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1. (3分)C(原文强调的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整体境界给人的情绪感染效果。) 2. (3分)B(文本中说的是“基本塞满画面、客观的、全景整体性地描绘自然,使得北宋山水画给与人们的审美感受宽泛、丰满而不确定”,选项因果倒置) 3. (4分)材料二,针对房龙对“不理会透视法”的中国画传统的批评(1分),作者从绘画理论及技法实践的角度加以反驳(2分),强调中国画对精神境界的追求(1分)。 评分建议:意思对即可,未答出房龙的批评、作者的反驳之意要酌情扣分。 4. (6分)①“无我之境”指不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却通过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思想、情感;②陶渊明的四句诗歌没有直接体现诗人的情怀,描绘的是“无我之境”的客观景物,读者却能感受到他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③诗歌中“无我之境”的运用,情感含蓄蕴藉,韵味悠长。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3分)C(主人公有过犹豫,但为了革命事业,不得不忍痛抉择。) 6.(4分)①真实可信,有现场感:小说通过主人公的讲述,凸显出革命的艰难,赞扬先辈们的奉献精神;②有感染力,让读者产生共情:主人公的亲述,让读者在故事中感同身受,对主人公为革命事业忍痛割爱的行为而悲伤、钦佩。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7. (6分)①“不管石尖扎脚藤绊腿,我登山迈岭地走”,表现了主人公不畏困难砥砺前行的精神;②“我觉得担子更重了,重得像两座山,我还是担着,担着”,表现了主人公深知责任重大、勇挑中国革命重担的精神;③“我觉得脚像踩着棉花,软绵绵的,我还是走着,走着”,表现了一位父亲强忍儿子遇难后的痛苦与悲伤,坚持革命的决心。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8. (3分)D 9. (3分)A( “童生”包括成年人与未成年人。) 10.(3分)D(格于例不果奏,指的是按旧例没有上奏) 11.(8分)(1)(4分)庸俗猥劣之辈凭侥幸爬上高位,又要败坏朝廷法度,顾惜保全他们有什么用呢? 评分建议:庸猥、倖、通显、惜全,每点1分;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4分)洪亮吉后来因给朝廷写信言辞不实,被流放戍边,后被赦免让他回故乡。 评分建议:上书、实、戍、田里,每点1分;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12. (3分)①是否应宽大待民;②如何对待有过的大臣;③应当举荐什么样的人才。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3.(3分)B(“巧作比喻”错,应为拟人) 14. (4分)①选景典型、韵味清远: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②颔联写仰观,视听结合,动静结合,景物更具立体感,使读者身临其境。“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 (3分)B(都是虚写) 16.(4分)①一般送别诗主要表现离别时的伤感、依依不舍,本诗中诗人希望朋友建功立业之余,不忘老朋友;②一般送别诗描写边关苦寒生活主要表现对将士辛苦的同情,本诗表现的是希望朋友能告知从军快乐与否,情感豪迈。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7. (6分)(1)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3)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18. (3分)A(历久弥新是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经久不衰意思是精神饱满的状态,身体健壮的外表;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来之不易,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谈何容易,原指臣下向君主进言很不容易。后指事情做起来并不象说的那样简单。浸润,指浸染熏陶。滋润,使湿润。) 19. (3分)C(第一处,主语应为“地标的建设”,排除AD;第二处,“扮靓城市”、“让公共空间更具文化底蕴”、“加强理解”三者由具体到抽象、由物质到精神,层层递进,排除ABD。) 20.(3分)D(文中画横线句为拟人;D为拟人,A为比喻,B为借代,C为对偶。) 21.(3分)①火星原本也曾拥有浓厚的大气层;②这些粒子数量非常稀少;③测量电信号。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2.(3分)根据带电粒子进入探测器的方向难道不能判断粒子是否来自火星吗? 23.(6分)“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强调面对困境,君子要坚守志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强调面对困境,要修养自己。两则材料强调的是面对困境时,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不改初衷、修养提高自己。考生可选择《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贾宝玉,他们面对封建礼教的桎梏,勇敢追求自由爱情;也可选择《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即使几个月没有捕到鱼,仍坚信自己一定能捕到鱼,并不断努力。 24.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