于是切身的经历与感受,情感和文字表达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材料二中提到的“非虚构”“长于个人经验叙事”,“但这也意味着在某些时候,……极力逃离主流,刻意回避积极,从而陷入消极悲观等情绪之中,借渲染以共情,点燃更广的社会负面情绪”,由此可见,二者内涵并不相同。
D .“如果……也就不会……”假设推导错误。材料一说的是“2010 年 由《人民文学》发起的非虚构写作的倡导,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响应,有一批作家积极参与其中,陆续推出了自己的非虚构作品。非虚构写作的兴盛,对报告文学造成了强大的冲击,消解着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消解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的是“非虚构写作的兴盛”,所以“《人民文学》倡导‘非虚构’写作”,并不一定导致“非虚构”写作对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的消解”。
故选A 。
2 .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
B .“文章以此证明人们渴望生活及生命的真实的观点”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以此证明“碎片化的信息、只言片语的评论,常常遮蔽真实,曲解真实”的观点。
故选B 。
3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第二段的观点是:报告文学在当代仍是伟大、不凡的,能显出严肃的庄重、真诚的悲悯,力图构建出深广和完整的代面貌。
A. 说的是现代主义的特点。
B. 说的是作家如何艺术创作。
C. 说的是报告文学要关注个人的故事性、传奇性。
D. 选项说的是报告文学的价值,符合这个观点。
故选D 。
4 .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分析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结合题干“材料二第一段针对报告文学消亡理由的反驳,充分有力”,考生要到材料二第一段找出反驳报告文学消亡理由的内容,分析是如何反驳的。
语段先列出评论家们预言报告文学的消亡的理由,“一是报告文学没有像小说、诗歌那样深广的传统根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已经无法生存;二是既‘报告’又‘文学’的作品既会伤害报告又会伤害文学”,然后进行反驳,如“第一点理由逻辑上便已经不能自洽,如果……第二点理由又恰恰是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针对对方的观点一一击破,借助假设的方式,采用归谬法指出其在逻辑上不成立;
语段先列出对方错误的两个观点,然后一个个击破,“第一点理由逻辑上便已经不能自洽”“第二点理由又恰恰是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指出其不成立,而这也是报告文学立足的依据,这是破立结合;
作者说“所言‘伤害’不如说是一种周全”,这“伤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就是“周全”,采用的是辩证分析的思维方式。
5 .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首先表明观点,即“同意”或“不同意”。然后陈述理由。
如同意“非虚构作品是报告文学消亡的推手”这一观点,考生需要到文中找到依据。
结合材料一“非虚构写作的兴盛,对报告文学造成了强大的冲击,消解着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首先是报告文学的受众接受度远不及非虚构写作。”可知,非虚构写作抢夺了报告文学的受众,让报告文学受到冲击。
结合材料一第一段“再次是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在广度上超越了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将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都收入旗下,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和亲历性。……这种普泛的介入性和可触的现实感是专业化写作的报告文学难以做到的,而这种切近生命感同身受的体验也更具有‘带入性’,容易引发受众的共鸣”,这是说非虚构写作自身的特点让报告文学在内容形式方面的缺陷放大,让报告文学失去竞争力。
结合材料一第二段“与非虚构作品越来越理直气壮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报告文学近年来显得有些失了底气,因为不论是报告文学作家,还是报告文学的研究者,正在失去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充分自信,而文体自信的丧失正掣肘着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存续发展”可知,非虚构写作让报告文学的创作主题阐述不自信,影响了其持续发展。
如不同意“非虚构作品是报告文学消亡的推手”这一观点,可以从报告文学自身特点分析。
结合材料二第一段“一是报告文学没有像小说、诗歌那样深广的传统根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已经无法生存……第一点理由逻辑上便已经不能自洽,如果报告文学因为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便沦入消亡……报告文学既是写实传统的赓续,也是述史传统的现代表达”可知,报告文学承继中国文学写实和叙史的传统,在“非虚构”的冲击下立足根基。
结合“报告文学既有其报告性(新闻性),又有其文学性,这也是报告文学区别于新闻纪实、小说、散文等体裁而独立门户的原因”“报告文学在快餐化、娱乐化、媚俗化的文学生态格局中更显出严肃的庄重、真诚的悲悯。在解构的狂欢之中,报告文学将情感宣泄的碎片捡起,力图重新建构出深广和完整的时代面貌”“报告文学却常可‘以光明的心地和远大的眼光安抚个人的焦虑和不安’”可知,报告文学承载的社会职能并没有丧失,能有效消除社会负面情绪,安抚焦虑不安,这是“非虚构”写作不能替代的。
结合“从‘非虚构’的发展之中,报告文学也应取其长处,躬亲自省……‘非虚构’的警钟敲响,正是报告文学的自救契机”可知,“非虚构”写作的冲击对报告文学是警钟,会唤醒它的自信,进行自救。
6 .D
7 .B
8 .①虚构宁怀远、匠人祖孙的故事,创造了一个关于瓦猫的动人故事,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抗战时西南联大师生艰难复建研究院所的情节,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可以让读者领略闻一多等大师级人物的日常风度与性格魅力。③两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为小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生存姿态、精神品格与当地的民族文化、乡土生活融为一体。
9 .①环境上,瓦猫开光的描写,丰富了小说的内容,营造了神秘的氛围,展现了西南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②情节上,瓦猫是乔迁新居的必备之物,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人物上,活灵活现的瓦猫,表现了当地匠人心灵手巧、技艺高超。④主题上,瓦猫寄托了龙泉镇人对平安幸福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镇宅纳福、驱邪避害的美好愿望,深化了小说主题。
【分析】
6 .
本题考查学生读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
D. “小说气氛轻松愉快”错误。闻一多等人来租房时,荣昌德老汉说最近来我们镇上问的,都是昆明城里的教授和学生,日本人的飞机把读书人都折腾坏了,全城都在跑警报。可以看出小说的气氛并不轻松。
故选D 。
7 .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 “心理描写刻画闻一多先生的形象”错误。由原文“蜡黄脸,满脸胡须。这人操官话,有两湖口音,口气温和,问荣瑞红家里头有没有要出租的屋子”可知,这里有对闻一多先生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但是文章并没有对他的心理描写。
故选B 。
8 .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写作手法的把握能力。
小说《瓦猫》采用了虚构与非虚构相结合的写作手法,首先指出虚构的内容和非虚构的内容。宁怀远、匠人祖孙是虚构的,通过宁怀远、匠人祖孙创造了一个关于瓦猫的故事,使文章富有想象力,丰富了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师生艰难复建研究院的内容,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非虚构的内容则是抗战时期以闻一多为代表的的西南联大师生在龙泉镇复建研究所的情节,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事情,小说再现历史,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并且文中有对闻一多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通过寥寥数语刻画了闻一多先生的形象,让读者领略闻一多等大师级人物的日常风度与性格魅力,以及闻一多先生一路跋涉,筚路蓝缕的艰辛。
虚构化的情节和非虚构化的情节二者相互映衬,非虚构化的情节为小说提供了更为广阔和厚重的历史背景,而虚构化的内容所创造的瓦猫的故事则是西南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二者相结合,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生存姿态、精神品格与当地的民族文化、乡土生活融为一体。
9 .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语段作用的把握能力。
文中写到瓦猫安放的过程,端公身穿玄色长袍、头戴锦帽,手执木剑,捉来一只毛色绚亮的雄鸡,口中念念有词,将鸡血一一滴在瓦猫的七窍处,又在那大嘴里放入松子等。将鸡宰杀了,在院内的锅里烹煮,半个时辰取出,直立于钵中,这鸡头须仰视屋宇檐角,端公点香祭之良久,然后踏上屋顶,将瓦猫安在脊瓦上。瓦猫开光的整个过程,是西南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让人感觉非常的神秘,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当地的人,经过了都要驻足,合掌默离,半响,向主家道喜,才离去,可知瓦猫是乔迁新居的必备之物,正是有了这一尊瓦猫,西南联大研究所才算正式成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瓦猫坐在放上,凛凛地望着人们,竟让人有些生畏。当地的人,经过了倒都要驻足,合掌默立。半响,向主家道喜,才离去了。言语间皆轻声细语,像是怕惊动了什么。冯太太刚一进门,看见房梁上坐的这一尊瓦猫,那叫个威风,可以看出活灵活现的瓦猫,表现了当地匠人心灵手巧、技艺高超。
本文的写作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正是因为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让很多师生由北方去了昆明,并且在昆明复建研究所,而研究所建成后,需要请尊瓦猫,而当地方的风俗则是建了房子都要请尊瓦猫,才算清净,从而可知瓦猫寄托了龙泉镇人对平安幸福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镇宅纳福、驱邪避害的美好愿望,特别是在当时战乱的背景之下,所以瓦猫也深化了小说主题。
10 .A
11 .D
12 .C
13 . (1)姜太公的封地不宜耕种,并且劳力很少;
(2)姜太公鼓励妇女尽力施展她们纺线织布的本领,并且使本地的鱼盐流通到外地。
14 . (1)这种风气浸染民心已经很久了,即使用高妙的理论挨家挨户去劝导,终究也不能使他们改变。
(2)这四种行业,是老百姓吃饭穿衣的本源。本源充实,就会衣食丰富;本源不足,就会衣食匮乏。
【分析】
10 .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其事”作“乐”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 ;
“休时”是一个词,“日夜无休时”结构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
句意为:因此,东西贱是贵的征兆,东西贵是贱的征兆。这就刺激各行各业的人努力从事自己的职业,以自己的工作为乐趣,就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昼夜不停。用不着召唤,他们自己会送来;东西用不着寻求,人们自己会生产。
故选A 。
11 .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 “千乘,春秋战国诸侯国中的大国”错误,千乘是春秋时期的中等诸侯国,万乘为大国。
故选D 。
12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 “并阐明这是教化无法实现的”错误,文章最后一段目的仍是突出货殖之事以及财富的重要,并没有阐明教化的效果。
故选C 。
13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人民寡”可知,姜太公的封地不宜耕种,并且劳力很少;
由“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可知,姜太公鼓励妇女尽力施展她们纺线织布的本领,并且使本地的鱼盐流通到外地。
14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渐”,浸染;“户”,名词作状语,挨家挨户;“以妙论”,使用高妙的理论;“化”,使改变;
(2)“者,……也”,判断句;“原”,本源;“饶”,丰富;“鲜”,匮乏。
参考译文:
《老子》说:“古代太平之世达到极盛时期的时候,虽然邻国的百姓彼此望得见,鸡犬之声彼此听得见,但人们各自以为自家的食物最香甜,衣裳最漂亮,习俗最安适,职业最快乐。以至于老死也不相往来。”要是谁以此为目标,而在近代去涂饰堵塞老百姓的耳目,使他们再回复到往古的时代,那就几乎是行不通的了。
太史公说:神农以前的事,我已无从考知了。至于《诗经》《尚书》所记载的虞、夏以来的情况,还是可以考知的:人们的耳朵、眼睛要竭力享受声、色之乐,嘴里要吃尽各种美味。身体安于舒适快乐,而心里又羡慕夸耀有权势、有才干的光荣。这种风气浸染民心已经很久了。即使用高妙的理论挨家挨户去劝导,到底也不能使他们改变,所以,对于人民最好的做法是顺其自然,其次是因势利导,再其次是进行教育,再其次是制定规章,限制他们的发展。而最坏的做法是与民争利。
太行山以西出产大量的木材、竹子、楮树、野麻、旄牛尾、玉石;太行山以东盛产鱼、盐、漆、丝,又有歌舞和女色;江南出产楠树、梓树、生姜、桂皮、金、锡、铅、朱砂、犀角、玳瑁、珠玑、象牙、皮革;龙门、碣石以北盛产马、牛、羊、毡、裘、筋、角;至于铜、铁则分布在千里的疆土上,各处的山都出产,真是星罗棋布。这是大概的情形。所有这些都是中原地区人民喜爱的必需品,通常用来做穿着、吃喝、养生送死的东西。所以说大家都靠农民的耕种才有吃的,靠虞人才能把山泽中的资源开发出来,靠工人做成各种器具,靠商人贸易使货物流通。这难道是有政治教令征发和约束他们吗?人们各按其能力干自己的工作。尽自己的力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东西贱是贵的征兆,东西贵是贱的征兆。这就刺激各行各业的人努力从事自己的职业,以自己的工作为乐趣,就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昼夜不停。用不着召唤,他们自己会送来;东西用不着寻求,人们自己会生产。这难道不就证明了农、虞、工、商的工作是符合经济法则的吗?
《周书》上说:“农民不生产,粮食就缺乏;工人不生产,器物就缺乏;商人不转运,粮食、器物、财货就断绝;虞人不生产,财货就缺乏。”财货缺乏,山泽中的资源就不能开发了。农、工、商、虞这四种人的生产,是人民赖以穿衣吃饭的来源。来源大就富足,来源小就贫困。来源大了,对上可以使国家富强,对下可以使家庭富裕,贫富全靠自己。富了也没人掠夺他,穷了没人给他东西,而聪明的人有余,愚笨的人不足。姜太公封在营丘,那里的土地都是盐碱地,劳力很少。于是姜太公就鼓励妇女纺线织布,尽力施展她们的技巧,并且使本地的鱼盐流通外地。老百姓用襁褓背着孩子络绎不绝地归聚到那里,真如同车辐凑集于车毂似的。因而齐国产的冠带衣履,行销天下;东海和泰山之间的各小国的国君,都拱手敛袖恭恭敬敬地来齐国朝见。后来,齐国中途衰弱,管仲又修订了太公的政策,设立了调节物价出纳货币的九府。齐桓公就借此称霸,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的一切都得到匡正。
所以,管仲说:“仓库储备充实、老百姓才能懂得礼节,衣食丰足,老百姓才能分辨荣辱。”礼仪是在富有的时候产生的,到贫困的时候就废弃了。因此,君子富了,才肯施恩德;平民富了,才能调节自己的劳力。水深,鱼自然会聚集;山深,兽自然会奔去;人富了,仁义自然归附。富人得了势,声名就更显著;一旦失势,就会如同客居的人一样没有归宿,因而不快活。在夷狄外族,这种情况则更厉害。俗话说:“家有千金的人,不会死在市上。”这不是空话啊。所以说:“天下的人乐融融,都是为财利而来;天下的人闹嚷嚷,都是为着财利而往。”兵车千辆的国君,食邑万户的诸侯,食禄百户的大夫,尚且还都怕穷,更何况普通的平民百姓呢!
15 .C
16 .①姜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体现了杨万里诗歌的创作风格:内容以山川花月居多,写景状物自然成文,清新晓畅。
②《小池》通过描写清泉、细流、小荷、蜻蜓等自然景物,展现“小池”之诗情画意;
③小荷含苑待放,而蜻蜓则立于嫩尖之上,写景状物非刻意为之,如“风行水上”,随笔而发,无斧凿之痕,清新晓畅。
【解析】
15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艺术特色的能力。
C. “对友人作诗过于耗费心力的善意提醒”分析有误,“风行水上自成文”指的是杨万里作诗毫无刻意雕琢之感,就像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故选C 。
16 .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创作风格的分析能力。
对杨万里诗歌的风格,姜夔在诗中的颔联说“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君”,意思是,四季的物象,不时地听候调遣,山川有灵,一定会远远避开,怕被您摄入笔下。用拟人的手法道出了杨万里诗歌的内容以山川花月居多这一诗歌创作上的特点。结合《小池》诗中“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这也是写景,有“泉”,有“树”,将自然景物入诗,符合姜夔所说诚斋体的特点。
姜夔诗的颈联“箭在的中非尔力,风行水上自成文”意思是写诚斋的诗非强力所致,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正体现的是杨万里诗歌的风格是清新晓畅,如“风行水上”般流畅自然。结合《小池》诗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描写刚刚生出的新荷含苑待放,而蜻蜓则立于嫩尖之上,这一景象清新自然,诗情画意自在其中,毫无斧凿之痕。
17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哉、壶觞、酌、眄、柯、怡、摐、旌旆、逶迤、碣。
18 .D
19 .B
20 .薛宝钗的委婉内敛与林黛玉的敏感尖刻,薛宝钗的现实与林黛玉的诗化,薛宝钗、贾宝玉的婚姻空洞与林黛玉、贾宝玉互相浇灌的纯净之情形成鲜明对比。写出薛宝钗和林黛玉截然相反的特点,更突显出《红楼梦》成功塑造人物的特点。
【分析】
18 .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处,“透彻”,(了解情况、分析事理)详尽而深入。“通透”,通达、透彻。语境强调王熙凤看透了事情的本质,尤其是坏的本质;而“通透”多用于获得真理或真相之后的欣悦,或用来形容人性格直爽明净。所以选“透彻”。
第二处,“不露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显露出来,形容态度镇静。“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语境并非说王熙凤内心是否受感动,而是强调她有心机有打算,所以选“不露声色”。
第三处,“温柔敦厚”,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温良贤淑”,形容女子温柔贤惠。“温柔敦厚”适用对象更广泛,“温良贤淑”专用来形容女子;且“温柔敦厚”是形容性格,“温良贤淑”更符合原文中“妇道”特点。所以选“温良贤淑”。
第四处,“五颜六色”,指各种颜色。“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文中是用来修饰“人物画廊”,强调人物的多样性,所以选“五光十色”。
故选D 。
19 .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语序不当,对于王熙凤这个连字都不认识几个的女子来说,首先对她形成束缚的应该是约束她及周围人的传统的伦理信条,更深层的才应该是鬼神报应。排除CD 。
A .“不把……也不……”,句间关系为并列,不符合语境,可排除。
故选B 。
20 .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
第三段主要把薛宝钗和林黛玉进行对比。
结合材料“她的言行举止就显得委婉内敛”“由于寄人篱下而极度敏感,有时显得尖刻”分析,把两人的性格特征进行对比,也就是把薛宝钗的委婉内敛与林黛玉的敏感尖刻进行对比。
结合“她有很现实的处世原则”“诗化的她”分析,把两人处世原则进行对比,把薛宝钗的现实与林黛玉的诗化进行对比。
结合“她同样有少女的情怀,有对于宝玉的真实感情,但她和宝玉的婚姻最终成为空洞的结合”“在诗意的生涯中,和宝玉彼此以纯净的‘情’来浇灌对方的生命,便是她的人生理想了”分析,把两人的婚姻进行对比,把薛宝钗、贾宝玉的婚姻空洞与林黛玉、贾宝玉互相浇灌的纯净之情进行对比。
主要从两人的性格、处世原则、婚姻等方面进行对比,写出了两人不同的特点,凸显《红楼梦》成功塑造人物的特点。
21 .A
22 .①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②空间站后续出舱活动的顺利实施③按计划开展了各项工作(意思对即可)
【分析】
21 .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从前文“继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后”可知,这次出舱是中国航天员再次出舱,而 B 项强调的是出舱的顺利,与句意不连贯,故排除;
D 项没有强调“再次出舱”这一事实,故排除;
而据后文“也是空间站阶段中国航天员的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可知,此次出舱的性质是空间站阶段的“空间出舱”,而 C 项并未强调“空间出舱”,故排除 C 项。
故选A 。
22 .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根据后文“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可知,航天员在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后已经安全返回空间站,而根据后文“自6月17日进驻天和核心舱以来”可知,宇航员所在空间站位置为“天和核心舱”,据此在①中可填入“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从前文“检验了我国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首次检验了航天员与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及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可知,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为了保证空间站后续出舱活动的顺利实施而采取的措施,据此②应填入这些活动的目的,故可填入“空间站后续出舱活动的顺利实施”。
第三自然段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前面两段介绍了此次任务的内容及其意义,所以此次航天任务中,到目前为止,航天员按照计划开展工作。故③中可填入“按计划开展了各项工作”。
23 .略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要求给友人写一封信,针对其中“未来从事什么职业”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选择及理由。
材料中的关键词是“选择”,所限定的范围是处在高中时代的“你”,面临的是“未来从事什么职业”这个问题。题目要求给“你”的朋友写一封信,可见,写作主体是高中时代的“我”。据此可知,立意有三个方向:可以和朋友谈谈如何做选择,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这样选择的重要意义。
作文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谈你对职业选择的看法,这里可以体现你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比如,你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谈职业选择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可以从当前热门职业出发,从就业角度分析什么职业有前途;最高尚的职业选择就是把自己的选择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让自己的选择富有家国情怀。
考生还要注意题目对书信的要求“说真话,抒真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这正是朋友之间交流的鲜明特征。另外,本次作文一定要有标题,注意书信的格式要有称呼、正文、落款、日期等。
立意:
1 .职业无贵贱,要有健康择业观。
2 .择心之所属,立利国之业。
3 .抛却功利心,择业看兴趣。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