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北衡水中学2022届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12-27 09:47
参考答案
1.D【解析】“吾留此”是“吾留(于)此”的省略,“留”的处所一定要与之相连,故排除A、B两项。“岂复能有所效”,固定句式,意思是难道还能期待有什么成效(转机)吗。“顾今日亦安往哉”,固定句式,意思是况且现在还能逃往哪里呢。故在“顾”之前要断开,由此排除C项。
2.D【解析】“掌管户籍财经和祭祀的权力机关”错误,户部的职权是掌管户籍财经,“祭祀”方面则由礼部来主持。
3.B【解析】“他都拿不出钱来”曲解文意,由原文“就起恒求慊力数辈,起恒谢无有”可知,是王思任找他要几个仆从,起恒抱歉地说没有。
4.(1)严起恒主持刑狱事务,非常体恤那些被囚系的人,打开他们身上的器械让他们洗澡更衣,不时还拿些汤粥给他们吃。(“矜恤”“纵”“与”各1分,句意1分)
(2)严起恒性情清廉谨慎,待人谦和,从不炫耀和盛气凌人,那些骄狂的将士都被他的德行折服了。(“骄”“服”各1分,句意2分)
5.统治者缺乏抗敌斗志,懦弱无能。国家内外交困,财力匮乏。群小当道,残害忠良。(每点1分)
6.A【解析】“还”的主语是“彭任”,“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意思是“彭任随富弼出使回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数万骑”是“介马“的后置定语,意思是“几万匹披甲的战马”,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
7.D【解析】古代泛称中国东方各族为“夷”,北方各族为“狄”。
8.B【解析】“流露出自己壮志难酬之意”无中生有。
9.(1)我很晚求学又没有老师,虽然每天写文章,但自己心里很惭愧;等听到昌言的称赞,才颇为自喜。(“日”“甚”“乃”各1分,句意1分)
   (2)大凡胡虏用来向中原炫耀的方法,大多像这样。中原人(使者)不能看透这一点。(“所以”“测”各1分,句意2分)
10.昌言听说苏洵荒废了学习,为苏洵感到很遗憾。
后来在京城看苏洵的文章很高兴,并且夸苏洵文章写得好,鼓励苏洵。(1点1分,2点3分)
11.C【解析】“颈联主要是借‘塞上’与‘江东’之景抒情”错误,颈联诗人借用少微星的典故,表现对人才不被重用的无奈之情,不是借景抒情。
12.本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伤心郁愤以及对当朝统治者的指责与失望。诗歌呈现出沉郁、悲愤的感情色彩。《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表达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效力的坚强性格与献身精神。诗歌呈现出积极、高亢、充满斗志的感情色彩。(每点3分)
13.C【解析】“写了车马飞扬、尘埃漫天的战场场景”错误。“道傍车马起尘埃”只是描写过往车马带起的尘埃,表达思妇对征人的盼归之情。
14.前三联写抒情主人公在惆怅中独登高台,大雁远去,红叶凋零,塞外音书不至,道旁尘埃四起,描绘了渺远寂寥之景,衬托了自己的孤独落寞,表达了对征人的思念之情。尾联抒发了远征之人建功立业之志,写出了不灭敌寇不回乡的报国之心,豪爽俊健。(每点3分)
15.A【解析】“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错误,陶渊明不是否定孔子的人生选择,而是更喜欢这种“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的农耕生活。陶渊明想成为长沮、桀溺那样的隐士。他的内心有挣扎,有焦虑,本想有所作为,世俗却使他望而却步。
16.示例一:我同意这种劳动观。“岁功”指一年的农业收获,“既事”指眼前的劳动和景物。这一联的意思是:一年收成虽未估量,但劳作已使我开心。表现了诗人更关注农作时的劳动乐趣,喜欢惬意的农耕生活,这种欣然的情感更感染人,所以我赞同这个观点。
    示例二:我不同意这种劳动观。这一联的意思是:一年收成虽未估量,但劳作已使我开心。对于农人来说,收成才是最终的结果,没有收成,农人的劳动便没有意义,诗人的开心并不是从农人生存的角度出发的,所以我不赞同这个观点。(写明观点2分,分析诗句2分,回扣观点2分)
17.C【解析】“‘何曾’则表明只有剑外一带曾经清静过”错误,“何曾”是“什么时候曾经”之意,以反问语气表示未曾,意为剑外未曾清静过。“从而表达出诗人乱中求静的心意”理解错误,游离了本诗主题。
18.(1)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3)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4)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19.A【解析】由前文“从打响武装反抗第一枪的南昌”可知,所填内容应是“从……(动宾结构)的……(地名)”的结构,符合要求的只有A项。
20.D【解析】悲喜交加: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修饰“红色历史”,应选“可歌可泣”。震撼:指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精神或情绪剧烈起伏或波动。震荡:震动摆荡,不安定,处于动荡状态。语境是说红色历史使人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应选“震撼”。光彩夺目:形容光泽颜色耀眼好看。熠熠生辉:光彩闪耀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虚物,比如形象。语境中是形容“英雄形象”,且“珍珠”的光泽并不“耀眼”,所以应选“熠熠生辉”。回望:指回想过去,主要指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回忆,这时带有总结或小结的意味,常用于书面语中。回忆:泛指回想。内容一般只是自己经历的事情。与“百年党史”相搭配,应选“回望”。
21.C【解析】画线部分有两处语病:一是“发挥英雄精神”搭配不当,应是“发扬英雄精神”;二是“富起来、强起来到站起来”语序不当,应是“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修改全部正确的只有C项。
22.可他从未消沉   却是垫脚石   树立崇高理想(每处2分)
23.【写作指导】本题的审题难度不大,作文内容应该是“对学习的认识”,但学生需要重点注意四点:一是联系时代发展,结合当代学习呈现了新的特点,也遇到了新的问题的现实;二是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或感悟;三是以“‘劝学’新说”为副标题;四是要写议论文。参考立意:学习要讲求效率,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任何时代,学习都不能急于求成。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更要有质疑精神。多种选择面前,兴趣也许是最好的依据。学习要以担当时代重任为目的。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