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框架”的“框”应读作“kuàng”; B.“友谊”的“谊”应读作“yì”; C.“桂冠”的“冠”应读作“guān”。 故选D。 2.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能力。 A.“渲泄”的“渲”应写作“宣”;“暴发力”的“暴”应写作“爆”; B.“神彩”的“彩”应写作“采”; C.“精萃”的“萃”应写作“粹”; 故选D。 3.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都称赞。口碑载道:形容到处都是群众称颂的声音。此处用来形容文学作品,应用“脍炙人口”; 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此处重点强调文学作品传播开,故选“流传”; 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此处上文强调“诗、词、曲杰作”的不同表现形式,故选 “体裁”。 故选D。 4.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与否的判断能力。 C.“笑纳”多用于请别人接受自己的礼物,是敬词,不能用于自己“笑纳”。选项用错对象,谦敬不得体。 故选C。 5.B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①“鹊桥”、“脉脉”、“迢迢”暗指七夕。②元宵节 ,又称为“上元节”、元夕或灯节。③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等。重阳自古便有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靖节,陶渊明私谥——靖节先生;陶渊明“排冠归隐去”后有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孟生,指东晋时大将军桓温的参军孟嘉,“孟生落帽”典出《晋书·恒温列传》,据此书记载孟嘉九月九日游龙山忽被风吹落帽,嘉不觉,桓温叫左右不要说,就命孙盛作了嘲笑他的一篇文章,嘉立刻做了一篇答文,很是优美,四座叹赏。④据“素娥”“玉蟾”“桂花”可知,此为中秋节。中秋自古有祭月、赏月拜月、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 6.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属于语句的排序题。从题干来看,这是属于有语境的排序题,且从所给语境来看,四个句子分布在四个地方,故考生要结合每一处的前后语境进行选择。第一处,前面说“焦虑”,应对应“从容”,所以④放在第一处;第二处,前面说“悲伤”,应对应“坚强”,②放在第二处;第三处,前面说“惆怅”,应对应“阳光”,③放在第三处;第四处,前面说“嫉妒”,应对应“优秀”,①放在第四处。故选A项。 7.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修辞手法的能力。 A.比喻(暗喻)。把“世态人情”比作“书”和“戏”。 B.比喻(借喻)。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借喻生活中的美和善。 C.比喻(明喻)。把“失恋”比作“火锅汤”;把“希望”比作“羊肉”。 D.拟人。“送”赋予柏油马路人性化的动作。 故选D。 8.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词语的能力。 A.“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B.“美人”,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常象征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今义:外貌美丽的女子。 C.“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D.“盘桓”古今相同,解释为“犹豫不决”。 故选D。 9.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D.成分赘余。“再获……殊荣称号”成分赘余,改为“再获……殊荣”或者“再获……称号”。 故选D。 10.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在我市怎样”“原因何在”“又该如何根治这一现象”是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等交通违规现象的三连问,句后均应用问号。 故选A。 11.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谜语含义、识记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谜底:沁园春”错误。词牌名应是“满庭芳”。“满园”对应“满庭”,“芬芳”对应“芳”。 故选C。 12.D 【详解】 试题分析:A秀色可餐: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B江河如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C有目共睹: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D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此处不和文意。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3.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段内容的能力。 C.“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母亲内心的茫然”错误。写母亲的视力严重不好,以体现她寻找“我”非常艰难,表现母亲对“我”的牵挂和担心。 故选C。 14.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著相关内容的能力。 略。 15.C 16.B 17.A 【解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C.“过:经过”错误。“大母过余曰”意思是:祖母来看我,说。“过”,看望。 故选C。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 例句中“之”为音节助词,无实义。 A.“之”,动词,到……去。 B.“之”,音节助词,无实义。 C.“之”,结构助词,的。 D.“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选B。 1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倾注可喜亦可悲之情”错误,应该是可悲之情。从文中“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等句子可看出。 故选A。 参考译文: 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婆婆,是我已经去世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常来。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里。”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冷吗,想吃东西吗?’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人很久没有得到功名了,(我)孩子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啊!”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瞻仰回顾旧日事物,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项脊轩的东边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18.具体指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儿子不要出事)。 19.感受到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理解到母亲的伟大,表达对母亲的歉疚之情。“我”感恩并心疼母亲。她理解并担忧着儿子;希望儿子一切都好,又知道其中的艰辛,母亲的内心一直被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 20.方法: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对比手法、内心独白(心理描写)等。 简析: ①语言描写:“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符合人物性格特征,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理解、体贴和关爱。 ②心理(内心独白)描写:“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能找到。”细腻的心理刻画中凸显了母亲的伟大,母爱的细致入微,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理解、心疼和感恩、歉疚等等复杂感情。 ③对比手法: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爱,我对母亲的粗心和疏忽。鲜明的对比中突出了母爱的伟大。 ④细节描写: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抓住母亲的动作、神情,引人联想想象,具有画面感和感染力,突出人物性格,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担心、关心、耐心、爱心。 21.问君能有几多愁 不尽长江滚滚来 昨夜西风凋碧树 坐看云起时 |