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龙岗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12-12 09:37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贵法古,然患先有一古字横在胸中。盖文惟其是,惟其真,舍“是”与“真”而于形模求古,所贵于古者果如是乎?
文有七戒,曰:旨戒杂,气戒破,局戒乱,语戒习,字戒僻,详略戒失宜,是非戒失实。
《文心雕龙》以“隐秀”二字论文,推阐甚精。其云晦塞非隐,雕削非秀,更为善防流弊。
言外无穷者,茂也;言内毕足者,密也。汉文茂,如西京;密,如东京。
多用事与不用事,各有其弊。善文者满纸用事,未尝不空诸所有;满纸不用事,未尝不包诸所有。
治胜乱,至治胜治。至治之气象,皞皞而已。文或秩然有条而辙迹未泯,更当跻而上之。诵述古义。针砭末俗,文之正变,即二者可以别之。
文有四时:《庄子》,“独寐寤言”时也;《孟子》,“向明而治”时也;《离骚》,“风雨如晦”时也;《国策》,“饮食有讼”时也。
文有本位孟子于本位毅然不避至昌黎则渐避本位矣永叔则避之更甚矣凡避本位易窈眇亦易选懦文至永叔以后方以避本位为独得之传盖亦颇矣。
文之道,可约举经语以明之,曰:“辞达而已矣”,“修辞立其诚”,“言近而指远”“辞尚体要”,“非先王之法言不敢言”“易其心而后语”。
《易·系传》:“物相杂故曰文。”《国语》:“物一无文。”徐锴《说文通论》:“强弱相成,刚柔相形。故于文,‘人又’为文。”《朱子语录》:“两物相对待故有文,若相离去,便不成文矣。”为文者,盍思文之所由生乎?
《左传》“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后人每不解何以谓之无文,不若仍用《外传》作注,曰:“物一无文。”
《国语》言“物一无文”,后人更当知物无一则无文。盖一乃文之真宰,必有一在其中,斯能用夫不一者也。
(节选自清·刘熙载《艺概·文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有本位/孟子于本位毅然/不避至昌黎/则渐避本位矣/永叔则避之更甚矣/凡避本位/易窈眇亦易选懦文/至永叔以后方以避本位为独得之/传盖亦颇矣。
B. 文有本位/孟子于本位毅然不避/至昌黎则渐避本位矣/永叔则避之更甚矣/凡避本位易窈眇/亦易选懦/文至永叔以后/方以避本位为独得之传/盖亦颇矣。
C. 文有本位/孟子于本位/毅然不避至昌黎/则渐避本位矣/永叔则避之/更甚矣/凡避本位易窈眇/亦易选懦/文至永叔/以后方以避本位为独得之传/盖亦颇矣。
D. 文有本位/孟子于本位毅然不避/至昌黎/则渐避本位矣/永叔则避之更甚矣/凡避本位易窈眇/亦易选懦文/至永叔以后方以避本位为独得之/传盖亦颇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四时:古文中的“四时”一般指四季,即春、夏、秋、冬,如“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荀子·不苟》)”。本文中该处的“时”不是季节的意思,而是时候、时代,这里的“四时”即四种时候。
B. 经:经典,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我国古代有所谓十三经,即《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C. 先王:前代君王,多用于指上古的圣贤之君,如“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知乎?(《孟子·离娄上》)”,文中就是这个用法。
D.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时间和重要人物。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欣赏文章的“隐秀”,但又不喜欢作文晦涩不畅、刻意求工。
B. 汉代的诗歌辞赋都很有文采,辞章华美,情感丰富,文意完密,但雄壮不足,题材不广。
C. 作文的方法,可以简明扼要地列举“辞达而已矣”“言近而指远”等经典语句来说明。
D. 只有一种事物无法构成“文”。但文章应该有“一”,没有“一”则没有主宰。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贵法古,然患先有一古字横在胸中。
(2)为文者,盍思文之所由生乎?
14. 请谈谈刘熙载对文章使用典故看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渡易水
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并州即今山西太原,此地战刀以锋利著称于世,人们称为“并刀”。诗人一开章暗用典故:相传楚国剑工铸成的干将、莫邪雌雄双剑,将要杀敌饮血时常作匣中鸣。
B. 燕赵藏龙卧虎、多慷慨悲歌之士,这里曾涌现出烛之武、荆轲、高渐离、毛遂等英雄豪侠。燕赵文化具有不畏强暴、勇于献身、侠义悲壮的阳刚之美。
C. 此诗“言近旨远”。前二句托物言志,以并刀夜鸣写出报国的志向;后二句即景抒情,由家中赴京师过易水的时候,有感于八百多年前荆轲的慷慨悲歌,情怀激荡。
D. “风萧萧兮易水寒”是以哀景衬哀情,以天地悠惨之状衬托壮士赴死如归的诀別之情:“易水潺湲云草碧”则是以乐景衬哀情,由所见易水美景引出忧时忧国之情。
16. 尾句“可怜无处送荆卿”的“可怜”一词包含诗人怎样复杂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与成语“青梅竹马”的意境相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忆少年时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
(2)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部队官兵分食烤熟的牛肉,军乐队奏出雄壮的战歌场景,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高昂的战斗激情。
(3)说,古代以记叙、议论、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跟现代的杂文相似,如《马说》《师说》。请另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地球。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位在太空“出差”的航天员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回家。英雄凯旋,令人激动不已、_______________。
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的“担子”不轻。这一趟举世瞩目的太空之旅,承受着亿万人的期盼与梦想,是又一次对中国航天能力的检验,对中国航天技术和水平的考验。_______________的是,他们成功了!
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_______________,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航天员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出舱执行任务……回顾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旅途”时光,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交出了优秀的答卷。一系列精准操作,不仅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了新贡献,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的_______________风采,标定了中华儿女迈向星辰大海的崭新高度。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心潮澎湃 振奋人心 对接 卓然
B. 百感交集 震撼人心 对焦 卓然
C. 心潮澎湃 振奋人心 对焦 卓识
D. 百感交集 震撼人心 对接 卓识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一趟举世瞩目的太空之旅,承载着亿万人的期盼与梦想,是又一次对中国航天能力的检验,对中国航天技术和水平的考验。
B. 这一趟举世瞩目的太空之旅,承载着亿万人的期盼与梦想,是又一次对中国航天能力的考验,对中国航天技术和水平的检验。
C. 这一趟举世瞩目的太空之旅,承受着亿万人的期盼与梦想,是又一次对中国航天能力的考验,对中国航天技术和水平的检验。
D. 这一趟举世瞩目的太空之旅,承受着亿万人的期盼与梦想,是又一次对中国航天能力的检验,对中国航天技术和水平的考验。
20.“出差”的双引号起什么作用?把三位航天员的太空工作说成是“出差”有什么好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亚洲象,是最爱抹“防晒霜”的哺乳动物之一。它们的皮肤特别脆弱,直接暴露在太阳下容易被晒伤,而且无法防御蚊虫的叮咬。为了保护自己,大象会选择在泥地里打滚,让身上沾满泥土,这样不仅可以防晒,还 ① 。它们是彻头彻尾的素食主义者,( )。因为笨重的体形,它们是四肢着地的哺乳动物中唯一不能跳跃的物种。大象之间的交流有 ② 。叫声沟通只是听觉通讯中的一个,它们可以接收次声波,这是一种人类无法听到的声波,另外即便远隔十多公里,它们也可以通过象腿有规律地敲击地面发出地震波交流。它们的嗅觉比狗还灵敏,可以通过闻同类的粪便尿液来判断位置,进而准确找到同伴。它们平均智商相当于4~5岁孩童,而且拥有长期记忆知识的能力。大家千万不要招惹亚洲象,因为 ③ 使得亚洲象会报复伤害过它的人。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但是餐餐吃素依然使得它们身材庞大
B. 而庞大笨重的体型就是因为天天吃素
C. 不过天天吃素并没有让它们身形纤细
D. 从而造成它们营养跟不上而不能跳跃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9个字。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数字时代”号列车已经开动,世界日新月异。网上打车、线上挂号、远程医疗、在线教育、人脸识别、移动支付等深度融入百姓生活。智能手机给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用智能手机支付,可以防假币;远赴医院,可用智能手机挂号预约;出行之前,可以借此了解天气等等,它成了千里眼、顺风耳、万能钥匙。
但有人认为“数字时代”遗忘了老弱病残,信息“现代化”步伐太快。一些单位将“不收现金”“用手机支付”“扫码入内”等列为硬性规定,让乡里人和老年人多了一些“数字化”的烦恼。
如何看待应用日趋广泛的“数字科技”?如何应对“数字鸿沟”?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