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常州市六校2021年秋季高一期中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11-29 08:42
常州市六校2021年秋季高一期中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可以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有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只要有钱就可以从国外买到粮食,没有必要费大力气发展国内粮食生产;也有人认为,保障粮食安全,意味着今后所有农产品都要由国内供给。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既不符合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意,也没有抓住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保障粮食安全的要义。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粮食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城乡居民每天都需要消费的基本民生商品。我国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必须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事实表明,要做到供应不断档,必须从国内粮食生产、储备、加工、销售全链条入手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可靠性是最根本的。为此,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坚持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高质量开展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建设标准。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稳定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整完善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实施规模。
实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也提高了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应该看到,我国人均资源不足,适度进口包括粮食在内的部分优质农产品,不仅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可以减轻国内资源环境压力,还有利于进出口平衡。去年,我国在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的同时,进口了14262万吨粮食、991万吨肉类产品、983万吨食用植物油和527万吨食糖,为丰富国内市场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贸易伙伴提供了巨大市场机会。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对农业而言,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我国农产品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加强优势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带动其他地区农业提档升级。
(摘编自叶兴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保障粮食安全》)
材料二:
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在先秦时期,粮食问题就被提升到国政之首的地位。《尚书》有“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的言论。管子将五谷视为“民之司命”,告诫人们不努力从事粮食生产就会导致国家灭亡。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引《范子计然》之说更为明确:“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时至今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更是警示粮食安全的金玉之言。
中国人始终将土地视为命根子,懂得如何从土地上获得更多的粮食。一是因时调整土地制度,从井田制到“废井田,开阡陌”,从占田课田制到均田制,从土地改革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均着眼于土地的最优化配置和最大化产出。二是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形成独特高效的土地利用系统。其中,南方山地梯田、长江下游地区的圩田、黄土高原的淤泥坝地、西北干旱地区的砂田等,都渗透着中国人高超的生存智慧。三是将养地和用地有机结合,通过兴修农田水利提升土地利用率,以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多粪肥田的养地技术确保土地永续利用。四是以国家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督促粮食生产,包括设置农官和劝农使劝督农业生产,引种和推广优质高产粮食作物,通过租借土地和发放种子、牛具来安置流民等。
粮食供应的周期性波动是影响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弱势人群的生存口粮,古代中国留下了丰厚的制度遗产。西周王朝已构建起较为完备的荒政体系。为稳定粮价和赈济灾荒,古代王朝以平籴平粜思想为基础,设立常平仓和官定粮价机制。历代王朝积极调动民间备荒救灾潜力,发展出义仓、社仓等机制。发达的漕运制度和运输网络,实现了东粮西调和南粮北运,打破了粮食供应上的区域不均衡。
以良好的饭食之德激发人们对食物的敬畏,将避免食物浪费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发明了菹、腊、脯、脩等“食得久停”的食物保存工艺,有效避免了食物浪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千余年来一直克制着人们丢弃食物的冲动。“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格言,告诫人们要时刻对粮食安全保持危机意识。
(摘编自杨乙丹《重视粮食安全,不仅仅是传统》)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钱从国外买粮食和所有农产品全部实行国内供给,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都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相违背。
B. 由于从国内粮食生产、储备、加工、销售全链条入手提高了稳定性和可靠性,我国粮食做到了供应不断档。
C.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和保障粮食安全都至关重要。
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圩田、黄土高原的淤泥坝地,整体上要比南方的山地梯田、西北干旱地区的砂田更适宜农业生产。
2. 下列不属于保障粮食安全措施的一项是( )
A. 《礼记》中有“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的说法。
B. 现代企业加工大米,要经过初清筛、振动筛、重力谷糙筛、白米分级筛、抛光等16道工序
C. 战国时期李悝指出:“粜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D. “三夏”大忙时节,农田“只见农机不见人”,种粮大户开着越野车、穿着皮鞋“干农活”。
3. 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粮食安全”方面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4.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你认为需要采取哪些具体可行的措施?请概括说明。
(二)(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暮鼓
铁凝
(1)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
(2)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
(3)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
(4)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的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
(5)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网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妈”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
(6)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
(7)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
(8)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音里,听出焦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
(9)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
(10)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车上有一笸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
(11)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观察着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
(12)她看见儿子拿着萝卜,和妈稍做争执,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萝卜,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
(13)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屏风似地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如同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
(14)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对这近切的鼓声充耳不闻。
(15)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
(2015年荣获首届《作家》“金短篇”小说奖,有改动)
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的“她”是一位城市的暮年女性,对自己保持整体的青春感颇为自信。“她”因“观察”打工母子而得到了生活和生命的启迪。
B. 在“她”的眼里,那一对站在路边嚼着馒头的母子更像是一对父子,仅仅是因为老年母亲的外貌和行为方式实在像一位父亲。
C. 文章中描写“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表达出城市生活的“她”对农民工母子生活方式的羡慕。
D. 会所里的暮鼓有点喑哑和憋闷,但依然是生命的勇敢呐喊,六十岁的“她”迎着鼓声回家,此刻,生命的积极鼓点在她心中敲响了。
6.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环境描写关联全篇,十分生动。如开头“日落之后,天黑以前”的描写,渲染了城市的“黄昏”氛围,烘托人物暮年感伤的心理。
B. 小说人物描写细腻传神,体型壮实的儿子急切地反复呼喊“妈!妈!”“快点儿!菜汤都凉了!”,一个憨厚孝顺的儿子形象跃然纸上。
C. 题目“暮鼓”意蕴深刻,既指夜晚时会所的鼓声,又暗示了“她”和打工母亲的晚年的悲惨生活。
D. 小说情节平实,语言简约洗练,比喻生动形象,使平凡的人物形象可感,琐碎的日常让人感动,字里行间让人领会出人生启悟。
7. 请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8. 结尾三段写到暮色中的鼓声,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有哪些?请结合作品概括。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